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7729发布日期:2023-09-16 18:4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绕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1、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电路中的线圈是指电感器,由导线一根一根绕起来,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电感又可分为固定电感和可变电感,固定电感线圈简称电感或线圈。

2、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线圈支架采用塑料材质制作,用于铜线的缠绕,其中心设置了内孔,在线圈支架的外壁上间隔形成有多个用于铜线缠绕的绕线槽,相邻两个绕线槽之间形成有过线槽,在线圈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为此,急需设计一个专门的绕线装置,实现将铜线首先缠绕于正极铜片上,之后,铜线再绕在绕线槽内一定的圈数,之后铜线穿过过线槽,再次将铜线绕在相邻的绕线槽内,这样,直至铜线绕至线圈支架的另一端,最后,再将铜线绕在负极铜片上,完成整个线圈的绕制,同时还要提高线圈的绕线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绕线装置,针对上述线圈结构,实现在线圈支架上进行自动绕线,提高绕线效率。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绕线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上料单元、卸料单元和绕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单元包括绕线架和多个缠绕有铜线的绕盘,绕线架能够在机架上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移动,在绕线架的上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过线套,在绕线架的前侧壁上与每个过线套对应处设置有穿线块,每个穿线块上竖向设置有穿线针,穿线针上开设有用于铜线穿过的穿孔,在绕线架的下方对应每个穿线针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套设线圈支架的支架柱,在支架柱旁设置有用于夹紧铜线的夹头。

3、作为改进,所述支架柱上开设有开槽。

4、再改进,所述绕线架的上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形成有向外凸起的安装部,安装部上开设有向外开口的安装槽,过线套套设于安装槽内。

5、再改进,所述穿线块通过螺钉固定于绕线架的前侧壁上,在穿线块上开设有用于穿线针穿过的安装孔。

6、再改进,所述夹头包括本体,本体内形成有滑动腔,在滑动腔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柱,在滑动腔内设置有与滑动柱相抵的弹簧,在本体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滑动腔相通的开口,在滑动柱上延伸有伸出开口的推动部,在本体的顶面上形成有夹头部,夹头部和本体顶面之间形成夹紧腔。

7、再改进,所述夹头部上开设有通孔,在滑动柱的顶部形成有滑动设置于通孔内的导向柱。

8、再改进,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移动缸,移动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倒立设置有夹头缸,夹头设置于夹头缸的输出端。

9、再改进,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导轨,上料单元设置于导轨的一端,绕线单元设置于导轨的另一端,在导轨上滑动设置有输送座,在输送座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接料针,上料单元包括振动盘、送料轨道、升降缸、送料缸、挡料缸和挡料杆,挡料杆设置于送料轨道的出口处并和挡料缸连接,升降缸倒立布置,升降缸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板,送料缸设置于连接板上,在送料缸的输出端设置有送料夹,在送料夹的下端形成有卡料槽。

10、再改进,所述卸料单元设置于导轨和绕线单元之间,卸料单元包括卸料座,卸料座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安置线圈支架的支架槽,卸料座能够在机架上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移动。

11、再改进,所述绕线架或卸料座在机架上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移动的移动结构为,包括上下缸、左右缸和前后缸,上下缸的输出端和绕线架或卸料座连接,左右缸的输出端和上下缸的缸体连接,前后缸的输出端和左右缸的缸体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上料单元将线圈支架从振动盘输送至卸料单元,卸料单元则将线圈支架安装于绕线单元的支架柱上,在绕线过程中,绕盘上的铜线依次线托、过线套、穿线针和夹头,最后,铜线的外端夹紧于夹头上,之后,由于绕线架能够在机架上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移动,控制器控制绕线架做圆周运动,铜线首先缠绕于线圈支架的正极铜片上,之后,铜线进入绕线槽内,伺服电机带着线圈支架转动,在绕线槽内缠绕一定圈数的铜线,之后,铜线再穿过过线槽进入相邻的绕线槽内,这样,直至铜线绕至线圈支架的另一端,最后,绕线架重复圆周运动,将铜线绕在负极铜片上,从而完成整个线圈的绕制过程中,实现了自动绕线,同时具有绕线速度快、线圈厚度均匀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绕线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上料单元(1)、卸料单元(2)和绕线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单元(3)包括绕线架(31)和多个缠绕有铜线(6)的绕盘,绕线架(31)能够在机架上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移动,在绕线架(31)的上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过线套(311),在绕线架(31)的前侧壁上与每个过线套(311)对应处设置有穿线块(312),每个穿线块(312)上竖向设置有穿线针(35),穿线针(35)上开设有用于铜线(6)穿过的穿孔,在绕线架(31)的下方对应每个穿线针(35)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套设线圈支架(5)的支架柱(32),在支架柱(32)旁设置有用于夹紧铜线(6)的夹头(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柱(32)上开设有开槽(3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架(31)的上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34),支撑板(34)上形成有向外凸起的安装部(341),安装部(341)上开设有向外开口的安装槽,过线套(311)套设于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块(312)通过螺钉固定于绕线架(31)的前侧壁上,在穿线块(312)上开设有用于穿线针(35)穿过的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33)包括本体(331),本体(331)内形成有滑动腔,在滑动腔内滑动设置有滑动柱(332),在滑动腔内设置有与滑动柱(332)相抵的弹簧,在本体(331)的侧壁上形成有与滑动腔相通的开口(335),在滑动柱(332)上延伸有伸出开口(335)的推动部,在本体(331)的顶面上形成有夹头部(334),夹头部(334)和本体(331)顶面之间形成夹紧腔(33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部(334)上开设有通孔,在滑动柱(332)的顶部形成有滑动设置于通孔内的导向柱(3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移动缸,移动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倒立设置有夹头缸(337),夹头(33)设置于夹头缸(337)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导轨(4),上料单元(1)设置于导轨(4)的一端,绕线单元(3)设置于导轨(4)的另一端,在导轨(4)上滑动设置有输送座(16),在输送座(16)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接料针(161),上料单元(1)包括振动盘、送料轨道(11)、升降缸(13)、送料缸(14)、挡料缸(12)和挡料杆(121),挡料杆(121)设置于送料轨道(11)的出口处并和挡料缸(12)连接,升降缸(13)倒立布置,升降缸(13)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板(131),送料缸(14)设置于连接板(131)上,在送料缸(14)的输出端设置有送料夹(15),在送料夹(15)的下端形成有卡料槽(1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单元(2)设置于导轨(4)和绕线单元(3)之间,卸料单元(2)包括卸料座(21),卸料座(2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安置线圈支架(5)的支架槽(211),卸料座(21)能够在机架上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架(31)或卸料座(21)在机架上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移动的移动结构为,包括上下缸、左右缸和前后缸,上下缸的输出端和绕线架(31)或卸料座(21)连接,左右缸的输出端和上下缸的缸体连接,前后缸的输出端和左右缸的缸体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上料单元、卸料单元和绕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单元包括绕线架和多个缠绕有铜线的绕盘,绕线架能够在机架上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移动,在绕线架的上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过线套,在绕线架的前侧壁上与每个过线套对应处设置有穿线块,每个穿线块上竖向设置有穿线针,穿线针上开设有用于铜线穿过的穿孔,在绕线架的下方对应每个穿线针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套设线圈支架的支架柱,在支架柱旁设置有用于夹紧铜线的夹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线装置,实现在线圈支架上进行自动绕线,提高绕线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黄再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辰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