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壳电芯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1582发布日期:2023-10-11 13:1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壳电芯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模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壳电芯模组。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中的电芯往往采用串联或者并联的形式进行连接,而主要实现方法为通过汇流排将多个电芯进行串联或者并联,由此使得电池模组内需要使用大量的汇流排,不仅占用了电池模组内大量的空间,而且增加了电池模组的成本。另外,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内设置的液冷板往往是对电芯的壳体进行冷却,而无法对热量最高的极柱直接进行散热,冷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方壳电芯模组,以减少电芯模组内汇流排的使用量,同时提高电芯模组内的散热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方壳电芯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和多个液冷板;每两个所述电芯为一组依次串联形成电芯单元,多个所述电芯单元依次堆叠排列形成电芯模组;

4、所述电芯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均包括连接部和散热部,并且所述连接部均设置在所述电芯宽度方向的同一侧,所述电芯单元中的两个所述电芯的正极柱的连接部和负极柱的连接部直接焊接连接并形成焊印;

5、多个所述液冷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模组两侧的所述电芯的散热部处,以及所述电芯单元中两个所述电芯之间的所述散热部处。

6、可选的,所述焊印包括第一焊印、第二焊印和第三焊印,所述第一焊印和所述第二焊印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第三焊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顶部。

7、可选的,所述方壳电芯模组还包括采样组件,所述采样组件设有多个采样片,多个所述采样片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电芯单元中的两个所述电芯的连接处。

8、可选的,所述方壳电芯模组还包括多个汇流排,多个所述汇流排设置在所述电芯模组的两侧,并将相邻所述电芯单元进行串联连接。

9、可选的,所述连接部高于所述散热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散热部之间的高度差为h,1mm≤h≤8mm。

10、可选的,所述电芯还包括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置在所述电芯的侧面,多个所述电芯的所述防爆阀均朝上设置。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方壳电芯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和多个液冷板;每两个电芯为一组依次串联形成电芯单元,多个电芯单元依次堆叠排列形成电芯模组;电芯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设置在电芯长度方向的两端,正极柱和负极柱均包括连接部和散热部,并且连接部均设置在电芯宽度方向的同一侧,电芯单元中的两个电芯的正极柱的连接部和负极柱的连接部直接焊接连接并形成焊印;多个液冷板分别设置在电芯模组两侧的电芯的散热部处,以及电芯单元中两个电芯之间的散热部处。由此,减少了模组内汇流排的使用量,同时使得电芯之间极柱的焊接更加方便,液冷板的设置使得电芯的散热冷却效率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方壳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芯和多个液冷板;每两个所述电芯为一组依次串联形成电芯单元,多个所述电芯单元依次堆叠排列形成电芯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壳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印包括第一焊印、第二焊印和第三焊印,所述第一焊印和所述第二焊印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第三焊印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壳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壳电芯模组还包括采样组件,所述采样组件设有多个采样片,多个所述采样片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电芯单元中的两个所述电芯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壳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壳电芯模组还包括多个汇流排,多个所述汇流排设置在所述电芯模组的两侧,并将相邻所述电芯单元进行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壳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高于所述散热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散热部之间的高度差为h,1mm≤h≤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壳电芯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置在所述电芯的侧面,多个所述电芯的所述防爆阀均朝上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壳电芯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和多个液冷板;每两个电芯为一组依次串联形成电芯单元,多个电芯单元依次堆叠排列形成电芯模组;电芯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设置在电芯长度方向的两端,正极柱和负极柱均包括连接部和散热部,并且连接部均设置在电芯宽度方向的同一侧,电芯单元中的两个电芯的正极柱的连接部和负极柱的连接部直接焊接连接并形成焊印;多个液冷板分别设置在电芯模组两侧的电芯的散热部处,以及电芯单元中两个电芯之间的散热部处。由此,减少了模组内汇流排的使用量,同时使得电芯之间极柱的焊接更加方便,液冷板的设置使得电芯的散热冷却效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李盟,方明,孙旭,王贵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