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组件以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3686发布日期:2023-09-27 11:4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顶盖组件以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顶盖组件以及电池。


背景技术:

1、在电池技术领中,由于现有使用电池的新能源汽车、轮船等领域均追求轻量化的要求,因此,电池的轻量化要求也是较为迫切的。目前,针对电池顶盖组件中的顶盖片常为铝板冲压成型,以降低该顶盖组件的重量,由于顶盖片的强度通常由厚度和材料本身属性决定,厚度增加强度随之增强,但成本增加,重量增大,不利于电池轻量化;而若是顶盖片的厚度降低,虽成本和重量降低,但其强度降低,会造成防爆阀连接的位置和极柱连接的位置出现变形,导致漏气和密封失效的风险,进而会导致电池的安全问题,使得电池的可靠性低。

2、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顶盖组件以及电池,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盖组件,能够提高电池顶盖组件的强度,且成本低,更为轻质,进而保证了顶盖组件的可靠性。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下塑胶件、防爆阀、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上述下塑胶件设置于上述顶盖片沿第一方向的一侧,上述第一方向为上述顶盖片的厚度方向,上述防爆阀设置于上述顶盖片上,上述正极柱组件和上述负极柱组件均密封并绝缘设置于上述顶盖片上,且上述正极柱组件和上述负极柱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上述第二方向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上述顶盖片包括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上述第二铝板沿上述第一方向设置于上述第一铝板的一侧,上述第二铝板的强度大于上述第一铝板的强度,且上述第一铝板的密度小于上述第二铝板的密度。

4、可选地,上述第一铝板沿第三方向的距离不小于上述第二铝板沿上述第三方向的距离,上述第一方向、上述第二方向和上述第三方向之间两两相互垂直。

5、可选地,上述顶盖片的厚度为a,上述第二铝板的厚度为b,1%a≤b≤99%a。

6、可选地,上述第一铝板由1系铝合金板材、2系铝合金板材或3系铝合金板材制成。

7、可选地,上述第二铝板由4系铝合金板材、5系铝合金板材、6系铝合金板材、7系铝合金板材、8系铝合金板材或9系铝合金板材制成。

8、可选地,上述第二铝板设有至少两个,和/或上述第一铝板设有至少两个,上述第二铝板和上述第一铝板沿上述第二方向交替叠加设置。

9、可选地,上述第一铝板和上述第二铝板之间采用横向交替叠加设置或纵向交替叠加设置。

10、可选地,上述正极柱组件包括正极上塑胶件、第一密封圈和正极柱,上述正极上塑胶件设置于上述顶盖片上,上述正极柱穿设且固定于上述下塑胶件和上述正极上塑胶件,上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上述正极柱和上述下塑胶件之间。

11、可选地,上述负极柱组件包括负极上塑胶件、第二密封圈和负极柱,上述负极上塑胶件设置于上述顶盖片上,上述负极柱穿设且固定于上述下塑胶件和上述负极上塑胶件,上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上述负极柱和上述下塑胶件之间。

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能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增强其可靠性。

13、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4、电池,包括上述的顶盖组件。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盖组件以及电池,通过将顶盖片分成两个铝板,且第二铝板的强度大于第一铝板的强度,且第一铝板的密度小于第二铝板的密度,即在顶盖组件和现有技术中的顶盖组件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顶盖组件可以通过第二铝板来保证该顶盖片的强度,通过第一铝板来降低该顶盖片的重量,进而既能提高顶盖组件的强度、可靠性和安全性,又能保证该顶盖组件重量轻,成本较低。



技术特征:

1.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10)、下塑胶件(20)、防爆阀(30)、正极柱组件(40)和负极柱组件(50),所述下塑胶件(20)设置于所述顶盖片(10)沿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顶盖片(10)的厚度方向,所述防爆阀(30)设置于所述顶盖片(10)上,所述正极柱组件(40)和所述负极柱组件(50)均密封并绝缘设置于所述顶盖片(10)上,且所述正极柱组件(40)和所述负极柱组件(5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顶盖片(10)包括第一铝板(11)和第二铝板(12),所述第二铝板(12)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铝板(11)的一侧,所述第二铝板(12)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铝板(11)的强度,且所述第一铝板(11)的密度小于所述第二铝板(12)的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板(11)沿第三方向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二铝板(12)沿所述第三方向的距离,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之间两两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10)的厚度为a,所述第二铝板(12)的厚度为b,1%a≤b≤99%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板(11)由1系铝合金板材、2系铝合金板材或3系铝合金板材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铝板(12)由4系铝合金板材、5系铝合金板材、6系铝合金板材、7系铝合金板材、8系铝合金板材或9系铝合金板材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铝板(12)设有至少两个,和/或所述第一铝板(11)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铝板(12)和所述第一铝板(11)沿所述第二方向交替叠加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板(11)和所述第二铝板(12)之间采用横向交替叠加设置或纵向交替叠加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柱组件(40)包括正极上塑胶件(41)、第一密封圈(42)和正极柱(43),所述正极上塑胶件(41)设置于所述顶盖片(10)上,所述正极柱(43)穿设且固定于所述下塑胶件(20)和所述正极上塑胶件(41),所述第一密封圈(42)设置于所述正极柱(43)和所述下塑胶件(2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柱组件(50)包括负极上塑胶件(51)、第二密封圈(52)和负极柱(53),所述负极上塑胶件(51)设置于所述顶盖片(10)上,所述负极柱(53)穿设且固定于所述下塑胶件(20)和所述负极上塑胶件(51),所述第二密封圈(52)设置于所述负极柱(53)和所述下塑胶件(20)之间。

10.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顶盖组件以及电池,该电池包括顶盖组件,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下塑胶件、防爆阀、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下塑胶件设置于顶盖片沿第一方向的一侧,第一方向为顶盖片的厚度方向,防爆阀设置于顶盖片上,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均密封并绝缘设置于顶盖片上,且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顶盖片包括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第二铝板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铝板的一侧,第二铝板的强度大于第一铝板的强度,且第一铝板的密度小于第二铝板的密度。上述结构提高了电池顶盖组件的强度,且成本低,更为轻质,从而保证了顶盖组件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增强其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励建炬,邱宜升,吴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