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线开关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7245发布日期:2023-07-06 10:4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防脱线开关配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开关配件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防脱线开关配件。


背景技术:

1、目前的开关配件无论是在电器原件上,还是在家用电器上基本都会采用,其本身的结构包括外壳、进线孔、开设在外壳上且与进线孔连通的螺纹孔、以及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的螺栓,现有技术中,通过将电线的一端去皮后,或直插、或束紧后插入、或折弯后插入至进线孔内,而后通过人手辅助,防止电线从进线孔中掉落出来,最终通过起子来对螺栓拧紧,令其沉入螺纹孔内,直至抵住电线后完成接线动作。

2、这般的操作,对接线人员的经验存在一定的要求,在电线插入到进线孔以后,一直到螺栓抵紧电线为止,都需要人手来对电线进行辅助定位,否则电线就会发生从进线孔内脱离的情况。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的防脱线开关配件。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防脱线开关配件,包括带有进线孔的外壳、以及螺栓,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进线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栓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所述进线孔内设置有阻拦件,所述阻拦件与进线孔内壁之间形成单一方向朝向的通道,当所述进线孔内存在电线进入时,所述通道对电线进线方向引导。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需要完成开关配件插接电线的动作时,只需要人们将电线剥皮后的一端,在束线后进行弯折,即可使得在进入到进线孔后的电线一端可以得到通道的引导,进而使得电线可以挂在阻拦件之上,从而防止电线在插入到进线孔内以后,失去了人手的辅助而从进线孔中掉落出来的问题发生。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道呈u形。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道呈u形,其呈现较为单一方向的形状来对电线进行引导,使得电线通过通道进行位移的时候,不易出现方向不固定难以固定电线的情况发生。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拦件为柱体,且所述螺栓与进线孔内壁之间对电线夹紧时,所述阻拦件对螺栓位移方向产生的阻碍作用力等于0。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栓完成下潜以及与进线孔内壁配合来对电线进行夹紧的动作的时候,阻拦件不会对螺栓的动作进行阻碍,从而使得阻拦件不仅能够对电线进行定位,还不会对螺栓夹紧电线的动作进行阻碍,避免出现工作原理有误的情况发生。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远离其螺头的一端开设有凹孔,且所述阻拦件的投影面外切圆覆盖于凹孔的投影面外切圆之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螺栓远离其螺头的一端存在凹孔,并且凹孔的外切圆可以覆盖阻拦件的外切圆,故而使得在螺栓进行螺纹连接转动的过程中,阻拦件依旧可以容纳于凹孔之中,阻拦件会在凹孔中完成潜入的动作,从而使得阻拦件不会对螺栓的下潜动作造成任何的影响。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拦件呈圆柱状,所述凹孔呈圆孔状,且所述阻拦件的半径小于等于凹孔的半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阻拦件和凹孔的截面均为圆,两者属于同心圆,从而使得阻拦件无论是半径等于还是小于凹孔的半径,都能够使得凹孔在跟着螺栓进行转动的过程中,令凹孔内壁不会与阻拦件发生磕碰,避免阻拦件来对螺栓的下潜造成影响,同时,该种方式实现阻拦件的投影面外切圆覆盖于凹孔的投影面外切圆之内,加工作为容易,降低了本开关配件的加工难度。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孔的槽深与阻拦件的高度差值小于电线的直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凹孔的槽深与阻拦件的高度差值小于电线的直径,从而使得当螺栓完全下潜的状况下,螺栓能够对电线起到夹紧的效果,避免电线从进线孔中脱离出来。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容纳螺栓的螺头潜入的沉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沉孔,从而使得螺栓的螺头能够嵌入到外壳内,不会暴露在外界,避免其与其他金属材质的外物接触,从而影响电路的稳定性。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拦件采用金属材质。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通过设置阻拦件,从而使得其能够在电线折弯后进入到进线孔内的时候,来对进线孔起到一定程度的导向以及限位的作用,使得折弯后的电线可以挂勾在阻拦件上,从而使得电线不易从进线孔中脱离出来,进而也降低了操作员在完成接线动作时的难度。



技术特征:

1.防脱线开关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进线孔(2)的外壳(1)、以及螺栓(3),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与进线孔(2)连通的螺纹孔(6),所述螺栓(3)螺纹连接在螺纹孔(6)内,所述进线孔(2)内设置有阻拦件(4),所述阻拦件(4)与进线孔(2)内壁之间形成单一方向朝向的通道,当所述进线孔(2)内存在电线进入时,所述通道对电线进线方向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线开关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呈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线开关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件(4)为柱体,且所述螺栓(3)与进线孔(2)内壁之间对电线夹紧时,所述阻拦件(4)对螺栓(3)位移方向产生的阻碍作用力等于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线开关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3)远离其螺头的一端开设有凹孔(7),且所述阻拦件(4)的投影面外切圆覆盖于凹孔(7)的投影面外切圆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脱线开关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件(4)呈圆柱状,所述凹孔(7)呈圆孔状,且所述阻拦件(4)的半径小于等于凹孔(7)的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脱线开关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7)的槽深与阻拦件(4)的高度差值小于电线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线开关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容纳螺栓(3)的螺头潜入的沉孔(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线开关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件(4)采用金属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防脱线开关配件,涉及开关配件技术,旨在解决在电线插入到进线孔以后,一直到螺栓抵紧电线为止,都需要人手来对电线进行辅助定位,否则电线就会发生从进线孔内脱离的情况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带有进线孔的外壳、以及螺栓,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进线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栓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所述进线孔内设置有阻拦件,所述阻拦件与进线孔内壁之间形成单一方向朝向的通道,当所述进线孔内存在电线进入时,所述通道对电线进线方向引导。本技术能够在电线插入到进线孔后,受到通道的引导并勾在阻拦件上,最终以便于螺栓完成对于电线的定位。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谢选宇,陈建飞,李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金苏立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