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3297发布日期:2023-07-05 17:2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信息,具体为一种电抗器。


背景技术:

1、电抗器也叫电感器,在电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电路中因为存在电磁感应的效果,所以存在一定的电感性,能够起到阻止电流变化的作用。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然而通电长直导体的电感较小,所产生的磁场不强,因此实际的电抗器是导线绕成螺线管形式,称空心电抗器;有时为了让这只螺线管具有更大的电感,便在螺线管中插入铁心,称铁心电抗器。电抗分为感抗和容抗,比较科学的归类是感抗器(电感器)和容抗器(电容器)统称为电抗器,然而由于过去先有了电感器,并且被称为电抗器,所以现在人们所说的电容器就是容抗器,而电抗器专指电感器。

2、例如申请号cn201620044373.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抗器,解决了电抗器在安装过程中,固定位置单一,需要孔与孔互相对应,才能固定使用,工作人员在打孔时,一旦打错,需要重新打孔,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安装底盘上设有两个腰圆孔,且两个所述腰圆孔对称设置于安装底盘的两侧,安装底盘上还设有若干安装槽,若干所述安装槽位于两个腰圆孔之间且均匀排布于安装底盘上,本实用新型的电抗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需要的腰圆孔,且在安装时效率高。

3、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可以解决电抗器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传统的固定孔均为圆孔,固定位置单一,需要孔与孔互相对应,才能固定使用,工作人员在打孔时,需要非常准确,一旦打错,需要重新打孔,会增加安装时间,降低安装电抗器的安装效率的问题,但是在使用时电抗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虽然安装底盘增加了电抗器散热时的散热空间,但是不能够主动的对电抗器进行散热,虽然安装底盘增加的时电抗器底部与空气的散热空间,但是电抗器底部产生的热量会因为分子间隙小于空气向上飘动,使热空气二次的与电抗器接触,增加电抗器底部整体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抗器,具备了主动散热的优点,解决了电抗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虽然安装底盘增加了电抗器散热时的散热空间,但是不能够主动的对电抗器进行散热,虽然安装底盘增加的时电抗器底部与空气的散热空间,但是电抗器底部产生的热量会因为分子间隙小于空气向上飘动,使热空气二次的与电抗器接触,增加电抗器底部整体的温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抗器,包括电抗器本体和安装底盘,所述安装底盘固定连接在电抗器本体底部的两侧,所述电抗器本体底部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电抗器本体底部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正面开设有降温组件,所述第二安装板正面的两侧均镶嵌有散热风扇,所述电抗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两侧与安装底盘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密封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安装底盘与电抗器本体配合形成气室。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矩形等距离分布,所述通风孔的正面固定连通有喇叭形通风筒。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散热风扇输出面朝向后侧,所述喇叭形通风筒口径小的一端与通风孔相连通,所述喇叭形通风筒口径大的一侧远离第一安装板。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背面的两侧与第二安装板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安装底盘插接,所述安装底盘两侧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螺栓,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与安装架固定安装。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底部均活动镶嵌有插销,所述插销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等距离分布,所述插销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密封板的顶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胶条,所述密封胶条的外侧与安装底盘活动连接,所述密封板通过密封胶条与安装底盘紧密贴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密封板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降温组件,使降温组件和散热风扇的配合使用能够快速的对电抗器本体进行主动散热,解决了电抗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虽然安装底盘增加了电抗器散热时的散热空间,但是不能够主动的对电抗器进行散热,虽然安装底盘增加的时电抗器底部与空气的散热空间,但是电抗器底部产生的热量会因为分子间隙小于空气向上飘动,使热空气二次的与电抗器接触,增加电抗器底部整体的温度的问题,具备了主动散热的优点。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降温组件,使散热风扇启动后将电抗器本体底部的热空气向外侧吹动,使电抗器本体的底部形成负压,使外界的空气能够通过喇叭形通风筒和通风孔进入气室内部,对电抗器本体进行降温,再通过设置口径大的一侧远离第一安装板喇叭形通风筒,由于喇叭形通风筒口径大的一侧向外,使外界空气在通过喇叭形通风筒进入气室内部后会被喇叭形通风筒口径小的一侧压缩,增加空气从外界进入气室的流速,由于进入气室空气的流速较大,从而能够整体的降低气室内部的温度,便于对电抗器本体进行降温。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架和螺栓,使安装架和螺栓的配合使用能够方便使用者对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安装底盘上,能够增加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安装的便捷性,再通过设置插销,使插销的使用能够方便使用者将密封板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底部,增加密封板安装时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抗器,包括电抗器本体(1)和安装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盘(2)固定连接在电抗器本体(1)底部的两侧,所述电抗器本体(1)底部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所述电抗器本体(1)底部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4),所述第一安装板(3)的正面开设有降温组件(5),所述第二安装板(4)正面的两侧均镶嵌有散热风扇(6),所述电抗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密封板(7),所述密封板(7)的两侧与安装底盘(2)的内侧活动连接,所述密封板(7)、第一安装板(3)、第二安装板(4)和安装底盘(2)与电抗器本体(1)配合形成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5)包括通风孔(51),所述通风孔(51)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矩形等距离分布,所述通风孔(51)的正面固定连通有喇叭形通风筒(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6)输出面朝向后侧,所述喇叭形通风筒(52)口径小的一端与通风孔(51)相连通,所述喇叭形通风筒(52)口径大的一侧远离第一安装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背面的两侧与第二安装板(4)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与安装底盘(2)插接,所述安装底盘(2)两侧的前侧与后侧均设置有螺栓(9),所述安装架(8)通过螺栓(9)与安装架(8)固定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与第二安装板(4)的底部均活动镶嵌有插销(10),所述插销(10)设置有若干个且呈等距离分布,所述插销(10)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密封板(7)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7)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胶条(11),所述密封胶条(11)的外侧与安装底盘(2)活动连接,所述密封板(7)通过密封胶条(11)与安装底盘(2)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7)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抗器,包括电抗器本体和安装底盘,所述安装底盘固定连接在电抗器本体底部的两侧,所述电抗器本体底部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电抗器本体底部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本技术通过设置降温组件,使降温组件和散热风扇的配合使用能够快速的对电抗器本体进行主动散热,解决了电抗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虽然安装底盘增加了电抗器散热时的散热空间,但是不能够主动的对电抗器进行散热,虽然安装底盘增加的时电抗器底部与空气的散热空间,但是电抗器底部产生的热量会因为分子间隙小于空气向上飘动,使热空气二次的与电抗器接触,增加电抗器底部整体的温度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郑雷伟,宋利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环磁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