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模块、传动模块和应急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7738发布日期:2023-10-28 13:3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驱动模块、传动模块和应急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接触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模块、传动模块以及应急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1、接触器是用于远距离频繁地接通和分断交直流主电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的电器,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以控制其他电力负载。因此,接触器被广泛应用于消防给水系统中,按照gb 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规定:消防水泵应可以手动启停和自动启动,当消防联动或自动控制失效(故障)时,通过人员手动本地强制启动水泵,确保紧急时刻消防水泵的正常工作,保护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为了满足上述规定,在现有技术中,用于驱动接触器的应急启动装置,其启动传递方式通常为转动-平动-摆动-直动,或者经过转动-转动-直动,使整体的运动方式复杂,特别是采用了多级齿轮进行驱动与传动,既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驱动模块、传动模块以及应急启动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驱动模块,包括外壳、转动支撑于外壳内的驱动轮以及随驱动轮的转动进行储能或释能的储能组件,还包括驱动杆,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平行于驱动轮轴线的限位槽,环绕驱动轮的圆周侧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螺旋槽滑动配合,另一端从限位槽穿出外壳,驱动轮的转动驱动驱动杆沿限位槽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4、进一步,所述驱动轮的一端设置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从开设于外壳的操作孔伸出用于操作驱动轮转动。

5、进一步,所述储能组件具有两个释能位点和一个储能位点,且储能位点位于两个释能位点之间,操作驱动轮转动使储能组件由一个释能位点转至储能位点为储能组件储能,在驱动轮越过储能位点继续向另一个释能位点转动时,储能组件释能并为驱动轮提供转动驱动力。

6、进一步,所述驱动轮设有一对驱动部,每个储能组件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驱动部、外壳转动配合,在驱动轮转动过程中,驱动部与储能组件的第一端发生相对滑动以驱动储能组件发生弹性形变。

7、进一步,一对驱动部凸出设置于驱动轮的同一端端面,每个储能组件的第一端开设有配合槽,每个驱动部对应穿过一个配合槽并可以沿储能组件的弹性形变方向在配合槽内滑动;在驱动轮两侧的外壳内设置有一对连接部,每个连接部与一个储能组件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一对驱动部之间的连接线以及一对连接部之间的连接线分别与驱动轮的轴线相交。

8、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相互盖合的基座和上盖,在基座的中部设置有转动支撑部,上盖开设有与转动支撑部相对的操作孔,驱动轮装配于转动支撑部并使设置于驱动轮一端端面的操作部配合伸出操作孔,所述基座的侧壁开设有一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转动支撑部的连接线与两个连接部之间的连接线不重合。

9、进一步,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驱动轮轴线,驱动杆的运动方向垂直于驱动杆的长度方向。

10、进一步,在驱动轮相对的两侧外壳侧壁分别开设有一个限位槽,环绕驱动轮的圆周侧壁开设有两个螺旋槽,且两个螺旋槽分别关于驱动轮的轴线形成旋转对称结构,每个螺旋槽、限位槽分别与一个驱动杆配合。

11、进一步,所述储能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开设沿连接板轴向延伸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作为配合槽供驱动部穿过,连接板的第二端开设有连接槽,设置于外壳内的连接部穿过连接槽,在连接部与驱动部之间的连接板外滑动套设有储能弹簧。

12、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与驱动部之间的连接板外还滑动套设有一对安装座,储能弹簧位于一对安装座之间。

13、进一步,所述驱动轮至少有一端端面的部分区域作为止动面,所述止动面与外壳的内侧壁摩擦接触。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传动模块,包括底板以及至少一对设置于底板的支撑部,每对支撑部之间滑动装配有传动组件,所述底板还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传动组件联动连接,使传动组件沿支撑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15、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对间隔相对的滑块,每个滑块分别与一个支撑部滑动配合,一对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一联动杆,其中一个滑块与驱动模块的驱动杆连接。

16、优选的,每个滑块还连接有一个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为滑块提供弹性复位力。

17、优选的,包括两对支撑部,且两对支撑部对称设置于驱动模块的相对两侧。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急启动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传动模块,至少在其中一对支撑部之间设置有接触器,所述接触器的触头支架与传动组件联动连接,使驱动模块驱动触头支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19、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模块、传动模块以及应急启动装置,在旋转驱动模块的驱动轮时,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螺旋槽、限位槽配合,使驱动杆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将驱动轮的转动转换为驱动杆的直动,方便驱动杆与传动模块配合联动,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20、此外,通过操作部可以从外部操作驱动轮转动,特别是,在转动驱动轮为储能组件储能后,可以撤去外力由储能组件释能使驱动轮继续转动,方便快捷且操作便利。

21、此外,储能组件的第一端与驱动部转动且滑动配合,既提高了储能组件与驱动部的配合程度,也利于节省内部空间。

22、此外,在驱动轮设置两个螺旋槽,可以同时驱动两个驱动杆,从而实现同时驱动两个接触器。

23、此外,驱动轮的止动面与外壳的内侧壁摩擦接触,利于保证驱动轮在外壳内的转动稳定性。



技术特征:

