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导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2881发布日期:2023-07-05 17:1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导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感器生产设备,具体为全自动导针机构。


背景技术:

1、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在电感器生产制造中,对电感器进行绕线操作时,需要对大批量的电感器进行绕线操作,目前一部分绕线操作是通过人工对变压器缠绕导线,但是这种方式十分缓慢,工作效率低,不利于大批量生产制造,为此,我们提出全自动导针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全自动导针机构,代替人工进行线圈的缠绕,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导针机构,包括底板、导针组件、下料组件;

3、底板:其上表面左端设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水平板体中部设有电动推杆二,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端对称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和电动推杆二的下端均设有u型框,所述u型框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滚轮,上方的u型框左端设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与上方的滚轮左端固定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的竖直板体右侧面中部设有托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竖直板体右侧面设有电动推杆一,所述电动推杆一的右端设有限位板:

4、导针组件:设置于l型支撑板的水平板体前端;

5、下料组件:设置于l型支撑板的水平板体下表面,所述下料组件与托板的上表面配合设置;

6、其中: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是,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动推杆一、电动推杆二和电机三的输入端,代替人工进行线圈的缠绕,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高。

7、进一步的,所述导针组件包括电机一、转轴和连接杆,所述电机一设置于l型支撑板的水平板体前端,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穿过l型支撑板水平板体内部设置的通孔,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下端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有挂钩,对铜线进行缠绕。

8、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立板、料轮和电机二,所述立板对称设置于l型支撑板的水平板体下表面,所述料轮转动连接于两个立板之间,所述电机二设置于前侧的立板前侧面,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料轮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料轮的外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料轮与竖向对应设置,所述电机二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控制铜线下料。

9、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呈山字形结构,所述托板上表面右端向下倾斜设置,便于铜线向下滚落。

10、进一步的,所述托板的前后侧面均设有侧挡板,对铜线进行限位。

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的右端设有凹槽,对铜线进行卡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右端设有切槽,所述挂钩与切槽配合设置,便于对铜线进行定位。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全自动导针机构,具有以下好处:

14、将磁环放置在下方的两个滚轮之间,然后通过单片机控制电动推杆二工作,电动推杆二的推杆推动u型框带动上方的滚轮向下移动,上方的滚轮与下方的两个滚轮配合对磁环夹紧,将铜线放置在托板的上表面,使铜线位于两个侧挡板之间,铜线在托板的上表面向右侧滚动,通过单片机启动电机二,电机二转动带动料轮转动,料轮通过其外表面的卡槽带动其中一条铜线向右移动至与磁环的左侧面接触,此时通过单片机启动电动推杆一,电动推杆一的推杆推动限位板向右运动,限位板的前端对铜线的右端进行夹持,限位板的后端将铜线向右端推动,并使铜线卡接在挂钩的内部,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机一工作,电机一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连接杆转动,使铜线的后端缠绕在磁环的外表面,然后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机三工作,电机三的输出轴带动最上方的滚轮转动,最上方的滚轮通过与磁环的摩擦力带动磁环转动一定的角度,单片机控制电机一和电动推杆一往复工作,对铜线进行自动缠绕,该全自动导针机构,代替人工进行线圈的缠绕,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高。



技术特征:

1.全自动导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导针组件(6)、下料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导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组件(6)包括电机一(61)、转轴(62)和连接杆(63),所述电机一(61)设置于l型支撑板(5)的水平板体前端,所述电机一(61)的输出轴穿过l型支撑板(5)水平板体内部设置的通孔,所述电机一(61)的输出轴下端设有转轴(62),所述转轴(62)的下端设有连接杆(63),所述连接杆(63)的下端设有挂钩(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导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7)包括立板(71)、料轮(72)和电机二(73),所述立板(71)对称设置于l型支撑板(5)的水平板体下表面,所述料轮(72)转动连接于两个立板(71)之间,所述电机二(73)设置于前侧的立板(71)前侧面,所述电机二(73)的输出轴与料轮(72)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料轮(72)的外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卡槽,料轮(72)与托板(8)竖向对应设置,所述电机二(73)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4)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导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8)呈山字形结构,所述托板(8)上表面右端向下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导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8)的前后侧面均设有侧挡板(9)。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导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4)的右端设有凹槽(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导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6)的右端设有切槽,所述挂钩(11)与切槽配合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全自动导针机构,包括底板、导针组件、下料组件;底板:其上表面左端设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水平板体中部设有电动推杆二,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端对称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和电动推杆二的下端均设有U型框,所述U型框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滚轮,上方的U型框左端设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输出轴与上方的滚轮左端固定连接,所述L型支撑板的竖直板体右侧面中部设有托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竖直板体右侧面设有电动推杆一,所述电动推杆一的右端设有限位板:导针组件:设置于L型支撑板的水平板体前端,该全自动导针机构,代替人工进行线圈的缠绕,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创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