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44371发布日期:2024-04-18 18:0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负荷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荷开关。


背景技术:

1、负荷开关是介于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之间的一种开关电器,具有简单的灭弧装置,能切断额定负荷电流和一定的过载电流。现有技术中,压气式负荷开关主要包括动触头、静触头和导电杆,导电杆内设置有压气室,导电杆的一端设置有与压气室连通的安装孔,动触头密封设置在安装孔内。当负荷开关合闸时,导电杆能移动使静触头插设于动触头的中心孔处,以封堵压气室,当负荷开关开闸时,导电杆快速移动以使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同时压缩压气室内的气体,并使压缩气体从动触头的中心孔高速喷出,以熄灭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产生电弧。

2、但现有技术存在以在缺陷:导电杆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其速度难度控制,在熄灭电弧后,导电杆还是会因惯性等原因继续移动一段距离,但是在移动过程中容易与负荷开关的其他部件(例如用于滑动安装导电杆的安装座)发生剧烈碰撞,长期碰撞会造成导电杆的连接位置发生松动,使得导电杆的中心轴线发生偏移,导致动触头上的中心孔与静触头错位,因此在合闸时静触头无法插入到中心孔与动触头,使得负荷开关无法正常合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荷开关,其结构简单,能够避免活动杆在移动时发生碰撞以防止影响负荷开关合闸。

2、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负荷开关,包括第一导电触头、第二导电触头和灭弧结构,所述灭弧结构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内部设置有气腔,所述固定杆具有固定设置的固定端和插设于所述气腔内的悬空端,所述活动杆背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密封设置有所述第二导电触头,所述第二导电触头设置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气孔,所述第一导电触头能插设于所述气孔以电导通所述第二导电触头;

4、所述悬空端设置有正对于所述气孔的插接柱,当所述第一导电触头插设于所述气孔,所述插接柱与所述气孔间隔设置,所述活动杆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杆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导电触头远离所述第一导电触头,使所述气腔内的气体从所述气孔喷出以熄灭电弧,灭弧后,所述活动杆继续移动能够使所述插接柱插设于所述气孔内以封堵所述气腔。

5、作为负荷开关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包括相连接的安装部和嘴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活动杆背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嘴部位于所述活动杆外部,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嘴部的一侧面凹陷设置有与所述喷嘴内部的气体流道连通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导电触头盖合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且所述气孔正对于所述气体流道,所述第一导电触头能穿设所述气体流道并与插设于所述气孔内。

6、作为负荷开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柱能穿过所述气孔插设并封堵于所述气体流道,所述插接柱靠近所述第一导电触头一端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紊流槽,当所述插接柱插设于所述嘴部内,至少部分所述紊流槽位于所述嘴部内。

7、作为负荷开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悬空端设置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的槽壁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口槽,且每个所述开口槽的一端均贯穿所述悬空端的端面,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外周还套接有弹性卡箍,所述弹性卡箍能够使所述第一插接槽的槽壁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插接槽的中心靠拢的趋势,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能克服所述弹性卡箍的弹力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内;

8、或,所述悬空端与所述插接柱螺纹连接。

9、作为负荷开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电触头包括基板和静触头,所述基板上围设有弹片,所述基板和所述弹片之间形成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槽的槽口正对所述活动杆,且所述第二插接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活动杆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10、所述弹片具有朝向所述第二插接槽中心轴线方向的弹力,所述静触头设置于所述第二插接槽内,且所述静触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插接槽的中心轴线至少重叠,所述喷嘴能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槽内,同时所述静触头插设于所述气孔内。

11、作为负荷开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嘴部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部分、过渡部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横截面尺寸,自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所述过渡部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增大,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过渡部和所述第二部分能够依次插入所述第二插接槽内,且所述弹片抵紧于所述第二部分。

12、作为负荷开关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固定设置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周,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固定杆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活动杆穿设的限位通槽,所述限位通槽能限制所述活动杆始终是沿所述气孔和所述插接柱的正对方向移动。

13、作为负荷开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套和所述活动杆均导电设置,且所述定位套与外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触头通过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定位套电导通。

14、作为负荷开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悬空端的外周面和所述气腔的腔壁间隔设置,所述悬空端的外周面凹陷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气腔的内壁抵接。

