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电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3642发布日期:2023-08-24 21:1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电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导电连接,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电路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路板组件之间一般通过连接器进行电连接,连接器需要放置于两个电路板组件之间,需要匹配两个电路板组件之间的距离,而对于不同间距的两个电路板组件的连接,需要开发不同高度的连接器以适配相应的电路板组件,具有较大的应用局限性,且耗费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电路系统,以解决现有连接器不能灵活适配于具有不同间距的电路板组件之间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电路系统,其中,包括:

3、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有导电部;

4、插座,所述插座包括端子,所述端子与所述导电部电连接;

5、增强板,所述增强板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离所述插座的一侧,所述增强板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弹性模量。

6、本技术提供的电连接器,可以利用柔性电路板的柔性,可以在两个电子器件之间灵活调整,实现柔性电路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子器件电连接,从而可以不受两个电子器件之间距离的限制,能够使该电连接器应用于具有不同间距及角度偏移的不同电子器件之间,实现了通用性。

7、此外,增强板可以起到对柔性电路板的约束作用,进而使柔性电路板上用于与插座配合的部位不容易变形,从而能够保证柔性电路板与插座连接的可靠性。此外,增强板可以为较薄的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板、塑料板等,例如钢板等,这种增强板不参与柔性电路板所在的电路中,增强板设置于柔性电路板背离插座的一侧,起到增强柔性电路板上用于与插座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保证柔性电路板能够与插座可靠连接。此外,由于增强板不具有例如印刷电路板连接电路的功能,增强板可以仅为薄钢板,可以使其具有较低的成本。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增强板通过胶粘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或者通过压合工艺固定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该增强板不参与电路连接,仅起到对柔性电路板上用于与插座连接的部位的加强作用,使增强板与柔性电路板之间连接的精度无需具有较高的要求,且连接的方式较为灵活,例如增强板与柔性电路板之间通过胶粘或通过压合工艺固定连接,均能够实现增强板与柔性电路板的可靠连接,也有利于降低增强板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工艺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插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插接配合,从而可以实现插座与柔性电路板的相对固定,还能够保证柔性电路板与插座配合的位置精度,进而保证插座上端子与柔性电路板上设定部位的可靠电连接。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连接电路系统还包括电子器件、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背离所述插座的一侧,所述下盖安装于所述电子器件背离所述插座的一侧,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端子电连接。

11、其中,在插座的端子分别与柔性电路板和电子器件电连接后,可以通过上盖和下盖将柔性电路板上用于配合插座的部位和电子器件上用于配合插座的部位罩在上盖和下盖之间,上盖和下盖可以通过连接件锁紧,从而可以使上盖和下盖将两者之间的柔性电路板、插座和电子器件夹紧,以保证端子能够与柔性电路板和电子器件可靠连接,同时可以实现对柔性电路板、插座和电子器件的保护。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连接件为螺钉、销钉、螺栓或卡扣,从而可以便于上盖和下盖的拆装和紧固的可靠性。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电部与所述端子接触电连接或焊接电连接。

14、其中,电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接触式电连接,即端子的一端与导电部之间通过挤压接触实现电连接,这种接触的方式可以便于柔性电路板与插座的拆装,便于对柔性电路板和插座分别维修或维护。此外,电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焊接式电连接,即端子的一端可以与导电部焊接固定,焊接部位可以实现端子与导电部的电连接,焊接的方式可以保证端子与导电部的可靠接触,保证电连接的有效性。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插座还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的本体可以实现对端子的绝缘,避免短路。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端子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分部位固定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凸出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且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一者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导电部电连接,另一者与所述电子器件电连接。

16、其中,该本体可以作为插座的主体部分,能够支撑安装在电子器件上,使端子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能够可靠地与电子器件和柔性电路板接触。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为弹片,所述端子通过所述弹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或所述电子器件弹性接触。

18、其中,该弹片具有较大的面积能够与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接触,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其中,该弹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弹片未与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接触时,弹片处于未收到挤压力的自然状态,此时的弹片与插座的本体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距。当弹片受到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的挤压时,弹片会在该间距内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使弹片产生的弹力能够作用在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上,从而可以保证弹片与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的可靠接触,进而保证电连接的有效性。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为焊球,所述端子通过所述焊球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和/或所述电子器件焊接固定。

20、其中,焊球在受到高温时会发生熔融,从而能够使熔融状态的焊球与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结合为一体,从而可以保证端子与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电连接的可靠性。此外,相对于接触式电连接,采用焊接电连接的方式可以减小端子与柔性电路板或电子器件之间连接处的电阻,具体可以减少5~10毫欧,从而能够改善该电连接电路系统的通流能力和减少接触失效的风险。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至少一端通过所述插座与所述电子器件电连接。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子器件与所述电连接电路系统的端子接触电连接或焊接电连接。

23、其中,采用接触式电连接时,端子的一端与电子器件之间通过挤压接触实现电连接,这种接触的方式可以便于电子器件与插座的拆装,便于对电子器件和插座分别维修或维护。此外,电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焊接式电连接,即端子的一端可以与导电部焊接固定,采用焊接的方式可以保证端子与电子器件的可靠接触,保证电连接的有效性。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子器件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插座上的定位柱远离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配合。其中,通过第二定位孔与定位柱的配合,可以实现插座与电子器件的相对固定,还能够保证电子器件与插座配合的位置精度,进而保证插座上端子与电子器件上设定部位的可靠电连接。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子器件为印刷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

2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