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流体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4430发布日期:2023-08-03 22:3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流体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集流体及电池。


背景技术:

1、卷绕电池也称卷芯电池,其包括圆柱形金属外壳,以及收容于金属外壳内的卷状电芯,电芯的负极具有螺旋形分布的极耳,这些极耳通过负极转接片与电池的金属外壳电连接。负极转接片通过穿透焊接方式与钢壳之间经行连接,再通过滚槽机械墩封做最后的电芯封口;由于负极转接片材质通常采用镀镍铜片(厚度约为1~2mm),滚槽时候将会导致转接片折弯,当电芯的过流需求变大以后,转接片需要加厚,会导致折弯处形成弯角,弯角会压入电池内部造成电极上涂覆的活性物质损伤,并且在折弯时由于弯曲应力会导致转接片和壳体焊接处的焊印发生开裂甚至转接片和壳体分离,从而导致电芯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流体及电池,能够减轻电池封口结构对电芯负极造成的压迫,提升电连接的可靠性,提高电芯装配质量及可靠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流体,用于电池外壳与电芯的电极之间的电连接,所述集流体包括:

3、集流盘,由刚性导电材料制成,用于连接所述电极的极耳;

4、引脚,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引脚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流盘电连接,所述引脚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池外壳的内壁电连接,所述引脚的至少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分区域由柔性材料制成。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引脚包括多层相互堆叠的金属箔。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引脚沿所述集流盘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引脚的各层所述金属箔的总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集流盘的厚度。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引脚的数量为2~8个,宽度为4~10mm。

9、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

10、电池外壳,由导电材料制成;

11、电芯,包括卷绕形成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的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电极组件容置于所述电池外壳内;

12、以及所述的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与所述正极极耳或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外壳靠近所述电芯负极的一端形成有一圈向内凹陷的环形凹陷部,所述引脚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环形凹陷部的内侧。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引脚的至少部分区域弯折后被夹紧在所述环形凹陷部与所述电芯的负极之间,该部分区域由所述柔性材料制成。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引脚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环形凹陷部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引脚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流盘和/或所述引脚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外壳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引脚沿所述集流盘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引脚包括多层相互堆叠的铜箔,所述引脚的数量n被配置为:n=ceil(i/8/d/d),其中i为预设过流需求,8为经验常数,d为引脚宽度,d为焊缝宽度。

1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集流盘通过柔性引脚与电池外壳连接,电池外壳滚槽封口过程中,柔性引脚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能够避免在折弯处形成弯角,进而避免弯折区域对电极造成压迫,防止电极上涂覆的活性物质损伤,同时避免集流盘和壳体焊接处的焊印发生开裂、脱落等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流体,用于电池外壳与电芯的电极之间的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包括多层相互堆叠的金属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沿所述集流盘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的各层所述金属箔的总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集流盘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的数量为2~8个,宽度为4~10mm。

6.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靠近所述电芯负极的一端形成有一圈向内凹陷的环形凹陷部,所述引脚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环形凹陷部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的至少部分区域弯折后被夹紧在所述环形凹陷部与所述电芯的负极之间,该部分区域由所述柔性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环形凹陷部远离所述电芯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流盘和/或所述引脚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外壳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沿所述集流盘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引脚包括多层相互堆叠的铜箔,所述引脚的数量n被配置为:n=ceil(i/8/d/d),其中i为预设过流需求,8为经验常数,d为引脚宽度,d为焊缝宽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流体及电池,所述集流体包括:集流盘,由刚性导电材料制成,用于连接所述电芯的极耳;引脚,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引脚的第一端与所述集流盘电连接,所述引脚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电池外壳的内壁电连接,所述引脚的至少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分区域由柔性材料制成。本技术的集流盘通过柔性引脚与电池外壳连接,电池外壳滚槽封口过程中,柔性引脚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因此能够避免在折弯处形成弯角,进而避免弯折区域对电极造成压迫,防止电极上涂覆的活性物质损伤,同时避免集流盘和壳体焊接处的焊印发生开裂、脱落等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单雪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