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36375发布日期:2024-03-25 19:34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储能电池模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储能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智能微网等解决方案不断涌现,其中储能部分是整套系统的核心,也是将新能源与传统电网结合的桥梁,储能电池模组,由于内部电能的流动产生热量,随着电能的使用量增大,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

2、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散热翅片和驱动电机,使得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但是,上述的储能电池模组驱动电机设置在箱体内部,多个电机同时工作本身也会产生热能,且损坏不便于维修,同时驱动电机风向和散热翅片的风道方向不一致,使得风向流动难以快速从两侧排出。

3、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储能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电池模组,解决了储能电池模组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机外置便于散热,风向统一流动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模组,包括储能电池模组外壳,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外壳的顶端卡合设置有储能电池模组盖体,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外壳内部矩阵排列有储能电池模组本体,所述储能电池模组本体的两侧贴合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外壳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防尘组件。

3、优选的,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外壳的底端矩形的设置有加强条板。

4、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和驱动电机,两个所述散热板的平面贴合储能电池模组本体的侧面,两个所述散热板远离储能电池模组本体的一侧均匀的横向设置有分散片。

5、优选的,所述分散片的中部开设有凹槽区,所述凹槽区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套接有散热叶片,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储能电池模组外壳外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6、优选的,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储能电池模组外壳的外部。

7、优选的,所述防尘组件包括上合板和下合板,所述上合板和下合板平行设置在储能电池模组外壳侧面上,所述上合板和下合板的一端滑动卡入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

8、优选的,所述上合板的正面螺纹安装有限位螺栓,所述防尘板的顶端开设有定位槽。

9、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0、本申请通过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板能够吸收储能电池模组本体产生的热能,散热板将热能从一侧吸入然后通过分散片进行分散传导热能,使得储能电池模组本体本体温度降低,保护储能电池模组本体常温运行,分散片直接形成的风道两侧连通储能电池模组外壳的外部散热口,通过形成峡谷效应进行通风,驱动电机启动,使得转动轴旋转带动散热叶片转动,带动气流从中部向两端排出,保持风向的一致性,增加散热的效果。

11、本申请通过设置有防尘组件,通过防尘板拦截储能电池模组外壳两侧的散热口,避免异物灰尘进入,将限位螺栓旋转离开定位槽,使得防尘板从一侧滑出,便于清理防尘板上拦截的毛絮和异物。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储能电池模组外壳,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外壳的顶端卡合设置有储能电池模组盖体,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外壳内部矩阵排列有储能电池模组本体,所述储能电池模组本体的两侧贴合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外壳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防尘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外壳的底端矩形的设置有加强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和驱动电机,两个所述散热板的平面贴合储能电池模组本体的侧面,两个所述散热板远离储能电池模组本体的一侧均匀的横向设置有分散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片的中部开设有凹槽区,所述凹槽区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套接有散热叶片,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储能电池模组外壳外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储能电池模组外壳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包括上合板和下合板,所述上合板和下合板平行设置在储能电池模组外壳侧面上,所述上合板和下合板的一端滑动卡入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合板的正面螺纹安装有限位螺栓,所述防尘板的顶端开设有定位槽。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模组,属于储能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包括储能电池模组外壳,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外壳的顶端卡合设置有储能电池模组盖体,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外壳内部矩阵排列有储能电池模组本体,本申请通过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板能够吸收储能电池模组本体产生的热能,散热板将热能从一侧吸入然后通过分散片进行分散传导热能,使得储能电池模组本体本体温度降低,保护储能电池模组本体常温运行,分散片直接形成的风道两侧连通储能电池模组外壳的外部散热口,通过形成峡谷效应进行通风,驱动电机启动,使得转动轴旋转带动散热叶片转动,带动气流从中部向两端排出,保持风向的一致性,增加散热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花,陶琼城,何庆庆,唐晓伟,俞文强,胡庆,倪大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赣锋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