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1669发布日期:2023-08-05 18:5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气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1、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在电气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安全隔离等,在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匝数比不变的条件下,两种线圈的匝数越多,变压器转换的效率越高。

2、但是,受到铁芯长度的限制以及初级线圈粗细的影响,现有采用将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并排缠绕方式的变压器,其线圈分别缠绕在铁芯的两边铁轭上,缠绕的线圈匝数越多,线圈绕组的体积就越向外扩大,这样会导致变压器整体体积过大,因此,如何减小变压器的体积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内部结构紧凑,具有更小的体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铁芯组件、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

3、所述铁芯组件呈环形,所述初级线圈缠绕在所述铁芯组件上,所述第一套筒套设在所述初级线圈外,所述次级线圈缠绕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所述次级线圈外;

4、所述第一套筒中部同心设置有第一定位管,所述第一定位管插设在所述铁芯组件的内环;

5、所述第二套筒中部同心设置有第二定位管,所述第二定位管插设在所述第一定位管内。

6、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包括第一上筒和第一下筒,所述第一上筒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下筒的长度,所述第一上筒与所述第一下筒套接,将所述初级线圈围合在所述第一套筒内。

7、优选地,所述第一上筒的外径接近于所述第一下筒的内径,所述第一上筒与所述第一下筒套接形成过盈配合。

8、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筒包括第二上筒和第二下筒,所述第二上筒的长度小于第二下筒的长度,所述第二上筒与所述第二下筒套接,将所述次级线圈围合在所述第二套筒内。

9、优选地,所述第二上筒的外径接近于所述第二下筒的内径,所述第二上筒与所述第二下筒套接形成过盈配合。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管的内径接近于所述第二定位管的外径,所述第一定位管与所述第二定位管套接形成过盈配合。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管包括第一上管和第一下管,所述第一上管与所述第一上筒连接,所述第一下管与所述第一下筒连接,所述第一上管与所述第一下管套接形成过盈配合。

12、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管包括第二上管和第二下管,所述第二上管与所述第二上筒连接,所述第二下管与所述第二下筒连接,所述第二上管与所述第二下管套接形成过盈配合。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上设置有两个第一线管,所述第二套筒上设置有两个第二线管,两个所述第一线管与两个所述第二线管间隔设置。

14、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筒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第一线管分别穿过一个所述通孔。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同心设置的环形铁芯组件和第一套筒使得变压器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变压器的体积,另外将初级线圈缠绕在环形的铁芯组件上,再将次级线圈缠绕在第一套筒上,使得在相同体积下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能够缠绕的匝数得到增加。



技术特征: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线圈(10)、次级线圈(20)、铁芯组件(30)、第一套筒(40)和第二套筒(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40)包括第一上筒(42)和第一下筒(43),所述第一上筒(4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下筒(43)的长度,所述第一上筒(42)与所述第一下筒(43)套接,将所述初级线圈(10)围合在所述第一套筒(4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筒(42)的外径接近于所述第一下筒(43)的内径,所述第一上筒(42)与所述第一下筒(43)套接形成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50)包括第二上筒(52)和第二下筒(53),所述第二上筒(52)的长度小于第二下筒(53)的长度,所述第二上筒(52)与所述第二下筒(53)套接,将所述次级线圈(20)围合在所述第二套筒(5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筒(52)的外径接近于所述第二下筒(53)的内径,所述第二上筒(52)与所述第二下筒(53)套接形成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管(41)的内径接近于所述第二定位管(51)的外径,所述第一定位管(41)与所述第二定位管(51)套接形成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管(41)包括第一上管(411)和第一下管(412),所述第一上管(411)与所述第一上筒(42)连接,所述第一下管(412)与所述第一下筒(43)连接,所述第一上管(411)与所述第一下管(412)套接形成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管(51)包括第二上管(511)和第二下管(512),所述第二上管(511)与所述第二上筒(52)连接,所述第二下管(512)与所述第二下筒(53)连接,所述第二上管(511)与所述第二下管(512)套接形成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40)上设置有两个第一线管(421),所述第二套筒(50)上设置有两个第二线管(521),两个所述第一线管(421)与两个所述第二线管(521)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50)上设置有两个通孔(522),两个所述第一线管(421)分别穿过一个所述通孔(5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铁芯组件、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铁芯组件呈环形,初级线圈缠绕在铁芯组件上,第一套筒套设在初级线圈外,次级线圈缠绕在第一套筒上,第二套筒套设在次级线圈外;第一套筒中部同心设置有第一定位管,第一定位管插设在铁芯组件的内环;第二套筒中部同心设置有第二定位管,第二定位管插设在第一定位管内。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同心设置的环形铁芯组件和第一套筒使得变压器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变压器的体积,另外将初级线圈缠绕在环形的铁芯组件上,再将次级线圈缠绕在第一套筒上,使得在相同体积下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能够缠绕的匝数得到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华焰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