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4259发布日期:2023-06-15 13:0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端子,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


背景技术:

1、在电气领域,存在两种主要类型的连接端子,一种是通过热压即通过大电流电焊的方式与电缆连接的端子,另一种则是通过外力籍由压线钳、压接机等压线装置与电缆连接的端子,通常称为冷压端子。冷压端子是实现电气连接的配件,包括用于固定电缆的接线部以及用于连接紧固件的固定部。

2、而上述的端子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底的端子,一种为折弯端子,其中折弯端子主要使用与角度比较刁钻的连接位置,但是现如今的折弯端子发现,当折弯端子进行连接的时候,首先将导线放在压线端子表面,此时通过外力进行按压,从而使得导线被挤压从而完成固定,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随着使用时间过长,连接部位经常收到拉扯,而与导线固定的压线端子表面是光滑的,随着拉扯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导线脱落,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其中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过渡板,所述第一过渡板为弯曲板,且第一过渡板弯曲角度为90度,所述连接端子另一侧进行倒角处理,且第一过渡板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线端子,且第一压线端子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二过渡板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压线端子,所述第二压线端子右侧为圆弧状,且圆弧弯曲曲率与安装电线外皮曲率适配,所述第一压线端子右侧为一个竖直平面。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端子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尺寸为5mm,且安装孔中心位置到连接端子外沿边界的最短距离大于10mm。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压线端子右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一压板,且一对所述第一压板呈对称分布,一对所述第一压板对称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横板,且第一横板之间间距为1mm。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压线端子右侧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之间间距为1mm,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空间上相互交错排列。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压线端子右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二压板,且一对第二压板呈对称分布,且第二压板表面呈圆弧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端子、第一过渡板、第一压线端子、第二过渡板和第二压线端子均为一体铸造而成。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压线端子和第二压线端子,其中第一压线端子内部设置的第二横板和第一横板相互挤压,从而增加了连接部位的摩擦力,提高了导线的连接效果,而此时第二压线端子对导线的外皮进行固定,从而对连接部位进行二次固定。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包括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1)其中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过渡板(3),所述第一过渡板(3)为弯曲板,且第一过渡板(3)弯曲角度为90度,所述连接端子(1)另一侧进行倒角处理,且第一过渡板(3)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线端子(4),且第一压线端子(4)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渡板(5),所述第二过渡板(5)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压线端子(6),所述第二压线端子(6)右侧为圆弧状,且圆弧弯曲曲率与安装电线外皮曲率适配,所述第一压线端子(4)右侧为一个竖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1)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孔(2),所述安装孔(2)尺寸为5mm,且安装孔(2)中心位置到连接端子(1)外沿边界的最短距离大于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端子(4)右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一压板(8),且一对所述第一压板(8)呈对称分布,一对所述第一压板(8)对称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横板(9),且第一横板(9)之间间距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端子(4)右侧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横板(10),所述第二横板(10)之间间距为1mm,所述第一横板(9)和第二横板(10)空间上相互交错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线端子(6)右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二压板(7),且一对第二压板(7)呈对称分布,且第二压板(7)表面呈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1)、第一过渡板(3)、第一压线端子(4)、第二过渡板(5)和第二压线端子(6)均为一体铸造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包括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其中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过渡板,第一过渡板为弯曲板,且第一过渡板弯曲角度为90度,连接端子另一侧进行倒角处理,且第一过渡板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线端子,且第一压线端子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渡板,第二过渡板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压线端子,第二压线端子右侧为圆弧状,且圆弧弯曲曲率与安装电线外皮曲率适配。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压线端子和第二压线端子,其中第一压线端子内部设置的第二横板和第一横板相互挤压,从而增加了连接部位的摩擦力,提高了导线的连接效果,而此时第二压线端子对导线的外皮进行固定,从而对连接部位进行二次固定。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甘小团,肖菊梅,张群林,郑华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喜利来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