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1640发布日期:2023-07-28 02:3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1、硅基材料以其较高的克容量,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重点,但是硅基材料嵌锂后的较大幅度膨胀,限制了硅基材料的进一步使用。

2、由于硅基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大幅度膨胀,为了给铝壳电池内的硅基材料留出使用膨胀空间,就要降低电池的群裕度,但降低电池群裕度后,带来较多的弊端,例如,铝壳壳体不能给极片施加束缚力来缓解硅基材料的膨胀,导致极片膨胀增大,或者没有铝壳壳体的束缚导致极片膨胀后极片扭曲,影响正负极极片的接触,从而导致电芯界面较差;但若增加电池的群裕度,电芯没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也会导致铝壳外观鼓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电池,其能够缓解极片的膨胀,进而改善电芯界面。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电芯、塑料外壳、铝壳和顶盖,所述塑料外壳设置于所述铝壳与所述顶盖围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塑料外壳包覆所述电芯,所述塑料外壳上开设有通孔。

4、可选的,所述塑料外壳的厚度为0.1-1mm。

5、可选的,所述塑料外壳对所述电芯的挤压束缚力的范围为30-200kgf。

6、可选的,所述塑料外壳的材质可以为pvc、pc、pa、pet、pps、san、abs、sbs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给电芯提供一定的挤压束缚力即可。

7、可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的形状均为多边形。

8、可选的,多个所述通孔的形状包括三角形、矩形、菱形中的至少一种。

9、可选的,所述塑料外壳包括盖板和顶端开口的壳体,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端开口处。

10、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面、相对两个侧面以及相对的两个大面,所述底面的孔隙率为10%-80%,所述侧面的孔隙率为10%-80%,所述大面的孔隙率为0%,所述盖板的孔隙率为30%-60%。

11、可选的,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粘接或焊接。

12、可选的,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极耳孔,所述电芯的极耳通过所述极耳孔穿出。

13、可选的,所述电芯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塑料外壳的数量为一个,多个所述电芯均设置于所述塑料外壳内。

14、可选的,所述电芯和所述塑料外壳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电芯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所述塑料外壳内。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为了改善电芯界面,利用塑料外壳包覆电芯,并将塑料外壳设置于铝壳和顶盖围成的容置空间内,进而通过在该塑料外壳上开设通孔,使得该塑料外壳能够在电芯的充电过程中给予电芯一定的束缚力,缓解了极片的膨胀,较好地避免了电芯内部无序膨胀造成的界面问题,从而改善了电芯界面。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100)、塑料外壳(200)、铝壳(300)和顶盖,所述塑料外壳(200)设置于所述铝壳(300)与所述顶盖围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塑料外壳(200)包覆所述电芯(100),所述塑料外壳(200)上开设有通孔(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壳(200)的厚度为0.1-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壳(200)对所述电芯(100)的挤压束缚力的范围为30-200kg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通孔(400)的形状均为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400)的形状包括三角形、矩形、菱形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外壳(200)包括盖板(210)和顶端开口的壳体(220),所述盖板(210)设置于所述壳体(220)的顶端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20)包括底面、相对的两个侧面以及相对的两个大面,所述底面的孔隙率为10%-80%,所述侧面的孔隙率为10%-80%,所述大面的孔隙率为0%,所述盖板(210)的孔隙率为30%-6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10)与所述壳体(220)粘接或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10)上开设有极耳孔(211),所述电芯(100)的极耳通过所述极耳孔(211)穿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芯(100)均设置于一个所述塑料外壳(200)内,或多个所述电芯(100)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所述塑料外壳(200)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包括电芯、塑料外壳、铝壳和顶盖,所述塑料外壳设置于所述铝壳与所述顶盖围成的容置空间内,且所述塑料外壳包覆所述电芯,所述塑料外壳上开设有通孔其能够缓解极片的膨胀,进而改善电芯界面。

技术研发人员:韩延林,邓云华,刘宏勇,于哲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