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8388发布日期:2023-08-25 04:1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端子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行业、汽车行业、通讯、电力等行业需要大量的电线束产品,其主要包含有导线的加工成型、连接件及端子的压接等几部分。

2、电线束主要用于连接对应的元件及控制线路等,汽车、电视机或其他电器领域内的 各种电路的连接,从而达到电路的快速钳接和有序控制,现有技术中,电线束的生产一般分为电线加工和端子压接两大部分,电线加工一般采用机器进行剥线加工,端子压接一般采用端子压。

3、目前的全自动双头压端子机设备在使用时,通过压合机构对线和端子进行压合,压合完毕后,通过采线机构上的夹手座对压合完毕的线束继续夹持,夹持后,将线束放置于收集槽内进行收集,但是线束摆放较为杂乱,当需要对线束进行包装或整理时,不便于对线束进行整理,需要先对线束进行整理,再对线束进行拿取,此种会大大的增加了工作任务量。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包括压合机构、采线机构以及工作台,所述压合机构与所述采线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内部设置有推线杆,所述收集槽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推线杆两端与所述滑槽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工作台内部开设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槽与所述收集槽相连通,所述收集槽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

3、所述工作台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与所述推线杆相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绕线棍,所述绕线棍一端与所述收集槽槽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绕线棍另一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接;

5、所述下料槽内部设置有缓冲棍,所述绕线棍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收线盘,且收线盘与缓冲棍之间通过线绳相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棍位于所述下料槽内部。

7、进一步地,所述推线杆与收集槽底部间隔设置为5mm-10mm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一侧安装有收集箱,且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下料槽下方,所述收集箱内部固定有弧形挡板,且弧形挡板与下料槽之间具有间隙。

9、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内部设置有带料杆,所述带料杆两端与所述收集箱之间为活动连接;

10、所述收集箱内部设置有驱动螺纹杆,所述驱动螺纹杆一端贯穿带料杆并与工作台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收集箱外部安装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螺纹杆另一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带料杆与所述驱动螺纹杆之间螺纹连接。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铂金纸张的强度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当压合机构对线和端子压合完毕时,通过采线机构上的机械手将压合完毕后的线束夹取到工作台上的收集槽内部,当收集槽内部的线束达到一定的数量时,电动伸缩杆打开带动推线杆移动,使得线束跟着移动,当线束移动到下料槽内部时,此时打开第一电机使得绕线棍转动,使得缓冲棍沿着下料槽移动到弧形挡板上,此时线束在重力的作用下缓慢下降,最终沿着弧形挡板与工作台的间隙进入到收集箱内部,避免了线束散乱,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收集。

14、2、该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电动伸缩杆的伸出与收回的时间小于采线机构的机械手的夹取速度,可以有效避免线束堆积在收集槽远离下料槽的一侧,使得该机构工作全程无需人工进入工作台操作,避免了操作员在收集线束时触碰到了采线机构而造成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合机构(1)、采线机构(2)以及工作台(3),所述压合机构(1)与所述采线机构(2)均安装于所述工作台(3)所开设的收集槽(4)内,所述收集槽(4)内部设置有推线杆(5),所述收集槽(4)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6),所述推线杆(5)两端与所述滑槽(6)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工作台(3)内部开设有下料槽(7),所述下料槽(7)与所述收集槽(4)相连通,所述收集槽(4)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工作台(3)内部开设有安装槽(8),所述安装槽(8)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9),所述电动伸缩杆(9)输出端与所述推线杆(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绕线棍(10),所述绕线棍(10)一端与所述收集槽(4)槽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3)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输出端与所述绕线棍(10)另一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下料槽(7)内部设置有缓冲棍(12),所述绕线棍(10)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收线盘(13),且收线盘(13)与缓冲棍(12)之间通过线绳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棍(12)位于所述下料槽(7)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线杆(5)与收集槽(4)底部间隔设置为5mm-10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一侧安装有收集箱(18),且所述收集箱(18)位于所述下料槽(7)下方,所述收集箱(18)内部固定有弧形挡板(14),且弧形挡板(14)与下料槽(7)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8)内部设置有带料杆(15),所述带料杆(15)两端与所述收集箱(18)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收集箱(18)内部设置有驱动螺纹杆(16),所述驱动螺纹杆(16)一端贯穿带料杆(15)并与工作台(3)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收集箱(18)外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7),且所述第二电机(17)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螺纹杆(16)另一端通过联轴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料杆(15)与所述驱动螺纹杆(16)之间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束的双头压端子机,包括压合机构、采线机构以及工作台,压合机构与采线机构均安装于工作台上开设有收集槽,收集槽内部设置有推线杆,收集槽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工作台内部开设有安装槽,电动伸缩杆输出端与推线杆相连接,该设备使用时,当压合机构对线和端子压合完毕时,电动伸缩杆打开带动推线杆移动,使得线束跟着移动,当线束移动到下料槽内部时,此时打开第一电机使得绕线棍转动,使得缓冲棍沿着下料槽移动到弧形挡板上,此时线束在重力的作用下缓慢下降,最终沿着弧形挡板与工作台的间隙进入到收集箱内部,避免了线束散乱,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虎,徐芳爱,王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杭海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