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9971发布日期:2023-12-14 12:4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能源,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


背景技术:

1、随着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储能系统开始广泛的应用在光伏发电、风能发电、水力发电以及火力发电等领域中。储能系统中通常会包括多个电池,并依靠电池的充、放电来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另外,为了便于对电池进行安装、电源管理、温度管理等,通常会将多个电池分成多个电池簇。

2、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保证电池处于正常的温度范围内,以保证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安全性。另外,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因此,在储能系统中需要采用合适的温度控制结构对电池的温度进行有效调节。在目前的储能系统中,一般采用风冷的方式对不同的电池簇进行冷却或加热,但是,在目前的储能系统中,不能有效的对不同的电池簇实现精细化温度调节,不利于保证储能系统的性能和能源的合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温度实现精细化调控的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可以包括箱体、导风板组件和多个电池簇;箱体内具有共用风道和多个容纳腔,共用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多个对接口,多个对接口与多个容纳腔一一对应对接;每个容纳腔均具有出风口,且多个电池簇分别设置在多个容纳腔内;导风板组件位于共用风道内,且导风板组件位于进风口和多个对接口之间,用于控制进风口与对接口之间风道的开度。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系统中,通过导风板组件可以对进风口和容纳腔之间的通路进行有效调控,从而可以对不同的电池簇进行精细化的温度调控,有利于提升储能系统的性能,并降低能耗。

3、在具体设置时,导风板组件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导风板,每个对接口均设有一个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用于控制对接口的开度。每个容纳腔均可以配备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从而可以对共用风道与每个容纳腔之间的开度进行有效的调控,有利于提升使用时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4、其中,第一导风板可以是可旋转的设置于对接口,通过调整第一导风板的旋转角度便可调整对接口的开度。

5、在一种示例中,第一导风板可以是隔热板,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对气流温度产生影响,有利于降低储能系统的功耗。

6、在一种示例中,导风板组件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位于相邻的两个对接口之间,用于控制相邻的两个对接口之间风道的开度。当相邻的两个对接口之间通过第二导风板实现有效隔离时,能避免相邻的两个对接口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另外,第二导风板开启使相邻的两个对接口之间处于连通状态时,两个容纳腔之间可以共享热气流或冷却气流。

7、其中,第二导风板可旋转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导风板之间。通过调整第二导风板的旋转角度便可调整两个第二导风板所应的对接口之间的开度。

8、在一种示例中,第二导风板可以是隔热板,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对气流温度产生影响,有利于降低储能系统的功耗。

9、在一种示例中,共用风道包括多个进风口,导风板组件位于多个进风口和多个对接口之间,用于控制多个进风口与对接口之间风道的开度。通过设置多个进风口可以有效提升冷量或热量的来源,有利于提升调控时的灵活性。

10、在一种示例中,储能系统还包括空调装置,空调装置位于箱体的外侧,且空调装置的送风口与进风口对接。空调装置可以产生冷量也可以产生热量,具有较好的适配性。

11、在一种示例中,每个容纳腔均对应设有风扇,风扇用于加速对应的对接口和出风口之间空气的流动速度。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站,可以包括发电设备和上述的储能系统,发电设备与电池簇电连接,发电设备用于将产生的电能储存至电池簇内。通过应用上述的储能系统,可以有效提升电站的性能和安全性,并且,还有利于降低功耗。

13、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网络,可以包括充电桩和上述的储能系统,充电桩与电池簇电连接,电池簇用于将电能提供给充电桩。通过应用上述的储能系统,可以有效提升电站的性能和安全性,并且,还有利于降低功耗。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导风板组件和多个电池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导风板,每个所述对接口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用于控制所述对接口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可旋转的设置于所述对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为隔热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相邻的两个对接口之间,用于控制相邻的两个所述对接口之间风道的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可旋转的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风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为隔热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风道包括多个进风口,所述导风板组件位于所述多个进风口和所述多个对接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多个进风口与所述对接口之间风道的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还包括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且所述空调装置的送风口与所述进风口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容纳腔均对应设有风扇,所述风扇用于加速对应的所述对接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空气的流动速度。

11.一种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设备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所述发电设备与所述电池簇电连接,所述发电设备用于将产生的电能储存至所述电池簇内。

12.一种充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所述充电桩与所述电池簇电连接,所述电池簇用于将电能提供给所述充电桩。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电站和充电网络,涉及能源技术领域,以解决温度调控不合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储能系统包括箱体、导风板组件和多个电池簇;箱体内具有共用风道和多个容纳腔,共用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多个对接口,多个对接口与多个容纳腔一一对应对接;每个容纳腔均具有出风口,且多个电池簇分别设置在多个容纳腔内;导风板组件位于共用风道内,且导风板组件位于进风口和多个对接口之间,用于控制进风口与对接口之间风道的开度。在本技术提供的储能系统中,通过导风板组件可以对进风口和容纳腔之间的通路进行有效调控,从而可以对不同的电池簇进行精细化的温度调控,有利于提升储能系统的性能,并降低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许居武,许源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