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3833发布日期:2024-01-06 23:1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保护接地,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


背景技术:

1、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

2、现有技术下,在配电网建设中,需使用到大量的配电柜进行中转,为保证安全性,配电柜表面的电流可经接地线和接地极流向地面,但在流向地面时,会在地面中产生一个电磁场,这个电磁场会影响到电力系统中的其他电路,导致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电路中的设备出现故障或者产生噪声,而接地线电流的大小是决定电磁干扰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接地线电流较大时,电磁干扰的强度也会增加,为了减小电磁干扰的强度,可选择增加接地电阻的方式,虽然增加接地电阻可以减小地线环路的面积,从而减小电磁干扰的强度,但是,如果长时间增加接地电阻会导致接地电势升高,从而影响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其为了解决“当接地线电流较大时,电磁干扰的强度也会增加,为了减小电磁干扰的强度,可选择增加接地电阻的方式,虽然增加接地电阻可以减小地线环路的面积,从而减小电磁干扰的强度,但是,如果长时间增加接地电阻会导致接地电势升高,从而影响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性能”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包括:

6、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配电柜,所述配电柜一侧设置有接地端子,所述配电柜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部安装有电流传感器和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接地支线和第二接地支线;

7、接地单元,所述接地单元包括第一接地棒和第二接地棒,所述第一接地棒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三接地棒,两个所述第三接地棒和第一接地棒之间焊接有镀锌扁铁。

8、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接地端子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与继电器之间通过接地主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与继电器之间还通过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

9、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壳朝向配电柜一侧四角处均焊接有v形块,所述v形块与配电柜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继电器上固定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固定板与安装壳内壁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与安装壳内壁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接地支线一端和第二接地支线一端均与继电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地支线另一端和第二接地支线另一端均焊接有导电钩,所述第一接地棒顶端和第二接地棒顶端均焊接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与导电钩相匹配。

11、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电块上贯穿开设有连通孔,所述导电钩背离导电块一侧设置有垫圈,所述导电块背离导电钩一侧设置有螺母,所述垫圈、导电钩、导电块和螺母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母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匹配。

12、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电钩为呈弯曲状的硬铜线材质,所述导电块、垫圈、螺栓和螺母均为镀锌材质,第一接地棒、第二接地棒和第三接地棒均为镀锌圆钢。

13、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接地棒、第二接地棒和第三接地棒均垂直插入土地中,所述第一接地棒、第二接地棒和第三接地棒顶端均位于地面下方5cm处,所述镀锌扁铁位于地面下方50cm处。

14、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接地棒和第三接地棒之间的间距为500cm。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在使用时,配电柜表面的电流可由第一接地棒、第三接地棒和镀锌扁铁汇入土地中,在此过程中电流传感器始终对电流强度进行检测,当电流强度较大时,电流传感器检测到该信息并将其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信号传输线传递至继电器,继电器切断接地主线和第一接地支线之间的连接,将接地主线和第二接地支线之间接通,配电柜表面的电流穿过接地主线和第二接地支线,并由第二接地棒汇入土地中,当电流强度恢复正常时,电流传感器检测到该信息并将其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信号传输线传递至继电器,继电器切断接地主线和第二接地支线之间的连接,将接地主线和第一接地支线之间接通,配电柜表面的电流重新由第一接地棒、第三接地棒和镀锌扁铁汇入土地中,本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的不足,采用两个接地极之间相互可切换的设计,在电流强度正常时,采用第一接地棒、第三接地棒和镀锌扁铁相互配合接地的方式,第一接地棒、第三接地棒和镀锌扁铁能够保证较小的接地电阻,从而实现良好的接地,保证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性能,在电流强度较大时,切换至第二接地棒直接接地的方式,由于只有单一的第二接地棒,导致接地电阻增大,从而可减小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7、2、工作人员在对导电钩和导电块进行连接时,可将导电钩套挂在螺栓表面,并使导电钩位于垫圈和导电块之间,工作人员对螺母进行旋拧并将螺母拧紧在螺栓一端,从而使得导电钩被螺栓和垫圈压紧固定,导电钩套挂式的设计再配合垫圈的压紧作用,可使导电钩和导电块紧密贴合,从而有效避免导电钩与导电块之间发生脱离,保证了电流传递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传感器(104)与接地端子(102)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104)与继电器(105)之间通过接地主线(106)电性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104)与继电器(105)之间还通过信号传输线(109)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03)朝向配电柜(101)一侧四角处均焊接有v形块(110),所述v形块(110)与配电柜(10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104)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1),所述继电器(105)上固定连接有延伸板(112),所述固定板(111)与安装壳(103)内壁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板(112)与安装壳(103)内壁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支线(107)一端和第二接地支线(108)一端均与继电器(105)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地支线(107)另一端和第二接地支线(108)另一端均焊接有导电钩(207),所述第一接地棒(201)顶端和第二接地棒(202)顶端均焊接有导电块(205),所述导电块(205)与导电钩(207)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块(205)上贯穿开设有连通孔(206),所述导电钩(207)背离导电块(205)一侧设置有垫圈(209),所述导电块(205)背离导电钩(207)一侧设置有螺母(210),所述垫圈(209)、导电钩(207)、导电块(205)和螺母(210)之间设置有螺栓(208),所述螺栓(208)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螺母(210)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钩(207)为呈弯曲状的硬铜线材质,所述导电块(205)、垫圈(209)、螺栓(208)和螺母(210)均为镀锌材质,第一接地棒(201)、第二接地棒(202)和第三接地棒(203)均为镀锌圆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棒(201)、第二接地棒(202)和第三接地棒(203)均垂直插入土地中,所述第一接地棒(201)、第二接地棒(202)和第三接地棒(203)顶端均位于地面下方5cm处,所述镀锌扁铁(204)位于地面下方50cm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棒(201)和第三接地棒(203)之间的间距为500c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建设用接地引线装置,包括:主体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配电柜,所述配电柜一侧设置有接地端子,所述配电柜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部安装有电流传感器和继电器,所述继电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接地支线和第二接地支线;接地单元,所述接地单元包括第一接地棒和第二接地棒,所述第一接地棒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三接地棒。本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的不足,采用两个接地极之间相互可切换的设计,保证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性能,在电流强度较大时,切换至第二接地棒直接接地的方式,由于只有单一的第二接地棒,导致接地电阻增大,从而可减小电流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黄桃梅,卫兰,周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国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