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定位装置

文档序号:35613278发布日期:2023-10-02 04:2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极片定位装置

本申请涉及电池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极片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制造中段主要通过卷绕、叠片两种工艺得到电芯结构。卷绕是将分条后尺寸相匹配的极片及隔膜、终止胶带卷成所需规格的电芯的生产工艺。叠片则是将极片与隔膜交替堆叠在一起,最终完成多层叠片电芯的一种生产工艺。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池行业迎来又一次新的高潮。为了满足产品需求,动力电池的制造以叠片工艺为主从而达到高能量密度、高倍率、高安全性能。因为产品的特殊性,制作叠片工艺相比卷绕工艺更加严格,为了达到产品的更高的品质一致性,设备的生产效率也是大打折扣,因此很多电芯制造商对设备精度和效率也是有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定位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实现了电池极片自动上料和精准定位,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2、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定位装置,包括:基板、传送带、驱动装置、送料板、第一抓取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送料板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所述送料板用于放置电池极片,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下方,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传送带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送料板移动至所述基板的边缘,所述定位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四个方位上,且各所述定位机构之间限定形成有限定位,所述第一抓取机构用于抓取放置于所述送料板上的电池极片,并移送至所述限定位上,所述定位机构用于纠正电池极片在所述限定位上的位置。

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吹气组件,所述吹气组件安装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吹气组件可对所述送料板上电池极片吹气。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吹气组件包括喷嘴、输气管和储气罐,所述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喷嘴,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用于存储氮气。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可相对移动的侧板。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板设置有若干,且各所述送料板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推板和气缸,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推板与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推板可相对于所述气缸伸出或缩回。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板的顶端开设有自外向内倾斜的倾斜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可设有可供所述送料板翻转通过的避让槽。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抓取机构,所述第二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在所述限定位纠正定位后的电池极片,并移送至生产区。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包括吸盘,所述吸盘可吸附电池极片。

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初始状态上,安装于传送带上的送料板位于基板的下方,将电池极片放置于送料板上,启动驱动装置驱动传送带动作,将送料板输送至基板的边缘,通过第一抓取机构抓取送料板上的电池极片,并移动至限定位上,同时启动位于四个方位上的定位机构对限定位上的电池极片进行定位纠正,确保电池极片放置的位置准确无误;该装置实现了电池极片的自动上料和精准定位,且可全程自动化处理,减少了人工成本,保证了电池极片的一致性,可有效提高综合生产效率,此外,还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电池极片的上料和定位,可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极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传送带(2)、驱动装置(3)、送料板(4)、第一抓取机构和定位机构(5),所述送料板(4)设置于所述传送带(2)上,所述送料板(4)用于放置电池极片,所述传送带(2)设置于所述基板(1)的一侧下方,所述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传送带(2)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能够驱动所述传送带(2)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送料板(4)移动至所述基板(1)的边缘,所述定位机构(5)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四个方位上,且各所述定位机构(5)之间限定形成有限定位,所述第一抓取机构用于抓取放置于所述送料板(4)上的电池极片,并移送至所述限定位上,所述定位机构(5)用于纠正电池极片在所述限定位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气组件(7),所述吹气组件(7)安装于所述基板(1)靠近所述传送带(2)的一侧,所述吹气组件(7)可对所述送料板(4)上电池极片吹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7)包括喷嘴、输气管和储气罐,所述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喷嘴,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用于存储氮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的两侧设置有可相对移动的侧板(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板(4)设置有若干,且各所述送料板(4)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传送带(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推板(502)和气缸(501),所述气缸(501)安装于所述基板(1)上,所述推板(502)与所述气缸(50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推板(502)可相对于所述气缸(501)伸出或缩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极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502)的顶端开设有自外向内倾斜的倾斜部(5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可设有可供所述送料板(4)翻转通过的避让槽(1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抓取机构,所述第二抓取机构用于抓取在所述限定位纠正定位后的电池极片,并移送至生产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包括吸盘,所述吸盘可吸附电池极片。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极片定位装置,包括基板、传送带、驱动装置、送料板、第一抓取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送料板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所述送料板用于放置电池极片,所述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下方,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传送带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送料板移动至所述基板的边缘,所述定位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四个方位上,且各所述定位机构之间限定形成有限定位,所述第一抓取机构用于抓取放置于所述送料板上的电池极片,并移送至所述限定位上,所述定位机构用于纠正电池极片在所述限定位上的位置。本装置实现了电池极片自动上料和精准定位,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罗昊,吴金澈,郑举功,刘亚明,杨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