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12124发布日期:2023-08-04 05:3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1、隔爆连接器的应用场景为煤矿井下有瓦斯、煤尘等爆炸危险的环境,隔爆连接器应用于煤矿井下自动化和控制领域,用于解决煤矿井下隔爆设备间快速连接,实现非安信号传输电缆的连接。

2、现有的矿用隔爆连接器至少具有以下缺点:

3、(1)连接器壳体结构上缺少防误插结构,出现误插时,线芯错误导通会发生电气设备故障,存在安全隐患。

4、(2)现有的连接器插座必须安装在隔爆设备上,导致隔爆设备上需要设置安装结构(即隔爆面),进而导致连接器适用性受限。

5、(3)采用电缆线芯与连接器进行连接时需要借助专用工具,用户在现场进行电缆和连接器的接线具有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容易出现误插,导致线芯导通,发生电气设备故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能够实现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之间的准确插接,避免因线芯错误导通而导致连接器发生电气设备故障,提高了连接器的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包括:插头组件;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与所述插头组件插接;防误插组件,所述防误插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插头组件上的限位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插座组件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能够配合插接;固定组件,所述插头组件与插座组件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实现紧固。

3、由此,通过防误插组件能够实现插头组件与插座组件之间的准确插接,避免因线芯错误导通而导致连接器发生电气设备故障,提高了连接器的安全性能,并且,通过固定组件能够实现插头组件与插座组件之间的锁紧,从而实现了连接器的锁紧,保证连接器的隔爆性能和防护性能。

4、进一步地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插头绝缘体,所述插头绝缘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插接件。

5、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插座绝缘体,所述插座绝缘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插接件。

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壳体上,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插座壳体上,所述插头壳体以及插座壳体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标识点。由此,便于使用者能够快速找到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的插合定位方向,能够实现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之间的准确插接,实现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之间的防误插。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插头壳体上的第一固定孔、开设于所述插座壳体上的第二固定孔、紧固件以及紧固垫,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紧固垫、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将所述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锁紧。由此,能够实现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之间的锁紧,从而实现了连接器的锁紧,保证连接器的隔爆性能和防护性能。

8、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插头绝缘体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一插接件远离所述插头绝缘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缆,所述第一电缆延伸到所述插头壳体的外侧。由此,第一电缆的线芯与第一插接件为焊接连接,第一电缆的线芯与第一插接件的连接无需借助专用,降低了连接器的安装难度。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爆电缆引入装置,所述第一隔爆电缆引入装置延伸到所述插头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电缆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爆电缆引入装置内。由此,能够对第一电缆进行夹紧,保证隔爆连接器的隔爆性能。

10、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插座绝缘体位于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二插接件远离所述插座绝缘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缆,所述第二电缆延伸到所述插座壳体的外侧。由此,第二电缆的线芯与第二插接件为焊接连接,第二电缆的线芯与第二插接件的连接无需借助专用,降低了连接器的安装难度。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隔爆电缆引入装置,所述第二隔爆电缆引入装置延伸到所述插座壳体的外侧,所述第二电缆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爆电缆引入装置内。由此,能够对第二电缆进行夹紧,保证隔爆连接器的隔爆性能。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二插接件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二插接件相插接,所述插头壳体上设置有环形橡胶密封圈。由此,能够实现各芯的导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标识点对位结构,便于使用者快速找到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插合定位方向,同时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结构确保防止误插的产生,可以有效防止因现场误操作而导致的电气设备故障,提高了连接器的安全性能。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固件以及紧固垫的相互配合,便可实现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之间的锁紧,从而实现了连接器的锁紧,可根据用户现场的应用场景确定电缆长度后即可将连接器投入使用,可以满足现场存量设备的应用需求,连接器的适用性和可推广性实现提升。

16、3、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结构简单,涉及零部件较少,整体体积较小,具有轻量化和低成本优势。

17、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缆以及第二电缆的设置,并通过第一电缆的线芯与第一插接件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二电缆的线芯与第二插接件之间的连接,无须用户在现场接线,减少现场工程服务量,易用性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件(1)包括插头壳体(101),所述插头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插头绝缘体(102),所述插头绝缘体(10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插接件(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组件(2)包括插座壳体(201),所述插座壳体(201)的内部设置有插座绝缘体(202),所述插座绝缘体(20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插接件(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02)固定安装在所述插头壳体(101)上,所述限位槽(303)开设于所述插座壳体(201)上,所述插头壳体(101)以及插座壳体(201)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标识点(3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开设于所述插头壳体(101)上的第一固定孔(401)、开设于所述插座壳体(201)上的第二固定孔(402)、紧固件(403)以及紧固垫(404),所述紧固件(403)依次穿过所述紧固垫(404)、所述第一固定孔(40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402)以将所述插头壳体(101)和插座壳体(201)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10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10),所述插头绝缘体(102)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0)的内部,所述第一插接件(103)远离所述插头绝缘体(10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缆(7),所述第一电缆(7)延伸到所述插头壳体(101)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爆电缆引入装置(5),所述第一隔爆电缆引入装置(5)延伸到所述插头壳体(101)的外侧,所述第一电缆(7)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爆电缆引入装置(5)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20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11),所述插座绝缘体(202)位于所述第二空腔(11)的内部,所述第二插接件(203)远离所述插座绝缘体(20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缆(8),所述第二电缆(8)延伸到所述插座壳体(201)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隔爆电缆引入装置(6),所述第二隔爆电缆引入装置(6)延伸到所述插座壳体(201)的外侧,所述第二电缆(8)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爆电缆引入装置(6)内。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103)与所述第二插接件(20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插接件(103)与所述第二插接件(203)相插接,所述插头壳体(101)上设置有环形橡胶密封圈(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隔爆型电缆连接器,包括:插头组件;插座组件,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插接;防误插组件,防误插组件包括设置在插头组件上的限位块以及设置在插座组件上的限位槽,限位块与限位槽相匹配,限位块与限位槽相插接;固定组件,插头组件与插座组件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形成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防误插组件便于使用者快速找到插头组件与插座组件的插合定位方向,同时能够确保防止误插的产生,可以有效防止因现场误操作而导致的电气设备故障,提高了连接器的安全性能,通过固定组件便可实现插头组件与插座组件之间的锁紧,从而实现了连接器的锁紧,保证连接器的隔爆性能和防护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徐铭,陈晓晶,黄小明,姜振南,张健强,雷达尊,朱凌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