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79890发布日期:2024-01-23 11:5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碳化硅(sic)材料作为宽禁带半导体,在集成电路器件设计方面日益受到关注与研究。以其为材料制作的功率mosfet具有输入阻抗高、温度特性好、耐压能力强、频率特性优、开关速度快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sic ldmosfet中,器件的耐压能力和导通能力往往是此消彼长的,通常器件的耐压能力越强,导通电阻越小。提高耐压能力往往会导致器件开启时需要导通的电阻增加,从而影响器件的导通能力。

2、在一份发明,申请号 cn 201310421765.8,发明名称为一种横向高压超结功率半导体器件,该发明是在超结区下方增加电荷补偿层能够优化器件击穿电压,但是其导通电阻依旧较大,导通特性依旧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对超结ldmos结构引入n柱的p型掺杂层,降低n柱表面电势,在槽栅结构体内导电沟道的前提下,保持低导通电阻的同时提高器件击穿电压,增强器件的耐压能力。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包括:

3、步骤1、在碳化硅衬底上外延生长缓冲层,在缓冲层上生长漂移层;

4、步骤2、在漂移层上方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进行离子注入,形成体区,去除掩模版;

5、步骤3、在漂移层和体区上方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漂移层进行深槽刻蚀,在沟槽中填充材料,去除掩模版,并进行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形成超结区;

6、步骤4、在体区和超结区上方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掺杂层注入窗口的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超结区进行离子注入,形成掺杂层;

7、步骤5、在体区和超结区上方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源漏注入窗口的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体区和超结区进行离子注入,形成源区和漏区,去除掩模版;

8、步骤6、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栅沟槽窗口的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源区和体区进行蚀刻,形成栅沟槽,去除掩模版;

9、步骤7、在栅沟槽中进行热氧化形成栅极氧化物,之后化学气相淀积多晶硅,形成栅极;

10、步骤8、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源极和漏极淀积窗口的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淀积金属,分别形成源极和漏极。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进一步具体为:

12、在漂移层和体区上方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漂移层进行深槽刻蚀,形成两个沟槽,在两个沟槽中填充p型材料,去除掩模版,并进行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形成超结区,所述超结区包括第一n柱、第二n柱、第一p柱以及第二p柱。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进一步具体为:在体区和超结区上方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掺杂层注入窗口的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第一n柱以及第二n柱进行离子注入,形成掺杂层。

14、进一步地,所述掺杂层的深度为0.5μm;所述掺杂层为p型,所述掺杂层的掺杂浓度为第一n柱的掺杂浓度的5倍。

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进一步具体为:在体区和超结区上方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源漏注入窗口的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体区和超结区进行离子注入,形成两个n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漏区,去除掩模版;在体区和超结区上方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体区进行离子注入,形成p型掺杂的第一p型源区、第二p型源区以及第三p型源区。

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进一步具体为:在体区和超结区上方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栅沟槽窗口的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两个n型掺杂区、体区以及缓冲层进行蚀刻,形成两个栅沟槽、第一n型源区、第二n型源区、第三n型源区以及第四n型源区,去除掩模版。

17、进一步地,所述蚀刻为缓冲层的深度为缓冲层总厚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进一步具体为:在栅沟槽中进行热氧化形成栅极氧化物,之后化学气相淀积多晶硅,形成栅极,并在顶部形成氧化层。

19、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一、在碳化硅双槽栅ldmos中引入超结结构,以增强器件的耐压能力;并消除衬底辅助耗尽效应,以优化超结区工作效果;二、在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超结区中引入表面p型掺杂层;p型掺杂层的结深度为0.5μm,掺杂浓度为第一n柱掺杂浓度的5倍,进一步提高器件的耐压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具体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进一步具体为:在体区和超结区上方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掺杂层注入窗口的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第一n柱以及第二n柱进行离子注入,形成掺杂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层的深度为0.5μm;所述掺杂层为p型,所述掺杂层的掺杂浓度为第一n柱的掺杂浓度的5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进一步具体为:在体区和超结区上方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源漏注入窗口的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体区和超结区进行离子注入,形成两个n型掺杂区和n型掺杂漏区,去除掩模版;在体区和超结区上方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体区进行离子注入,形成p型掺杂的第一p型源区、第二p型源区以及第三p型源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进一步具体为:在体区和超结区上方淀积掩模版,对掩模版进行栅沟槽窗口的蚀刻,形成通孔,通过通孔对两个n型掺杂区、体区以及缓冲层进行蚀刻,形成两个栅沟槽、第一n型源区、第二n型源区、第三n型源区以及第四n型源区,去除掩模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蚀刻为缓冲层的深度为缓冲层总厚度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进一步具体为:在栅沟槽中进行热氧化形成栅极氧化物,之后化学气相淀积多晶硅,形成栅极,并在顶部形成氧化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耐压能力的碳化硅双槽栅LDMOS的制造方法,在碳化硅衬底上外延生长缓冲层,在缓冲层上生长漂移层;在漂移层上方淀积掩模版,蚀刻,离子注入,形成体区;淀积掩模版,蚀刻,对漂移层进行深槽刻蚀,在沟槽中填充材料,形成超结区;淀积掩模版,蚀刻形成通孔,离子注入,形成掺杂层;淀积掩模版,蚀刻,对体区和超结区进行离子注入,形成源区和漏区;淀积掩模版,蚀刻,对源区和体区进行蚀刻,形成栅沟槽;在栅沟槽中进行热氧化形成栅极氧化物,淀积多晶硅,形成栅极;淀积掩模版,蚀刻,淀积金属,分别形成源极和漏极;引入N柱的P型掺杂层,降低N柱表面电势,保持低导通电阻同时提高器件击穿电压,增强器件的耐压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何佳,单体玮,吴玲琼,黄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浏阳泰科天润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