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组件及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9486发布日期:2023-08-04 04:3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线圈组件及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线圈组件及接触器。


背景技术:

1、接触器是一种自动电磁开关,包括由动铁芯、静铁芯和线圈等结构组成的电磁系统,通过该电磁系统产生的电磁力能使接触器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或分开,从而接通或断开接触器所在回路的电流。

2、动触头、静触头和电磁系统均位于金属壳体内,线圈的接线端在通过接线端子与电源连接后,接线端与壳体距离较近。由于动触头和静触头接触后会使金属壳体通高压电流,而线圈通的是低压电流,因此需要在距离较近的高压壳体和低压线圈之间进行绝缘防护,以防止低压线圈被高电压击穿,而造成接触器无法工作。为此,常在线圈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处周围缠绕绝缘胶带,以保证线圈与壳体之间的可靠绝缘。

3、然而,缠绕绝缘胶带费时且费力,使得接触器的生产装配效率较低,且绝缘胶带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滑落,会影响其绝缘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圈组件及接触器,可以在保证线圈与壳体之间可靠绝缘的情况下,提高接触器的生产装配效率。

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组件,应用于接触器,该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端子安装部、挡板、线圈和接线端子。端子安装部和挡板一体成型于线圈骨架的同一端,且挡板位于端子安装部远离线圈骨架的中轴线的一侧,线圈绕设于线圈骨架的侧壁,接线端子和线圈的接线端伸入端子安装部,并在端子安装部内进行压接,挡板遮挡于接线端远离中轴线的一侧。

3、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在接线端与接线端子压接之后不需要额外设置任何绝缘结构件,就可以实现线圈与壳体之间的可靠绝缘,提高了接触器的生产装配效率,并且,挡板一体成型于线圈骨架的成型工艺简单可行,挡板的结构稳定可靠,长期使用后不会影响其绝缘防护效果。

4、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安装部具有线圈支撑段,部分接线端搭在线圈支撑段外。沿端子安装部和挡板的排列方向,挡板的投影覆盖搭在线圈支撑段外的接线端的投影。

5、通过上述方案,使得搭在线圈支撑段外的接线端各部位均可以被挡板遮挡,或者说,使得线圈支撑段外的接线端各部位与壳体之间均有挡板相隔,从而可以实现线圈与壳体之间的可靠绝缘。

6、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圈骨架包括筒体和端板,端板与筒体的端部连接,线圈缠绕于筒体的外壁,端子安装部和挡板均与端板远离筒体的一侧连接,且端子安装部和挡板沿筒体的径向排列。

7、通过上述方案,便于端子安装部和挡板基本平行设置,使端子安装部与挡板在筒体的径向上的距离相同,而不需要将挡板相对于端子安装部倾斜设置,这样,可以节省挡板对端板远离筒体一侧的空间的占用,便于合理布局其他结构件。

8、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筒体的径向,挡板不凸出于端板的外缘。

9、通过上述方案,使得挡板在实现对接线端远离中轴线的一侧的遮挡的同时,不会与其他结构件发生干涉。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远离中轴线的一侧与端板的外缘平齐。

11、通过上述方案,即便筒体外壁缠绕的线圈层数较多,使得最外层的线圈几乎接近端板的外缘,线圈的接线端也可以全部被挡板遮挡,减小了因挡板朝筒体的中轴线缩进而无法完全遮挡接线端的可能,提高了挡板对接线端的遮挡的全面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与端子安装部之间具有过线腔,端板对应于过线腔的部位设置有出线口,端子安装部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出线口通过过线腔分别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连通。接线端包括进线端和出线端,进线端经由出线口和过线腔伸入第一安装槽,出线端经由出线口和过线腔伸入第二安装槽;挡板遮挡于进线端和出线端远离中轴线的一侧。

13、通过上述方案,设置一个挡板可以同时遮挡进线端和出线端远离中轴线的一侧,提高了挡板对进线端和出线端遮挡的全面性,有效提高了线圈与壳体之间绝缘的可靠性。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设置有绕线口,绕线口分别与出线口和过线腔连通,接线端经由绕线口和出线口伸入过线腔。

15、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提高绕线的灵活性,并且可以提高接线端伸入过线腔的便捷性。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绕线口与搭在线圈支撑段外的接线端位置错开。

17、通过上述方案,绕线口的设置不仅可以方便接线端伸入过线腔,还不会影响挡板对接线端远离中轴线的一侧的遮挡。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数值。

19、通过上述方案,使得塑料挡板的厚度不至于过小而使成型难度增大,也使得挡板通过模具塑压成型后不易断裂或变形,提高了的挡板的使用寿命。

20、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和第一方面的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安装于壳体内,挡板用于将接线端与壳体电气隔离。

21、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线圈组件,应用于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骨架、端子安装部、挡板、线圈和接线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安装部具有线圈支撑段,部分所述接线端搭在所述线圈支撑段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包括筒体和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筒体的端部连接,所述线圈缠绕于所述筒体的外壁,所述端子安装部和所述挡板均与所述端板远离所述筒体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端子安装部和所述挡板沿所述筒体的径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筒体的径向,所述挡板不凸出于所述端板的外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中轴线的一侧与所述端板的外缘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端子安装部之间具有过线腔,所述端板对应于所述过线腔的部位设置有出线口,所述端子安装部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出线口通过所述过线腔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设置有绕线口,所述绕线口分别与所述出线口和所述过线腔连通,所述接线端经由所述绕线口和所述出线口伸入所述过线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口与搭在所述线圈支撑段外的所述接线端位置错开。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数值。

10.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挡板用于将所述接线端与所述壳体电气隔离。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线圈组件及接触器,属于电气设备技术领域。该线圈组件中的端子安装部和挡板一体成型于线圈骨架的同一端,且挡板位于端子安装部远离线圈骨架的中轴线的一侧,线圈绕设于线圈骨架的侧壁,接线端子和线圈的接线端伸入端子安装部,并在端子安装部内进行压接,挡板遮挡于接线端远离中轴线的一侧。本申请在接线端与接线端子压接之后不需要额外设置任何绝缘结构件,就可以实现线圈与壳体之间的可靠绝缘,提高了接触器的生产装配效率,并且,挡板一体成型于线圈骨架的成型工艺简单可行,挡板的结构稳定可靠,长期使用后不会影响其绝缘防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化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米高莱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