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8516发布日期:2023-11-17 17:1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连接相关,特别是涉及了一种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


背景技术:

1、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一方面,人类应用的能源绝大多数是化石类能源,需要漫长的历史才能形成,更是不可逆的,此类能源也正慢慢的开始枯竭;另一方面,人类使用能源几乎都会对自然环境形成破坏,产生了空气质量下降和全球温度变暖等环境问题。由于以上原因,人类正在开始积极的寻求传统能源的替代能源,用以缓解以上两方面的矛盾。电动车正是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出现的应用替代型能源的产品;

2、快充充电接口用途在低速电动汽车、叉车、牵引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等的充电插座、插头;快充充电接口是给锂离子蓄电池和铅酸蓄电池进行给车辆连接充放电的;它的组成包括供电端插头配上电力插针组件和信号插针组件,车辆端插座配上带簧片电力插孔组件和信号插孔组件。

3、但是,现有的插头插座结构,为了便于使用采用通用形状设计,容易造成误用的情况发生,因铅酸蓄电池与锂离子蓄电池的电压、充电算法完全不同,在误用的情况发生时,容易对电池造成损伤,情况严重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4、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通用形状设计插头插座结构,容易造成误用的情况发生,导致电池受损,情况严重时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通过插座主体和插头主体的结构设计,针对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采用两根电力插针、插孔,四根通讯插针、插孔(2+4)的形式,实现插头插座的连接,通过防误插凸起和防误插凹槽的设计,实现物理上不通用,即避免铅酸蓄电池与锂离子蓄电池快充插头插座误用的情况发生。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其应用于低速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连接。

4、所述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具体包括:

5、插座主体,所述插座主体的上端开设有连接插槽,所述连接插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防误插凸起和定位柱;所述防误插凸起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插孔和通讯插孔,所述第二插孔位于定位柱一侧的位置处,所述通讯插孔位于定位柱一端的位置处,所述定位柱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通讯插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通讯插孔之间为平行设置;

6、插头主体,所述插头主体的上端分别开设有防误插凹槽和定位槽,所述防误插凸起与防误插凹槽插接连接,所述定位柱与定位槽插接连接;所述防误插凹槽的内部分别固定有第二电力插针和通讯插针,所述第二电力插针的位置与第二插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电力插针与第二插孔插接连接,所述通讯插针的位置与通讯插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通讯插针与通讯插孔插接连接,所述定位槽内部固定有第一电力插针,所述第一电力插针的位置与第一插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电力插针与第一插孔插接连接;所述通讯插针的数量与通讯插孔的数量相同;

7、插座上盖,其设置在所述插座主体一侧的位置处,所述插座上盖与插座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插座主体的上端与插座上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插槽与插头主体的形状均设置为矩形,所述插头主体的长宽尺寸小于连接插槽的长宽尺寸。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误插凸起和防误插凹槽的形状均设置为l形,所述防误插凸起的长宽尺寸小于防误插凹槽的长宽尺寸。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凸环,所述凸环固定在插座主体的上端位置处,所述凸环沿连接插槽的边缘设置,所述插座上盖与插座主体贴合的一侧开设有与凸环相互配合的防水槽一。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硅胶防水圈,所述插座主体的上端的且沿连接插槽边缘的位置处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硅胶防水圈的下端套设在放置槽内部,所述插座上盖与插座主体贴合的一侧开设有与硅胶防水圈相互配合的防水槽二,所述插座上盖闭合时所述防水槽二与硅胶防水圈的上端扣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座上盖远离插座主体的一端固定有卡扣,所述插座主体远离插座上盖的一端开设有扣槽,所述插座上盖闭合时所述卡扣与扣槽扣合。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座主体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座上盖与插座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插座上盖固定,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插座主体固定。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座主体的底部开设有检测孔,所述插座主体内部通过检测孔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通过插座主体和插头主体的结构设计,针对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采用两根电力插针、插孔,四根通讯插针、插孔(2+4)的形式,实现插头插座的连接,通过防误插凸起和防误插凹槽的设计,实现物理上不通用,即避免铅酸蓄电池与锂离子蓄电池快充插头插座误用的情况发生。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通过密封结构的结构设计,可对连接插槽进行封堵,在拔出插头主体后,插座上盖自动闭合,通过人工按压插座上盖,使得卡扣与扣槽扣合,扣紧后防水等级达ip67标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槽(3)与插头主体(2)的形状均设置为矩形,所述插头主体(2)的长宽尺寸小于连接插槽(3)的长宽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插凸起(4)和防误插凹槽(14)的形状均设置为l形,所述防误插凸起(4)的长宽尺寸小于防误插凹槽(14)的长宽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凸环(9),所述凸环(9)固定在插座主体(1)的上端位置处,所述凸环(9)沿连接插槽(3)的边缘设置,所述插座上盖(8)与插座主体(1)贴合的一侧开设有与凸环(9)相互配合的防水槽一(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硅胶防水圈(20),所述插座主体(1)的上端的且沿连接插槽(3)边缘的位置处开设有放置槽(19),所述硅胶防水圈(20)的下端套设在放置槽(19)内部,所述插座上盖(8)与插座主体(1)贴合的一侧开设有与硅胶防水圈(20)相互配合的防水槽二(21),所述插座上盖(8)闭合时所述防水槽二(21)与硅胶防水圈(20)的上端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上盖(8)远离插座主体(1)的一端固定有卡扣(11),所述插座主体(1)远离插座上盖(8)的一端开设有扣槽(12),所述插座上盖(8)闭合时所述卡扣(11)与扣槽(12)扣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主体(1)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上盖(8)与插座主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插座上盖(8)固定,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插座主体(1)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主体(1)的底部开设有检测孔(23),所述插座主体(1)内部通过检测孔(23)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包括:插座主体,插座主体的上端开设有连接插槽,连接插槽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防误插凸起和定位柱;防误插凸起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插孔和通讯插孔,第二插孔位于定位柱一侧的位置处,通讯插孔位于定位柱一端的位置处,定位柱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用快充插头插座,通过插座主体和插头主体的结构设计,针对锂离子、纳锂离子蓄电池采用两根电力插针、插孔,四根通讯插针、插孔的形式,实现插头插座的连接,通过防误插凸起和防误插凹槽的设计,实现物理上不通用,即避免铅酸蓄电池与锂离子蓄电池快充插头插座误用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方文洲,胡超,裴珍贵,吴存科,刘相武,刘东洋,刘丽君,胡旻,黄兵龙,刘杨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迅颢原精密连接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