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8527发布日期:2023-09-13 23:2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在ctc电池领域中,即cell to chassis,即将电池包的上盖与车身(底板)融合,是如今一种热门的电池包研发方向,这种将电池包与车身进行一定的零件共用带来的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减少整车零件数量、降低成本。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套筒与电池包进行组装连接,套筒与电池包的连接稳定性较差,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颠簸或者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均会让套筒与电池包之间的密封效果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电池包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的套筒组件,所述套筒组件的组装稳定、与电池包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较高。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内设有如上所示的套筒组件。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套筒和密封圈,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套筒上设有连接腔,所述第一连接部伸入所述连接腔内且与所述连接腔固定连接,以及;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套筒的端部,所述密封圈围绕所述连接腔设置,以与所述电池包的上盖密封配合。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筒组件,通过使用第一紧固件与套筒配合连接在电池包的上盖上,以让套筒组件在上盖的组装更为稳定可靠,以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可靠性。不仅如此,在套筒端部设有密封圈,在第一紧固件和套筒固定在电池包上盖时,密封圈能够提升套筒组件与上盖之间的密封性,以让套筒组件的组装设置更为可靠,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颠簸或者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对于套筒组件在电池包上进行组装稳定性的影响,以让套筒组件在电池包上的设置更为可靠,从而提升电池包的使用稳定性。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端部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环绕所述连接腔设置,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密封槽内。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槽的横截面为扇形或半圆形,所述密封圈的截面为圆形。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上设有翻边,所述翻边设于所述连接腔的外侧,所述密封槽设于所述翻边上。

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套筒背离所述连接腔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设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垫片,所述套筒的一侧抵触设置有横梁,所述垫片设于所述第二紧固件和所述横梁之间;所述垫片包括: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第三垫片,所述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垫片和所述第三垫片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二垫片倾斜设于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三垫片之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二套筒通过所述第三套筒连接,所述连接腔设于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套筒上,所述翻边设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边缘。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的外表面宽度为a,所述第三套筒的外表面宽度为b,所述第二套筒的外表面宽度为c,所述宽度a、所述宽度b和所述宽度c满足关系式:a>b>c。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上还设座椅螺栓槽,所述座椅螺栓槽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上盖、下壳、横梁和如上所述的套筒组件,所述下壳与所述上盖相对设置;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下壳的上方;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上端,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所述上盖,所述套筒的下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

14、这样,由于在电池包上使用如上所示的套筒组件,通过使用第一紧固件与套筒配合连接在电池包的上盖上,以让套筒组件在上盖的组装更为稳定可靠,以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可靠性。不仅如此,在套筒端部设有密封圈,在第一紧固件和套筒固定在电池包上盖时,密封圈能够提升套筒组件与上盖之间的密封性,以让套筒组件的组装设置更为可靠,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颠簸或者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对于套筒组件在电池包上进行组装稳定性的影响,以让套筒组件在电池包上的设置更为可靠,从而提升电池包的使用稳定性。同时,采用套筒组件和电池包进行连接,以让套筒组件能够与电池包一并进行运输,以便于运输,且降低套筒组件与电池包组装之后进行运输的影响。而且,由于座椅螺栓槽的内径小于第一连接部的外径,以让套筒组件连接到电池包上之后的预紧力矩大于座椅螺栓槽进行连接的预紧力矩,从而让套筒组件在电池包上的组装更为可靠,避免座椅进行拆卸时对套筒组件与电池包进行固定连接的影响,提升稳定性。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00)的端部设置有密封槽(220),所述密封槽(220)环绕所述连接腔(210)设置,所述密封圈(300)设置于所述密封槽(22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220)的横截面为扇形或半圆形,所述密封圈(300)的截面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00)上设有翻边(230),所述翻边(230)设于所述连接腔(210)的外侧,所述密封槽(220)设于所述翻边(23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紧固件(400),所述套筒(200)背离所述连接腔(210)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240),所述第二紧固件(40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40)连接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500),所述套筒的一侧抵触设置有横梁(40),所述垫片(500)设于所述第二紧固件(400)和所述横梁(40)之间;所述垫片(500)包括:第一垫片(510)、第二垫片(520)和第三垫片(530),所述第一垫片(510)、所述第二垫片(520)和所述第三垫片(530)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二垫片(520)倾斜设于所述第一垫片(510)和所述第三垫片(53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00)包括第一套筒(250)、第二套筒(260)和第三套筒(270),所述第一套筒(250)与所述第二套筒(260)通过所述第三套筒(270)连接,所述连接腔(210)设于所述第一套筒(250)上,所述第二连接部(240)设于所述第二套筒(260)上,翻边(230)设于所述第一套筒(250)的外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50)的外表面宽度为a,所述第三套筒(270)的外表面宽度为b,所述第二套筒(260)的外表面宽度为c,所述宽度a、所述宽度b和所述宽度c满足关系式:a>b>c。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100)上还设座椅螺栓槽(120),所述座椅螺栓槽(120)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的外径。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的套筒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套筒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套筒和密封圈,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套筒上设有连接腔,第一连接部伸入连接腔内且与连接腔固定连接,以及;密封圈设于套筒的端部,密封圈围绕连接腔设置,以与电池包的上盖密封配合。这样,通过使用第一紧固件与套筒配合连接在电池包的上盖上,以让套筒组件在上盖的组装更为稳定可靠,以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可靠性。不仅如此,在套筒端部设有密封圈,在第一紧固件和套筒固定在电池包上盖时,密封圈能够提升套筒组件与上盖之间的密封性,以让套筒组件的组装设置更为可靠,避免颠簸或者振动对于套筒组件在电池包上进行组装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吴崇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