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外圈隔膜拆除装置及电芯分拆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89211发布日期:2024-04-18 12:1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外圈隔膜拆除装置及电芯分拆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池回收,特别是涉及一种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外圈隔膜拆除装置及电芯分拆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动力电池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动力电池报废量日益增多,报废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为影响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由于电芯的外圈缠绕有外圈隔膜,该外圈隔膜的端部利用收尾胶带粘贴固定在电芯表面上。因此,在拆解报废电池的电芯时,需要先将收尾胶带撕除,再将外圈隔膜绕出才能对电芯内部的极片和隔膜进行分拆。然而,现有技术中收尾胶带的撕除和外圈隔膜的绕出需要采用人工完成,导致电芯分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在拆解报废电池的电芯时,需要人工完成撕除收尾胶带和绕出外圈隔膜,导致电芯分拆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外圈隔膜拆除装置及电芯分拆设备。

2、一种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包括:

3、将电芯固定在拆解工位;

4、将位于所述拆解工位的电芯上的外圈隔膜挑起;

5、将外圈隔膜在被挑起的部位切断;

6、利用收卷轴对被切断的外圈隔膜进行收卷;

7、将收卷在所述收卷轴上的外圈隔膜与电芯之间的隔膜切断。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芯包括顶面、底面以及位于顶面和底面之间且彼此相对的两个侧面,外圈隔膜缠绕在顶面、底面和两个侧面上;

9、所述将所述拆解工位的电芯上的外圈隔膜挑起的步骤包括:

10、控制插针插入至电芯的位于其中一个侧面上的外圈隔膜内侧,直至所述插针插入外圈隔膜内侧的长度为第一预设长度;

11、控制所述插针沿外圈隔膜的内侧移动至电芯的顶面或底面;

12、控制所述插针继续插入电芯的位于顶面或底面的外圈隔膜内侧,直至所述插针插入外圈隔膜内侧的长度为第二预设长度;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长度;

13、控制所述插针朝向远离电芯的方向移动,以挑起位于电芯顶面或底面上的外圈隔膜。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芯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

15、所述将电芯固定在拆解工位的步骤包括:利用第一夹持机构夹持电芯的第一端,和/或,利用第二夹持机构夹持电芯的第二端。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收卷轴对被切断的外圈隔膜进行收卷的步骤包括:

17、利用所述收卷轴吸附住电芯上被切断的外圈隔膜;

18、控制所述收卷轴围绕电芯移动,同时控制所述收卷轴绕自身轴线旋转,以对外圈隔膜进行收卷。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收卷轴围绕电芯移动的过程中:当所述收卷轴移动至电芯的第一端处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松开电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夹持电芯的第二端;当所述收卷轴移动至电芯的第二端处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夹持电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松开电芯的第二端。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收卷轴围绕电芯移动的过程中:当所述收卷轴移动至电芯的第一端处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松开电芯的第一端,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电芯移动一预设距离,以使所述收卷轴能够由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与电芯的第一端之间绕过。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收卷轴围绕电芯移动的过程中:当所述收卷轴移动至电芯的第二端处时,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松开电芯的第二端,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电芯移动一预设距离,以使所述收卷轴能够由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电芯的第二端之间绕过。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电芯固定在拆解工位的步骤包括:

23、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移动至上料工位,并夹持待进行拆分的电芯;

24、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带动待进行拆分的电芯移动至所述拆解工位。

25、一种外圈隔膜拆除装置,应用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圈隔膜拆除方法拆除电芯的外圈隔膜。

26、一种电芯分拆设备,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圈隔膜拆除装置及极片拆分装置,所述极片拆分装置用于承接由所述外圈隔膜拆除装置提供的电芯,且牵引出电芯的隔膜,并对牵引出的隔膜上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进行分离。

27、上述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外圈隔膜拆除装置及电芯分拆设备,当待回收的电芯转移至拆解工位。然后,将位于拆解工位的电芯的外圈隔膜挑起,即外圈隔膜被挑起处与电芯之间产生一定的间隙,以便于在被挑起处将外圈隔膜切断。再然后,将被挑起的隔膜切断。再然后,收卷轴吸取被切断的外圈隔膜,并对外圈隔膜进行收卷。收卷完成后,再将收卷在收卷轴上的外圈隔膜与电芯之间的隔膜切断,使得外圈隔膜与电芯分离,即实现将电芯的外圈隔膜拆除。

28、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相比,本申请中将电芯表面的外圈隔膜进行挑起(即被挑起的部位外圈隔膜与电芯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再在被挑起的部位将外圈隔膜切断,从而确保对外圈隔膜的切断精准,避免出现未完全切断或者电芯内部隔膜同时被切断的现象,能够自动完成电芯的外圈隔膜的拆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芯包括顶面、底面以及位于顶面和底面之间且彼此相对的两个侧面,外圈隔膜缠绕在顶面、底面和两个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芯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收卷轴对被切断的外圈隔膜进行收卷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收卷轴围绕电芯移动的过程中:当所述收卷轴移动至电芯的第一端处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松开电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夹持电芯的第二端;当所述收卷轴移动至电芯的第二端处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夹持电芯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松开电芯的第二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收卷轴围绕电芯移动的过程中:当所述收卷轴移动至电芯的第一端处时,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松开电芯的第一端,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电芯移动一预设距离,以使所述收卷轴能够由所述第一夹持机构与电芯的第一端之间绕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收卷轴围绕电芯移动的过程中:当所述收卷轴移动至电芯的第二端处时,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松开电芯的第二端,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电芯移动一预设距离,以使所述收卷轴能够由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电芯的第二端之间绕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电芯固定在拆解工位的步骤包括:

9.一种外圈隔膜拆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隔膜拆除装置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外圈隔膜拆除方法拆除电芯的外圈隔膜。

10.一种电芯分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圈隔膜拆除装置及极片拆分装置,所述极片拆分装置用于承接由所述外圈隔膜拆除装置提供的电芯,且牵引出电芯的隔膜,并对牵引出的隔膜上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进行分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外圈隔膜拆除装置及电芯分拆设备。该外圈隔膜拆除方法包括:将电芯固定在拆解工位;将位于所述拆解工位的电芯上的外圈隔膜挑起;在被挑起的部位将外圈隔膜切断;利用收卷轴对被切断的外圈隔膜进行收卷;将收卷在所述收卷轴上的外圈隔膜与电芯之间的隔膜切断。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相比,本申请中将电芯表面的外圈隔膜进行挑起(即被挑起的部位外圈隔膜与电芯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再在被挑起的部位将外圈隔膜切断,从而确保对外圈隔膜的切断精准,避免出现未完全切断或者电芯内部隔膜同时被切断的现象,能够自动完成电芯的外圈隔膜的拆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