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片和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4665发布日期:2023-12-30 01:4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负极片和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负极片以及包括该负极片的电池。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等优点,已经成为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二次电池。随着数码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消费者对电池充电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段之一是提升充电倍率,但大倍率下充电容易导致界面析锂,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2、因此,发现一种具有大倍率充电能力并且析锂风险小的电池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负极片以及包括该负极片的电池。本实用新型的负极片表面分布有若干个孔,并且孔的孔深与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的比值具有特定的关系,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和吸收,在减小析锂风险的前提下,提升了电池的快充能力。

2、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孔;所述孔的孔深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的比值h为0<h≤70%。

3、在一实例中,所述孔的孔深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的比值h为60%-70%。

4、在一实例中,h在60%-70%范围内的所述孔的数量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表面设置的所述孔的总量的比值n为55%-70%。

5、在一实例中,所述孔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表面的投影面积的总和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表面的面积的比值s为0.1%-50%。

6、在一实例中,所述孔在靠近所述负极集流体侧的孔径为d1,所述孔在远离所述负极集流体侧的孔径为d2,满足d1>d2。

7、在一实例中,所述孔的孔径为5μm-150μm;所述孔的孔深为5μm-100μm;所述孔的孔距为10μm-1000μm。

8、在一实例中,所述负极集流体上还设置有极耳,所述孔至所述极耳边缘的尺寸d为0.1mm-10mm。

9、在一实例中,所述负极片包括所述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两侧表面的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片包括双面区以及任选的单面区;所述孔设置在所述单面区和/或所述双面区。

10、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负极片。

11、在一实例中,所述电池为卷绕式电池;所述负极片在卷绕时形成卷绕头部和卷绕尾部;在所述负极片长度方向上,所述孔至所述负极片的所述卷绕头部的边缘的尺寸m为17mm-22mm,所述孔至所述负极片的所述卷绕尾部的边缘的尺寸n为2mm-5mm。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13、(1)本实用新型的负极片表面分布有若干个孔,并且孔的孔深与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存在特定的比例关系,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和吸收,在减小析锂风险的前提下,提升了电池的快充能力;

14、(2)本实用新型的负极片上的孔具有特定尺寸,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15、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孔;所述孔的孔深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的比值h为5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深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的比值h为6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h在60%-70%范围内的所述孔的数量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表面设置的所述孔的总量的比值n为55%-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在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表面的投影面积的总和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表面的面积的比值s为0.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在靠近所述负极集流体侧的孔径为d1,所述孔在远离所述负极集流体侧的孔径为d2,满足d1>d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孔径为5μm-150μm;所述孔的孔深为5μm-100μm;所述孔的孔距为10μm-10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还设置有极耳,所述孔至所述极耳边缘的尺寸d为0.1mm-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包括所述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两侧表面的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片包括双面区以及任选的单面区;所述孔设置在所述单面区和/或所述双面区。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负极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卷绕式电池;所述负极片在卷绕时形成卷绕头部和卷绕尾部;在所述负极片长度方向上,所述孔至所述负极片的所述卷绕头部的边缘的尺寸m为17mm-22mm,所述孔至所述负极片的所述卷绕尾部的边缘的尺寸n为2mm-5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负极片以及包括该负极片的电池。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侧表面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孔;所述孔的孔深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的比值H为0<H≤70%。本技术的负极片表面分布有若干个孔,并且孔的孔深与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厚度的比值具有特定的关系,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和吸收,在减小析锂风险的前提下,提升了电池的快充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彭冲,方双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