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及软包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9466发布日期:2023-08-04 00:3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及软包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及软包电池。


背景技术:

1、目前的平板电脑及部分手机会用到两个或以上电池并列固定装机的方式。软包电芯大多采用铝塑膜作为封装外壳,随着电芯容量越来越大,电芯厚度越来越来厚,对铝塑膜的要求越来越高,铝塑膜的折叠层数也越来越多。在两个电芯主体完全挤压贴合的情况下,普通pack方式的两个电池主体间的间隙≥4层铝塑膜厚度(单折边4层、双折边8层),导致铝塑膜的厚度尺寸增加,整体能量密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及软包电池,以解决现有电池厚度太厚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包括铝塑膜本体,所述铝塑膜本体设置有第一冲坑和第二冲坑,所述第一冲坑固定于所述铝塑膜本体的上部,所述第二冲坑固定于所述铝塑膜本体的下部,所述第一冲坑与所述第二冲坑呈对角设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的改进,所述第一冲坑和第二冲坑之间设置有折叠边和二封边,所述折叠边位于所述第一冲坑与所述第二冲坑的交接位置,所述二封边与所述折叠边呈交叉设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的改进,所述二封边设置有z字折痕。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的改进,所述第一冲坑与所述第二冲坑均设置有卡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的改进,所述铝塑膜本体设置有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所述第一封边位于所述铝塑膜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封边位于所述铝塑膜本体的另一端。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的改进,所述第一封边位于所述第一冲坑的左端,所述第二封边位于所述第二冲坑的右端。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的改进,所述第一冲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冲坑的一端均设置有可拆卸的气袋。

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电池,通过采用说明书前文的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实现了减少铝塑膜的折叠次数的效果,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11、本实用新型一种软包电池,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所述第一电芯安置于所述第一冲坑内,所述第二电芯安置于所述第二冲坑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的改进,所述第一电芯包括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一负极耳设于所述第一电芯的同一侧;所述第二电芯包括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第二负极耳设于所述第二电芯的同一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的改进,所述第一负极耳与所述第二负极耳均设置有圆角。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包括铝塑膜本体,所述铝塑膜本体设置有第一冲坑和第二冲坑,所述第一冲坑固定于所述铝塑膜本体上部,所述第二冲坑固定于所述铝塑膜本体下部,所述第一冲坑与所述第二冲坑呈对角设置;所述第一冲坑设置有第一冲坑,所述第二冲坑设置有第二冲坑,所述第一冲坑固定于所述第一冲坑内,所述第二冲坑安装于所述第二冲坑内,通过对角设置的第一冲坑与第二冲坑,从而能够一次性安装两块电池,同时对角设置冲坑使得铝塑膜本体上还有大量位置给予气囊的安装与使用,方便排气,减少了铝塑膜本体的折叠次数,通过两个电池一体成型提升电池组整体能量密度和提升电池间连接稳固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包括铝塑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本体(1)设置有第一冲坑(2)和第二冲坑(3),所述第一冲坑(2)固定于所述铝塑膜本体(1)的上部,所述第二冲坑(3)固定于所述铝塑膜本体(1)的下部,所述第一冲坑(2)与所述第二冲坑(3)呈对角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坑(2)和第二冲坑(3)之间设置有折叠边(4)和二封边(5),所述折叠边(4)位于所述第一冲坑(2)与所述第二冲坑(3)的交接位置,所述二封边(5)与所述折叠边(4)呈交叉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封边(5)设置有z字折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坑(2)与所述第二冲坑(3)均设置有卡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膜本体(1)设置有第一封边(6)和第二封边(7),所述第一封边(6)位于所述铝塑膜本体(1)的一端,所述第二封边(7)位于所述铝塑膜本体(1)的另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边(6)位于所述第一冲坑(2)的左端,所述第二封边(7)位于所述第二冲坑(3)的右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坑(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冲坑(3)的一端均设置有可拆卸的气袋。

8.一种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还包括:第一电芯(21)和第二电芯(31),所述第一电芯(21)安置于所述第一冲坑(2)内,所述第二电芯(31)安置于所述第二冲坑(3)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21)包括第一正极耳(22)和第一负极耳(23),所述第一正极耳(22)与所述第一负极耳(23)设于所述第一电芯(21)的同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耳(23)与所述第二负极耳(33)均设置有圆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及软包电池,该软包电池铝塑膜结构包括铝塑膜本体,铝塑膜本体设置有第一冲坑和第二冲坑,第一冲坑固定于铝塑膜本体上部,第二冲坑固定于铝塑膜本体下部,第一冲坑与第二冲坑呈对角设置,通过对角设置的第一冲坑与第二冲坑,从而能够一次性安装两块电池,同时对角设置冲坑使得铝塑膜本体上还有大量位置给予气囊的安装与使用,方便排气,减少了铝塑膜本体的折叠次数,通过两个电池一体成型提升电池组整体能量密度和提升电池间连接稳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冰,张科林,陈贤锐,纪荣进,李聪,王诗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