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机构以及自动排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4251发布日期:2023-08-25 02:2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料机构以及自动排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料机构以及自动排管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半导体封装过程中,需要先用料管将半导体产品密封起来,再对料管进行下料,而为了提高下料效率,现在一般利用自动化下料机构对料管进行下料。但是现在的自动化下料机构中没有设置过载保护机制,若料管出现卡滞的情况(如料管未退出固定导向口、料管在推出时发生倾斜或者料管卡在收料挡板处),而下料机构还是按照正常行程推动料管运动,则会将料管挤压变形,损坏料管中的半导体产品,影响成品率。

2、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实现过载保护的下料机构以及自动排管装置特别是在半导体封装中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机构,能够在下料异常时实现过载保护,防止料管受压变形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成品率。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排管装置,能够在下料异常时实现过载保护,防止料管受压变形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成品率。

3、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4、一种下料机构,包括基座、驱动气缸、传动件、下料挡片和检测组件,驱动气缸安装于基座上,且与传动件连接,检测组件安装于传动件上,下料挡片与传动件铰接,下料挡片的一端与检测组件抵持,另一端用于与料管抵持,下料挡片用于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推动料管下料,以使检测组件在料管的反作用力下发生弹性形变,检测组件与驱动气缸电连接,检测组件用于在形变量达到预设形变量时控制驱动气缸暂停。

5、可选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座、导向柱、弹性件、检测挡板和距离传感器,固定座与传动件固定连接,导向柱连接于固定座上,弹性件和检测挡板均套设于导向柱外,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座抵持,另一端与检测挡板抵持,下料挡片抵持于检测挡板远离弹性件的一侧,距离传感器安装于固定座上,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检测挡板与固定座之间的间距。

6、可选地,导向柱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止挡头,止挡头用于与检测挡板抵持,以防止检测挡板脱出导向柱。

7、可选地,导向柱和弹性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导向柱平行间隔设置,每个弹性件套设于一个导向柱外,检测挡板同时套设于两个导向柱外。

8、可选地,传动件包括传动块和铰接架,铰接架固定连接于传动块的一侧,检测组件设置于传动块的另一侧,下料挡片与铰接架铰接。

9、可选地,铰接架包括铰接杆、第一铰接部、连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第一铰接部、连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依次连接,连接部与传动块连接,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相对设置,铰接杆连接于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之间,下料挡片与铰接杆转动配合。

10、可选地,铰接架还包括扭簧,扭簧套设于铰接杆外,扭簧的一端与下料挡片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铰接部或者第二铰接部连接。

11、可选地,下料机构还包括限位柱,限位柱安装于基座上,且穿过传动件设置,传动件与限位柱滑动配合,限位柱的轴向与驱动气缸的伸缩方向相同。

12、可选地,下料挡片和检测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下料挡片相对设置于传动件的两端,每个下料挡片与一个检测组件抵持。

13、一种自动排管装置,包括上述的下料机构,该下料机构包括基座、驱动气缸、传动件、下料挡片和检测组件,驱动气缸安装于基座上,且与传动件连接,检测组件安装于传动件上,下料挡片与传动件铰接,下料挡片的一端与检测组件抵持,另一端用于与料管抵持,下料挡片用于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推动料管下料,以使检测组件在料管的反作用力下发生弹性形变,检测组件与驱动气缸电连接,检测组件用于在形变量达到预设形变量时控制驱动气缸暂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料机构以及自动排管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料机构,驱动气缸安装于基座上,且与传动件连接,检测组件安装于传动件上,下料挡片与传动件铰接,下料挡片的一端与检测组件抵持,另一端用于与料管抵持,下料挡片用于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推动料管下料,以使检测组件在料管的反作用力下发生弹性形变,检测组件与驱动气缸电连接,检测组件用于在形变量达到预设形变量时控制驱动气缸暂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料机构由于采用了与下料挡片抵持的检测组件以及与检测组件电连接的驱动气缸,所以能够在下料异常时实现过载保护,防止料管受压变形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成品率。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排管装置,包括下料机构,能够在下料异常时实现过载保护,防止料管受压变形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成品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驱动气缸、传动件、下料挡片和检测组件,所述驱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安装于所述传动件上,所述下料挡片与所述传动件铰接,所述下料挡片的一端与所述检测组件抵持,另一端用于与料管抵持,所述下料挡片用于在所述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料管下料,以使所述检测组件在所述料管的反作用力下发生弹性形变,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驱动气缸电连接,所述检测组件用于在形变量达到预设形变量时控制所述驱动气缸暂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座、导向柱、弹性件、检测挡板和距离传感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检测挡板均套设于所述导向柱外,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抵持,另一端与所述检测挡板抵持,所述下料挡片抵持于所述检测挡板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所述距离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挡板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止挡头,所述止挡头用于与所述检测挡板抵持,以防止所述检测挡板脱出所述导向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和所述弹性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柱平行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弹性件套设于一个所述导向柱外,所述检测挡板同时套设于两个所述导向柱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块和铰接架,所述铰接架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块的一侧,所述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传动块的另一侧,所述下料挡片与所述铰接架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架包括铰接杆、第一铰接部、连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依次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传动块连接,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相对设置,所述铰接杆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所述下料挡片与所述铰接杆转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架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铰接杆外,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下料挡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部或者所述第二铰接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穿过所述传动件设置,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限位柱滑动配合,所述限位柱的轴向与所述驱动气缸的伸缩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挡片和所述检测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下料挡片相对设置于所述传动件的两端,每个所述下料挡片与一个所述检测组件抵持。

10.一种自动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下料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机构以及自动排管装置,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该下料机构包括基座、驱动气缸、传动件、下料挡片和检测组件。驱动气缸安装于基座上,且与传动件连接,检测组件安装于传动件上,下料挡片与传动件铰接,下料挡片的一端与检测组件抵持,另一端用于与料管抵持,下料挡片用于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推动料管下料,以使检测组件在料管的反作用力下发生弹性形变,检测组件与驱动气缸电连接,检测组件用于在形变量达到预设形变量时控制驱动气缸暂停。本技术提供的下料机构能够在下料异常时实现过载保护,防止料管受压变形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成品率。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伟,刘文超,周传恩,胡火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耐科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