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opcon电池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07255发布日期:2024-02-09 12:5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Topcon电池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opcon电池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压力,全世界都在广泛关注并努力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地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故太阳能光伏电池无疑成为了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其中晶硅太阳能电池作为性能稳定,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光伏电池,其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2、目前高效的太阳能电池主要以n型硅基体的太阳能电池为主,而目前现有的最高效的n型光伏电池又以ibc、topcon和hjt等电池结构为主。topcon(tunnel oxidepassivated contact,隧穿氧化钝化接触)电池以电池结构简单,工艺路线更易实现及成本低良率好的优势,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

3、目前市面上普遍的topcon电池的正表面钝化结构为alox/sinx,因为alox具有良好的钝化性能而被大家采用,但由溶胶-凝胶、热蒸发、磁控溅射、化学气相沉积等薄膜沉积方式生成的alox,都存在缺陷密度高、结构致密性差、保形性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opcon电池制备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topcon电池制备方法,包括:

4、(1)对n型晶体硅基体依次进行制绒、硼扩散、正面激光掺杂沉积(se)、正面氧化、碱抛清洗、背面沉积隧穿氧化层、背面沉积磷掺杂多晶硅层、清洗处理;

5、该步骤中,n型晶体硅基体的电阻率为0.5-5ω.cm,厚度为80-200um。

6、硼扩散步骤中,正面的硼扩发射极为选择性发射极,其轻掺区的方阻为200-300ω/sq,重掺区的方阻为50-100ω/sq。

7、正面激光掺杂沉积(se):利用激光器,将硼源推进硅基体,形成印刷区域的重掺杂。

8、正面氧化:利用管式扩散炉,在800-1200℃温度下,通入10000-20000sccm氧气,工艺时间为60-120min。

9、碱抛及清洗:去除n型晶硅基体的背表面以及边缘绕扩处的全部硼硅玻璃,然后去除n型晶体硅背表面和边缘处的p+掺杂层,只保留正表面的p+掺杂层。

10、背面隧穿非晶硅层钝化:通过lpcvd、pecvd及pvd等中任意一种方式,在抛光后的背面沉积超薄隧穿氧化层及非晶硅层,背面沉积的隧穿氧化层的厚度为0.5-2nm,隧穿氧化层上沉积的非晶硅层的厚度为40-200um。

11、背面非晶硅中磷掺杂:通过离子注入、pecvd及pvd的原位掺杂、或者通过管式炉管热扩散的方式中任意一种方法制备。背面磷掺杂的方式是若通过离子注入、pecvd及pvd原位掺杂的方式制备的情况,后面需要加上退火的步骤,退火步骤所采用的方式是利用管式扩散炉,在800-1000℃温度下,大n2氛围中热处理20min-60min。

12、正面清洗:将绕镀在正面的sio2/poly-si和psg去除,同时清洗掉正面的bsg。

13、(2)在n型晶体硅基体正面生长正面钝化层,所述正面钝化层的材质为氧化铝(alox);alox膜为ald或pecvd设备制备而得,其厚度为2-6nm。

14、(3)在n型晶体硅基体正面生长正面减反射层;(4)在n型晶体硅基体背面沉积背面钝化层;

15、(5)对n型晶体硅基体正面和背面进行金属印刷及烧结;

16、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2)之后、步骤(3)之前,通入前驱气体n2o进行等离子体氧化;和\或,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通入前驱气体nh3进行等离子体氢化。其中,在步骤(2)之后、步骤(3)之前,通入前驱气体n2o进行等离子体氧化的优势为:经过等离子氧化的alox,可以有效地消除alox中的氧空位缺陷,最大程度的减少复合损失,同时等离子体氧化时,释放出的能量使o-h断链,从而释放出更多的氢,提高钝化质量;经过等离子氧化的alox,能更好地被浆料透过,形成更好地接触,可有效提高ff,增加电池的转换效率。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入前驱气体n2o的通气时间为100-150s,流量为5000-15000sccm。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正面钝化层和正面减反射层的折射率为1.9-2.1%,反射率为1.3-2.5%。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面减反射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减反射层、第二减反射层,所述第一减反射层包括sinx层、sioxny层、siox层中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所述第二减反射层为siox层。在一个方式中,所述正面减反射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sinx层、第二sinx层、sioxny层、siox层,其中,两个sinx层为不同折射率,靠近硅基体的sinx层折射率高,外面sinx层折射率低。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通入前驱气体nh3进行等离子体氢化。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入前驱气体nh3的通气时间为50-100s,流量为10000-20000sccm。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所述背面钝化层为氮化硅层(sinx层),氮化硅层设置多层;在n型晶体硅基体正面沉积所述正面减反射层之后、沉积每一氮化硅层之前通入前驱气体nh3进行等离子体氢化。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在沉积每一氮化硅层之前通入nh3的流量不同。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每一氮化硅层的折射率不同,自靠近硅基体至远离硅基体方向上,硅基体的氮化硅层的折射率逐渐减小,即靠近硅基体的氮化硅层的折射率相对较高,致密性好,钝化效果好,远离硅基体的氮化硅层的折射率相对低,让光反射减弱。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氮化硅层设置有三层,分别为第一氮化硅层、第二氮化硅层、第三氮化硅层,在沉积第一氮化硅层之前,通入10000-15000sccm的nh3;在沉积第二氮化硅层之前,通入14000-18000sccm的nh3;在沉积第三氮化硅层之前,通入14000-16000sccm的nh3,三次通入nh3时间均为50s,三层sinx层的总厚度在80nm。

26、通过对背面钝化层的优化,即在背面沉积氮化硅(sinx)层之前,通过管式pecvd通入前驱气体nh3进行等离子体氢化,使多晶硅层外面沉积富氢的sinx层,这些额外的氢扩散到氧化硅界面,在烧结过程有助于减少表面悬挂键的数量,提高钝化质量。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背面钝化层的折射率范围为1.9%-2.1%。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面钝化层的厚度为2-6nm;所述正面减反射层的厚度为60-90nm;所述背面钝化层的厚度为60-90nm。

2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30、本发明提供一种优化topcon电池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分别对正面钝化层、背面钝化层进行优化,对正面钝化层优化中,采用在n型晶体硅基体正面沉积正面钝化层后,通过通入前驱气体n2o进行等离子体氧化,消除正面钝化层alox中的氧空位缺陷,最大程度减少复合损失,同时等离子体氧化时,释放出的能量使o-h断链,从而释放出更多的氢,提高钝化质量;经过等离子氧化的alox,能更好地被浆料透过,形成更好地接触,有效提高了ff,增加了电池的转换效率;在n型晶体硅基体背面沉积背面钝化层之前,通入前驱气体nh3进行等离子体氢化,使多晶硅层外面沉积了富氢的sinx层,额外的氢扩散到氧化硅界面,在烧结过程有助于减少表面悬挂键的数量,提高钝化质量;在不影响topcon电池的光学性能和金属化接触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钝化质量,提高topcon电池的转化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