1.驱动模块,包括外壳(10)、转动支撑于外壳(10)内的驱动轮(11)以及随驱动轮(11)的转动进行储能或释能的储能组件(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杆(13),所述外壳(10)的侧壁开设有平行于驱动轮(11)轴线的限位槽(101),环绕驱动轮(11)的圆周侧壁开设有螺旋槽(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11)的一端设置有操作部(112),所述操作部(112)从开设于外壳(10)的操作孔(102)伸出用于操作驱动轮(1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12)具有两个释能位点和一个储能位点,且储能位点位于两个释能位点之间,操作驱动轮(11)转动使储能组件(12)由一个释能位点转至储能位点为储能组件(12)储能,在驱动轮(11)越过储能位点继续向另一个释能位点转动时,储能组件(12)释能并为驱动轮(11)提供转动驱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11)设有一对驱动部(113),每个储能组件(12)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驱动部(113)、外壳(10)转动配合,在驱动轮(11)转动过程中,驱动部(113)与储能组件(12)的第一端发生相对滑动以驱动储能组件(12)发生弹性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一对驱动部(113)凸出设置于驱动轮(11)的同一端端面,每个储能组件(12)的第一端开设有配合槽(1221),每个驱动部(113)对应穿过一个配合槽(1221)并可以沿储能组件(12)的弹性形变方向在配合槽(1221)内滑动;在驱动轮(11)两侧的外壳(10)内设置有一对连接部(104),每个连接部(104)与一个储能组件(12)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一对驱动部(113)之间的连接线以及一对连接部(104)之间的连接线分别与驱动轮(11)的轴线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相互盖合的基座(1b)和上盖(1a),在基座(1b)的中部设置有转动支撑部(103),上盖(1a)开设有与转动支撑部(103)相对的操作孔(102),驱动轮(11)装配于转动支撑部(103)并使设置于驱动轮(11)一端端面的操作部(112)配合伸出操作孔(102),所述基座(1b)的侧壁开设有一个限位槽(101),所述限位槽(101)与转动支撑部(103)的连接线与两个连接部(104)之间的连接线不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0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驱动轮(11)轴线,驱动杆(13)的运动方向垂直于驱动杆(13)的长度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在驱动轮(11)相对的两侧外壳(10)侧壁分别开设有一个限位槽(101),环绕驱动轮(11)的圆周侧壁开设有两个螺旋槽(111),且两个螺旋槽(111)分别关于驱动轮(11)的轴线形成旋转对称结构,每个螺旋槽(111)、限位槽(101)分别与一个驱动杆(13)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12)包括连接板(122),所述连接板(122)的第一端开设沿连接板(122)轴向延伸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作为配合槽(1221)供驱动部(113)穿过,连接板(122)的第二端开设有连接槽(1222),设置于外壳(10)内的连接部(104)穿过连接槽(1222),在连接部(104)与驱动部(113)之间的连接板(122)外滑动套设有储能弹簧(1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04)与驱动部(113)之间的连接板(122)外还滑动套设有一对安装座(123),储能弹簧(121)位于一对安装座(123)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11)至少有一端端面的部分区域作为止动面(114),所述止动面(114)与外壳(10)的内侧壁摩擦接触。

12.传动模块,包括底板(20)以及至少一对设置于底板(20)的支撑部(21),每对支撑部(21)之间滑动装配有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0)还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模块(1),所述驱动模块(1)与传动组件联动连接,使传动组件沿支撑部(21)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对间隔相对的滑块(22),每个滑块(22)分别与一个支撑部(21)滑动配合,一对滑块(22)之间连接有第一联动杆(23),其中一个滑块(22)与驱动模块(1)的驱动杆(13)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动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滑块(22)还连接有一个弹性复位件(24),所述弹性复位件(24)用于为滑块(22)提供弹性复位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对支撑部(21),且两对支撑部(21)对称设置于驱动模块(1)的相对两侧。

16.应急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模块(2),至少在其中一对支撑部(21)之间设置有接触器(3),所述接触器(3)的触头支架(31)与传动组件联动连接,使驱动模块(1)驱动触头支架(31)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技术总结
驱动模块,包括外壳、转动支撑于外壳内的驱动轮以及随驱动轮的转动进行储能或释能的储能组件,还包括驱动杆,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平行于驱动轮轴线的限位槽,环绕驱动轮的圆周侧壁开设有螺旋槽,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螺旋槽滑动配合,另一端从限位槽穿出外壳,驱动轮的转动驱动驱动杆沿限位槽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传动模块的传动组件由驱动模块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应急启动装置中接触器的触头支架与传动组件联动连接,本技术中驱动模块的驱动轮旋转时,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螺旋槽、限位槽配合,使驱动杆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将驱动轮的转动转换为驱动杆的直动,方便驱动杆与传动模块配合联动,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刘海蕊,杨军,李志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