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2711发布日期:2023-09-09 14:5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具体为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


背景技术:

1、在220v交流回路中,当使用继电器控制大功率的负载产品时,继电器的触点在进行断开、闭合动作瞬间,容易产生高温高压的电弧,电弧具有的热效应则容易导致触点烧蚀粘连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大大缩短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并且产生电弧的过程中会对外进行电磁干扰,对周围的设备产生干扰。因此,发明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2、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通过采用光耦隔离器过零检测设计灭弧电路,在交流电过零处,系统通过检测电平变化,控制继电器断开、闭合来抑制继电器触点的电弧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其包括交流火线、交流零线和继电器组,所述交流火线的输出端通过继电器组电性连接用于电-光-电信号转换的光耦隔离器,以实现隔离上下级电路,所述交流零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光耦隔离器,且光耦隔离器的一端电性连接用于对继电器组进行控制的mcu主控芯片。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继电器组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交流火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继电器,且第一继电器的一组引脚电性连接第一引线,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mcu主控芯片相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继电器组还包括第二继电器,所述交流火线的输出端还电性连接第二继电器,且第二继电器的一组引脚第二引线,所述第二继电器与所述mcu主控芯片相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交流火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光耦隔离器。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交流零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光耦隔离器,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二极管之间电性连接稳压二极管。

9、与现有技术相比:

10、1.采用光耦过零检测设计灭弧电路,可计算电网周期频率;

11、2.抑制了继电器电弧的产生,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保护负载产品;

12、3.隔离上下级电路,减小电路干扰,还可以起到反馈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包括交流火线、交流零线和继电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火线的输出端通过继电器组电性连接用于电-光-电信号转换的光耦隔离器(70),以实现隔离上下级电路,所述交流零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光耦隔离器(70),且光耦隔离器(70)的一端电性连接用于对继电器组进行控制的mcu主控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组包括第一继电器(10),所述交流火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继电器(10),且第一继电器(10)的一组引脚电性连接第一引线(11),所述第一继电器(10)与所述mcu主控芯片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组还包括第二继电器(20),所述交流火线的输出端还电性连接第二继电器(20),且第二继电器(20)的一组引脚第二引线(21),所述第二继电器(20)与所述mcu主控芯片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火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电阻(30),所述第一电阻(3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二极管(40),所述二极管(4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光耦隔离器(7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零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二电阻(50),所述第二电阻(5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光耦隔离器(70),所述第二电阻(50)与所述二极管(40)之间电性连接稳压二极管(6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的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火线开关继电器灭弧电路,包括交流火线、交流零线和继电器组,所述交流火线的输出端通过继电器组电性连接用于电‑光‑电信号转换的光耦隔离器,以实现隔离上下级电路,所述交流零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光耦隔离器,且光耦隔离器的一端电性连接用于对继电器组进行控制的MCU主控芯片,所述继电器组包括第一继电器,所述交流火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继电器,且第一继电器的一组引脚电性连接第一引线,所述第一继电器与所述MCU主控芯片相连接,本技术抑制了继电器电弧的产生,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保护负载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黄政锋,丁锐,胡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瑞昇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