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4639发布日期:2023-07-24 03:2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


背景技术:

1、电池叠片工艺是将电池隔离膜、正极片、负极片层叠而成。如z字形叠片,先把正负极原料裁切成同样大小的矩形极片,再分别叠到隔膜上,隔膜z字形穿行其间,隔开两极,最后进行包装。由于最外层是极片容易出现短路和划伤的问题,所以最外圈一般会缠绕一圈至两圈的隔膜进行保护。但是隔膜缠绕后的热压动作会将芯包缠绕致密,导致电解液难以进入到电芯内部,使得电解液进入裸电芯内部的浸润通道减少,电解液无法对极片充分浸润,从而影响了电芯的性能,尤其是循环中后期,电解液不足导致了电池的循环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该芯包的结构改善了电解液浸润极片的效果,有利于充分发挥电芯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包括芯包本体,所述芯包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所述芯包本体外表面包裹有用于保护所述芯包本体的外层隔膜,所述外层隔膜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电解液通道孔。

3、通过在外层隔膜上开设多个第一电解液通道孔,多个第一电解液通道孔可以作为电解液的通道进入芯包本体,浸润电极,改善了电解液浸润效果,提升了电芯的循环性能,解决了外层隔膜使得电解液难以进入到芯包本体内部的问题;电解液容易浸润电极,也使得注液和二次注液工段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能提升生产节拍,提高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第一电解液通道孔增加了外层隔膜与电池壳体之间的摩擦力,在电芯机械测试中可以减小芯包与电池壳体的相对运动,从而能够对电芯的机械强度起到保护作用。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解液通道孔呈圆形或多边形。

5、第一电解液通道孔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加工,圆形或多边形为常规结构,易于加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解液通道孔呈圆形,其半径为0.2mm~2mm。

7、第一电解液通道孔的半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加工,半径越小,可加工的第一电解液通道孔的数量越多,可使得外层隔膜与电池壳体之间的摩擦力越大,半径越大则会使得电解液浸润更为容易。

8、进一步地,所述芯包本体两端粘贴有u形胶,所述u形胶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电解液通道孔。

9、通过在u形胶上开设第二电解液通道孔,第二电解液通道孔也可以作为电解液的通道进入芯包本体,降低了u形胶阻碍电解液进入芯包本体的影响。

10、进一步地,所述u形胶的两一端粘贴在所述外层隔膜的上下表面,所述u形胶的中部与芯包本体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二电解液通道孔仅布置在所述u形胶的中部。

11、仅在u形胶的中部布置第二电解液通道孔,使得u形胶的两端与外层隔膜的粘接面积不变,使得u形胶粘接稳定。

12、进一步地,所述u形胶的端部粘贴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解液通道孔之间。

13、u形胶的端部粘贴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解液通道孔之间,使得u形胶的端部不会受到第一电解液通道孔的影响而降低了粘接强度。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解液通道孔呈圆形或多边形。

15、第二电解液通道孔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加工,圆形或多边形为常规结构,易于加工。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解液通道孔呈圆形,其半径为1~6mm。

17、第二电解液通道孔的半径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加工,既能保证电解液能够顺利进入芯包本体,又不会影响u形胶的结构强度。

18、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和所述外层隔膜为一体结构。

19、外层隔膜可为隔膜的延伸段,隔膜分隔完正极片和负极片后进行最外圈的卷绕,从而形成外层隔膜。

2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层隔膜上开设多个第一电解液通道孔,多个第一电解液通道孔可以作为电解液的通道进入芯包本体,浸润电极,改善了电解液浸润效果,提升了电芯的循环性能,解决了外层隔膜使得电解液难以进入到芯包本体内部的问题;电解液容易浸润电极,也使得注液和二次注液工段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能提升生产节拍,提高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第一电解液通道孔增加了外层隔膜与电池壳体之间的摩擦力,在电芯机械测试中可以减小芯包与电池壳体的相对运动,从而能够对电芯的机械强度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包本体(1),所述芯包本体(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所述芯包本体(1)外表面包裹有用于保护所述芯包本体(1)的外层隔膜(2),所述外层隔膜(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电解液通道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液通道孔(4)呈圆形或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液通道孔(4)呈圆形,其半径为0.2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包本体(1)两端粘贴有u形胶(3),所述u形胶(3)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电解液通道孔(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胶(3)的两端粘贴在所述外层隔膜(2)的上下表面,所述u形胶(3)的中部与所述芯包本体(1)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二电解液通道孔(5)仅布置在所述u形胶(3)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胶(3)的端部粘贴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解液通道孔(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解液通道孔(5)呈圆形或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解液通道孔(5)呈圆形,其半径为1~6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和所述外层隔膜(2)为一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电解液浸润的芯包,包括芯包本体,所述芯包本体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正极片、隔膜、负极片,所述芯包本体外表面包裹有用于保护所述芯包本体的外层隔膜,所述外层隔膜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电解液通道孔。通过在外层隔膜上开设多个第一电解液通道孔,多个第一电解液通道孔可以作为电解液的通道进入芯包本体,浸润电极,改善了电解液浸润效果,提升了电芯的循环性能,解决了外层隔膜使得电解液难以进入到芯包本体内部的问题;此外,第一电解液通道孔增加了外层隔膜与电池壳体之间的摩擦力,在电芯机械测试中可以减小芯包与电池壳体的相对运动,从而能够对电芯的机械强度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欣,孙海明,陈功,罗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