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1471发布日期:2023-07-27 21:3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


背景技术:

1、方形光电传感器是一种以光电元件来完成检测功能的传感器。它首先将被测量的变化以光信号的变化来表示,然后将光信号进一步转换成电信号以完成传感的功能。光电检测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诸多优点,因此光电传感器在检测和控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方形光电传感器存在以下问题:

2、1.现有的方形光电传感器,内部结构里面没有插件式尾插,而是直接把输出线材从外壳尾部漏出来,这样结构会有间隙,没有密封,同时线材容易脱落,造成传感器失灵;

3、2.现有的方形光电传感器,由于里面没有插件式尾插,所以内部结构之间不相互连接,造成结构不稳定,内部电路板没有可依靠的依托,传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造成传感器性能不稳定,最终造成传感器寿命短,容易损坏;

4、3.现有的方形光电传感器,由于里面没有插件式尾插,在方形传感器整个组装过程中,非常繁琐,还得用叫胶水固定尾线,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方形传感器中缺失尾插所造成相互关联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设有插件主体,所述插件主体包括安装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部一侧固定,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部相对应另一侧固定;所述安装部的表面开设有能使输出线材贯穿的穿孔;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端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端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传感器内部骨架相匹配的第一安装位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传感器外壳内部的第二安装位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部设有限位结构,通过所述限位结构来控制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相对位置。

3、所述第一固定部为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进入到所述传感器内部骨架相匹配的第一安装位内,使尾插主体的一端部进入到传感器的内部。

4、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穿孔的端面设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为内部中空的凸台状。

5、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部设有限位结构,通过所述限位结构来控制所述第一固定部的相对位置,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凸台。

6、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中部区域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与传感器内部电路板尾部下平面接触。

7、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端的下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为连接卡槽,所述第二固定部与传感器的外壳内部的卡槽紧密连接。

8、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端还设有防脱结构,所述限位防脱结构与传感器的外壳内部限位凸台配合;所述防脱结构为限位防脱凸台。

9、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安装位的外表面还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穿孔的孔心在同一直线上。

10、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本方案,解决方形光电传感器的内部无插件尾插的问题,相应的不需要把输出线材料(电源、信号线、控制线等)裸露在外壳尾部,通过尾插使传感器外部没有间隙,完全密封,同时线材不易脱落;

11、通过尾插,使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实现相互关联,造成内部结构相对稳定,增加支撑平台,内部电路板可依靠在支撑平台上,保证传感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总成传感器性能稳定,传感器使用寿命长,还不容易损坏;

12、通过第三固定部的设置,在方型传感器整个组装过程中,不在需要胶水固定尾线,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其特征在于;设有插件主体,所述插件主体包括安装部(1)、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部(1)一侧固定,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固定端与所述安装部(1)相对应另一侧固定;所述安装部(1)的表面开设有能使输出线材(9)贯穿的穿孔;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延伸端设有第一固定部(2),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端设有第二固定部(5);所述第一固定部(2)与传感器内部骨架相匹配的第一安装位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5)与所述传感器外壳内部的第二安装位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2)的侧部设有限位结构(3),通过所述限位结构(3)来控制所述第一固定部(2)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2)为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进入到所述传感器内部骨架相匹配的第一安装位内,使尾插主体的一端部进入到传感器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孔的端面设有第三固定部(7),所述第三固定部(7)为内部中空的凸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2)的侧部设有限位结构(3),通过所述限位结构(3)来控制所述第一固定部(2)的相对位置,所述限位结构(3)为限位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中部区域设有支撑平台(4),所述支撑平台(4)与传感器内部电路板尾部下平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5)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端的下部,所述第二固定部(5)为连接卡槽,所述第二固定部(5)与传感器的外壳内部的卡槽紧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端还设有防脱结构(6),所述防脱结构(6)与传感器的外壳内部限位凸台配合;所述防脱结构(6)为限位防脱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位的外表面还设有加强筋(8),加强筋(8)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穿孔的孔心在同一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形属于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胶插件式尾插,插件主体包括安装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固定端与安装部一侧固定,第二延伸部固定端与安装部相对应另一侧固定;安装部表面开设有能使输出线材贯穿穿孔;第一延伸部延伸端设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延伸部延伸端设有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传感器内部骨架相匹配的第一安装位配合、连接;第二固定部与传感器外壳内部的第二安装位配合、连接;第一固定部的侧部设有限位结构,通过限位结构来控制第一固定部的相对位置;本方案解决方形光电传感器的内部无插件尾插的问题,使传感器外部没有间隙,完全密封,线材不易脱落,造成内部结构相对稳定,保证传感器性能稳定,不易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王迪,孟庆余,闫春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大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