15、作为负荷开关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杆的外周面贯穿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活动杆的外周面穿设有拐臂,所述拐臂部分位于所述活动杆的外部,所述拐臂部分位于所述气腔内并穿设于所述条形孔,所述拐臂相对于所述条形孔移动能够带动所述活动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杆移动。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负荷开关合闸时,活动杆能够相对于固定杆靠近第一导电触头移动,使得第一导电触头能够插设于气孔内,以实现第一导电触头和第二导电触头电导通;负荷开关开闸时,活动杆能够相对于固定杆靠近插接柱移动,以将第一导电触头和第二导电触头分离,此时插接柱与气孔间隔,气腔内的气体能够从气孔高速喷出以熄灭电弧,电弧熄灭后,活动杆会因惯性等原因继续相对于固定杆靠近插接柱移动,当活动杆移动至插接柱插设于气孔内时,插接柱能够封堵气孔以使气腔形成密闭环境,此时活动杆继续移动会压缩气腔内的气体,使得气腔内部和外部形成有压强差,气腔内部较大的压强会对活动杆施加阻力,且随着活动杆的移动该阻力会越来越大,使得活动杆的速度不断降低直至停止,以避免活动杆在快速移动过程中与其他零部件发生碰撞,从而保证动触头的气孔、插接柱、第一导电触头三者的中心轴线始终是在同一直线上,以避免影响负荷开关的合闸和关闸。



技术特征:

1.一种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触头、第二导电触头和灭弧结构,所述灭弧结构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内部设置有气腔,所述固定杆具有固定设置的固定端和插设于所述气腔内的悬空端,所述活动杆背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密封设置有所述第二导电触头,所述第二导电触头设置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气孔,所述第一导电触头能插设于所述气孔以电导通所述第二导电触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包括相连接的安装部和嘴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活动杆背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嘴部位于所述活动杆外部,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嘴部的一侧面凹陷设置有与所述喷嘴内部的气体流道连通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导电触头盖合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且所述气孔正对于所述气体流道,所述第一导电触头能穿设所述气体流道并与插设于所述气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柱能穿过所述气孔插设并封堵于所述气体流道,所述插接柱靠近所述第一导电触头一端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紊流槽,当所述插接柱插设于所述嘴部内,至少部分所述紊流槽位于所述嘴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端设置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的槽壁沿自身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开口槽,且每个所述开口槽的一端均贯穿所述悬空端的端面,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外周还套接有弹性卡箍,所述弹性卡箍能够使所述第一插接槽的槽壁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插接槽的中心靠拢的趋势,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能克服所述弹性卡箍的弹力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触头包括基板和静触头,所述基板上围设有弹片,所述基板和所述弹片之间形成有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插接槽的槽口正对所述活动杆,且所述第二插接槽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活动杆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嘴部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部分、过渡部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横截面尺寸,自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所述过渡部的横截面尺寸逐渐增大,所述第一部分、所述过渡部和所述第二部分能够依次插入所述第二插接槽内,且所述弹片抵紧于所述第二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间隔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周,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固定杆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活动杆穿设的限位通槽,所述限位通槽能限制所述活动杆始终是沿所述气孔和所述插接柱的正对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和所述活动杆均导电设置,且所述定位套与外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触头通过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定位套电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端的外周面和所述气腔的腔壁间隔设置,所述悬空端的外周面凹陷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气腔的内壁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负荷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周面贯穿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活动杆的外周面穿设有拐臂,所述拐臂部分位于所述活动杆的外部,所述拐臂部分位于所述气腔内并穿设于所述条形孔,所述拐臂相对于所述条形孔移动能够带动所述活动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杆移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荷开关,包括第一导电触头、第二导电触头和灭弧结构,灭弧结构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活动杆内设有气腔,固定杆具有的固定端和插设于气腔内的悬空端,第二导电触头密封设于活动杆背离固定杆的一端,第二导电触头设有气孔,合闸时,第一导电触头插设于气孔以电导通第二导电触头,悬空端设有间隔且正对于气孔的插接柱,开闸时,活动杆能相对于固定杆快速移动以带动第二导电触头远离第一导电触头,使气腔内的气体从气孔高速喷出以灭弧,灭弧后在活动杆继续移动过程中,插接柱能插设于气孔内以封堵气腔,随着活动杆的移动,气腔内的压强逐渐增大以以不断降低活动杆速度直至停止,从而避免活动杆在快速移动过程中与其他零部件发生碰撞。

技术研发人员:陶冶,黄加勉,黄华吉,李戎,罗苑萍,孙世泰,傅惠芹,王凯练,黄晓权,杨烁,谢晓明,谢琼波,黄鸿华,蔡莹,郭兴源,林东烨,陈凌宇,陈仰东,林坚,林庆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