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10041发布日期:2024-02-02 21:3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1、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通常结合了储能技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可控性和可靠性。这样的系统包括直流输电技术和储能系统,通过储能系统以在需要时提供额外的电能或吸收多余的电能。锂离子电池等先进电池技术常被用于这种应用,因为它们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响应的特性,以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动态需求,在对多个锂电池进行布置储能时,一般通过储能箱进行。

2、现有的柔性直流输电储能系统应用中的储能箱,在使用时为了减少电池的发热及在储能箱内部发生失火时,进行灭火,一般会布置冷气或者防火系统,但是在布置冷气及防火系统过程中,由于多组电池之间距离过近,冷气或灭火剂并不能很好的向电池中部运动,以更好的对整个电池进行覆盖,影响冷气及灭火剂的利用效率,散热降温及灭火效果也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包括:

3、储能箱本体,所述储能箱本体内侧设置有隔板,所述储能箱本体内侧一端设置有制冷机构,且所述制冷机构一侧设置有消防机构;

4、支架机构,固定于储能箱本体内侧,且所述支架机构内侧固定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放置有储能电池,所述支撑组件内侧中部固定有与支架机构的上下两端相互联通的导管,所述导管上开设有开口;

5、储能电池,设置于支撑组件上;

6、第一管道,固定于储能箱本体内表面,且所述第一管道一端与消防机构内部联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与支架机构顶端进行内部联通的支管,以向支架机构输送灭火剂;

7、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二管道与支架机构下端联通,以通过支架机构向储能电池进行制冷。

8、优选地,所述支架机构包括空心立柱、底座及顶板,所述顶板与底座分别固定于空心立柱的上下两端,且所述底座及顶板内侧均开设有与空心立柱进行内部联通的空腔。

9、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板、通槽及散热孔,所述支板内侧开设有容纳导管的通槽,所述支板上贯穿开设有散热孔。

10、优选地,所述支板为长方形,所述支板沿空心立柱高度方向均布有多个。

11、优选地,所述导管为“c”字形,且所述开口沿导管周向均布有多个。

12、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内侧四周开设与支架机构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导管的两端伸入通孔内侧与支架机构进行联通。

13、优选地,所述储能箱本体两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

14、优选地,所述支架机构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架机构沿储能箱本体长边均布。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通过设置有支架机构、导管、支撑组件、第一管道、支管及第二管道,避免在对储能电池进行降温或者在失火进行灭火时,不便于使冷气及灭火剂更好的对储能电池进行覆盖,本装置便于使冷气与灭火剂从储能电池中部向边缘进行扩散,从而在散热时,能对储能电池中部的温度进行高效降温,在灭火时,也能很好的使灭火剂对储能电池进行全面覆盖,提高冷气及灭火剂的利用率,降低冷气及灭火剂的浪费,结构简单,增大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机构(4)包括空心立柱(41)、底座(42)及顶板(43),所述顶板(43)与底座(42)分别固定于空心立柱(41)的上下两端,且所述底座(42)及顶板(43)内侧均开设有与空心立柱(41)进行内部联通的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支板(101)、通槽(102)及散热孔(103),所述支板(101)内侧开设有容纳导管(12)的通槽(102),所述支板(101)上贯穿开设有散热孔(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101)为长方形,所述支板(101)沿空心立柱(41)高度方向均布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2)为“c”字形,且所述开口沿导管(12)周向均布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0)内侧四周开设与支架机构(4)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导管(12)的两端伸入通孔内侧与支架机构(4)进行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箱本体(1)两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箱门(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机构(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架机构(4)沿储能箱本体(1)长边均布。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直流输电的储能系统,包括:储能箱本体,所述储能箱本体内侧设置有隔板,所述储能箱本体内侧一端设置有制冷机构,且所述制冷机构一侧设置有消防机构;支架机构,固定于储能箱本体内侧,且所述支架机构内侧固定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放置有储能电池,所述支撑组件内侧中部固定有与支架机构的上下两端相互联通的导管,所述导管上开设有开口;通过设置有支架机构、导管、支撑组件、第一管道、支管及第二管道,本装置便于使冷气与灭火剂从储能电池中部向边缘进行扩散,从而在散热时,能对储能电池中部的温度进行高效降温,在灭火时,也能很好的使灭火剂对储能电池进行全面覆盖,提高冷气及灭火剂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卢峭峰,陈昌岭,乔清芬,龚祥龙,冯文森,靳玉成,董保成,任福坤,徐云成,杨德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天长市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