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1150发布日期:2023-07-28 07:2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现有动力电池的极耳一端连接电芯的集流体,一端与外部的高压连接件焊接在一起,从高压连接件输入进来的电流需要通过极耳传递给电芯;由于极耳的比热容比较小且质量也较小,再加上极耳的厚度非常薄,过流面积小,因此即使通过比较小的电流,极耳的温度也会迅速上升;此外,由于与高压连接件焊接在一起,高压连接件的热量以及焊缝处的热量都会传递给极耳,使极耳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极耳为金属材料,导热强,高温的极耳会迅速将热量传递给与之相连的电芯本体,导致电芯本体上出现局部的高温点。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以降低极耳温升,降低电芯本体上出现局部高温点的几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包,包括:

4、壳体;

5、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堆叠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极耳,所述极耳沿第二方向分布在所述电芯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6、降温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降温腔内填充降温体,且各所述电芯的极耳设置于所述降温腔内,并与所述降温体接触换热。

7、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汇流排,所述汇流排具有朝向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侧和背对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二侧,所述汇流排与位于所述第二侧的壳体内壁围成所述降温腔。

8、可选的,所述电芯本体、所述汇流排和所述降温体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汇流排上沿第一方向上排布有多个从所述第一侧向第二侧延伸的极耳狭缝,所述电芯的极耳通过极耳狭缝位于所述降温腔。

9、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降温腔和第二降温腔,沿第二方向,所述电芯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汇流排,每个所述汇流排隔开所述电芯本体和相应的所述降温体。

10、可选的,所述电芯本体其中一端或两端的所述汇流排上连接有高压输出件。

11、可选的,所述高压输出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密封件。

12、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

13、u型框,具有底板和两侧板,两侧板沿第一方向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电芯和所述汇流排均设置于所述u型框内;

14、两端板,连接在u型框沿第二方向的两端;

15、顶盖,设置于u型框的顶部。

16、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与所述降温腔连通,且所述注液孔内可拆卸的安装有密封盖。

17、可选的,所述降温体为液态冷却介质。

18、可选的,所述降温体为灌注于降温腔内的胶体。

19、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中,由于各电芯的极耳伸入相应的降温腔内,并与降温体接触,使得极耳能够与降温体之间换热,使得降温体能够对极耳起到降温作用,也就有利于降低电芯本体上出现局部高温点的几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汇流排,所述汇流排具有朝向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侧和背对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二侧,所述汇流排与位于所述第二侧的壳体内壁围成所述降温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所述汇流排和所述降温体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汇流排上沿第一方向上排布有多个从所述第一侧向第二侧延伸的极耳狭缝,所述电芯的极耳通过极耳狭缝位于所述降温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降温腔和第二降温腔,沿第二方向,所述电芯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汇流排,每个所述汇流排隔开所述电芯本体和相应的所述降温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其中一端或两端的所述汇流排上连接有高压输出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输出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与所述降温腔连通,且所述注液孔内可拆卸的安装有密封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体为液态冷却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体为灌注于降温腔内的胶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电芯和降温腔,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堆叠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和极耳,所述极耳沿第二方向分布在所述电芯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降温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降温腔内填充降温体,且各所述电芯的极耳伸入相应的所述降温腔内,并与所述降温体接触。此种电池包中,由于各电芯的极耳伸入相应的降温腔内,并与降温体接触,使得极耳能够与降温体之间换热,使得降温体能够对极耳起到降温作用,也就有利于降低电芯本体上出现局部高温点的几率,也有利于降低与极耳连接的高压连接件的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超,符云笛,夏广辉,荆鹏,姚丽君,唐宗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