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4687发布日期:2023-04-26 17:5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电池和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池广泛用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等。

2、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电池的安全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电池的安全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和用电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电池各结构的安全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电池单体;多个换热件,多个所述换热件设于所述箱体内,用于冷却所述电池单体,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箱体内,相邻两个所述换热件通过一个所述连接件配合,所述箱体与一个所述换热件通过一个所述连接件配合,以使所述箱体和多个所述换热件等电位串联导通。

3、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任意相邻两个换热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即连接件将多个换热件串联起,使得多个换热件达到同一电位,以实现多个换热件无电流经过;通过将一个换热件与箱体通过连接件连接,使该换热件与箱体达到同一电位,由于多个换热件位于同一电位,因而多个换热件和箱体均位于同一电位,之间无电流经过,保证箱体和多个换热件之间的等电位连接,即使人体接触到箱体或换热件也不会有电流产生,避免发生触电事故,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此外,箱体与多个换热件通过多个连接件进行串联,由此在进行等电位检测时,无需对每个换热件和箱体之间进行多点多次检测,可以仅对单个换热件和箱体之间进行单点单次检测,可降低换热件与箱体等电位检测设备的成本,提高检测速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多点等电位检测失效带来的风险。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被配置为对所述连接件进行定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件与定位部配合,一方面可以提高连接件安装时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减少连接件安装时发生偏移的概率,进而保证连接件与换热件实现可靠的连接,降低串联路线断开或短路风险。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形成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定位凹槽,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定位凹槽插接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箱体内开设定位凹槽,连接件与定位凹槽配合即可实现连接件的定位安装,同时可以提高连接件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串联路线短路风险;同时无需在箱体内部增设结构,减少了连接件安装占用的空间,减少结构干涉等。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在插接方向上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换热件靠近所述定位凹槽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连接件高度尺寸的限定,可以保证换热件与连接件配合的可靠性,避免等电位连接失效等。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箱体粘接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提高连接件的稳定性,避免连接件晃动等影响换热件与连接件配合的可靠性,进而导致等电位连接失效或者串联路线断开、短路等。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被配置为具有弹性且可导电的材料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具有弹性且可导电的连接件,在便于整体结构的装配的同时,保证了整体的等电位连接,同时保证换热件位置发生偏移时也能进行串联导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涂覆有导电涂层的泡棉。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在便于整体结构的装配的同时,保证了整体的等电位连接,泡棉来源广泛,成本低,导电涂层涂覆方便,便于连接件的制造成型。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相邻两个所述换热件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抵接;第二连接件,在多个所述换热件排布方向上位于端部的所述换热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抵接,且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件抵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第一连接件将多个换热件串联,保证多个换热件位于同一电位;通过第二连接件将换热件和箱体连接,实现整体的串联,保证多个换热件和箱体处于同一电位。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表面具有导电涂层,所述换热件与所述导电涂层抵接,且所述导电涂层与所述箱体的内壁面间隔布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件可以实现多个换热件的等电位连接,同时降低了换热件与箱体电连接的概率,防止串联路线短路造成部分换热件等电位检测无效等;同时导电涂层与箱体间隔布置,还可以降低因第一连接件变形导致导电涂层与箱体接触造成短路的风险。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表面具有向内凹陷的避位凹部,所述避位凹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内壁面和所述导电涂层之间以使所述导电涂层与所述箱体的内壁面间隔布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降低因第一连接件变形导致导电涂层与箱体接触造成短路的风险。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所述换热件之间的距离。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第一连接件的长度进行限定,可以保证换热件与第一连接件实现可靠的配合,即使换热件发生一定的活动,位置发生一定的偏差,也不会影响换热件与第一连接件的配合,保证接触的可靠性,避免换热件与连接件间隙配合导致等电位连接失效。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换热件的排布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位于一个所述换热件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即可以避免相邻两个第一连接件接触导致串联短路的风险,又可以对换热件的两端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保证换热件的稳定性,避免换热件在竖向上晃动等影响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箱体绝缘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此可以降低串联路线短路风险。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具有导电涂层,所述箱体与所述导电涂层抵接,且与所述箱体配合的所述换热件与所述导电涂层抵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件可以实现换热件和箱体的等电位连接,同时降低了换热件与其他换热件电连接的概率,防止串联路线短路造成部分换热件等电位检测无效等。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箱体导电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保证换热件与箱体能够导通,保证换热件和箱体位于同一电位。

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19、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被配置为对所述连接件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形成位于所述箱体(10)内的定位凹槽,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定位凹槽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在插接方向上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换热件(20)靠近所述定位凹槽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定位凹槽的底壁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箱体(10)粘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被配置为具有弹性且可导电的材料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涂覆有导电涂层的泡棉。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0)的外表面具有导电涂层,所述换热件(20)与所述导电涂层抵接,且所述导电涂层与所述箱体(10)的内壁面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0)的外表面具有向内凹陷的避位凹部(33),所述避位凹部(33)位于所述箱体(10)的内壁面和所述导电涂层之间以使所述导电涂层与所述箱体(10)的内壁面间隔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0)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所述换热件(20)之间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件(20)的排布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30)分别位于一个所述换热件(20)延伸方向上的两端。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0)与所述箱体(10)绝缘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0)的外表面具有导电涂层,所述箱体(10)与所述导电涂层抵接,且与所述箱体(10)配合的所述换热件(20)与所述导电涂层抵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0)与所述箱体(10)导电连接。

16.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2000)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1000),所述电池(1000)用于提供电能。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和用电装置,电池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电池单体;多个换热件,多个换热件设于所述箱体内,用于冷却所述电池单体,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箱体内,相邻两个所述换热件通过一个所述连接件配合,所述箱体与一个所述换热件通过一个所述连接件配合,以使所述箱体和多个所述换热件等电位串联导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保证箱体和多个换热件之间的等电位连接,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且在进行等电位检测时,无需对每个换热件和箱体之间进行多点多次检测,可以仅对单个换热件和箱体之间进行单点单次检测,可降低换热件与箱体等电位检测设备的成本,提高检测速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多点等电位检测失效带来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梁贵,邱宇东,刘晓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