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4002发布日期:2023-12-30 04:3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属于开关。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墙壁开关一般通过按钮的上下摆动进行通断,导致按钮在处于断开或闭合的状态下,按钮的一端翘起,并且开关内部需要相应设置转动结构配合按钮转动,由此导致开关的厚度较大,使得开关在安装到墙壁后显得尤为突出,不仅占用了立体空间,而且影响墙壁的整体美观的效果。

2、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减小开关的转动角度以减小开关厚度,但当开关的转动角度减小后,开关触发的灵敏度需要相应提高,否则容易使开关失效的风险增大,而为降低开关误触风险需要在开关内部额外设置传动结构,由此导致开关内部结构复杂且容易出现机械故障,难以维护的同时,也无法满足简单可靠的需求。

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开关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能够减小开关的厚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包括盖板、摆杆和接线端子组件,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进线端子、出线端子和翘板,所述摆杆部分设置在所述盖板中并与所述翘板相抵接,所述摆杆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盖板表面滑动并带动所述翘板转动,所述摆杆包括驱动部和与所述翘板抵接的抵接部,所述驱动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抵接部的延伸方向,所述摆杆沿所述驱动部的延伸方向滑动,以控制所述翘板与所述进线端子和所述出线端子的通断。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接部中收容有顶柱件,所述顶柱件和所述抵接部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顶柱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所述翘板抵接,且所述顶柱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抵接部沿所述弹性件的形变方向滑动。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收容所述驱动部的第一滑槽,且所述驱动部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往复运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槽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驱动部的两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二滑槽凸伸的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可跟随所述驱动部沿所述第二滑槽滑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还包括底座,所述接线端子组件收容在所述底座中,所述接线端子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翘板的撑头片,所述摆杆能够驱动所述翘板绕所述撑头片摆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槽中开设有与所述底座导通的连通部,所述抵接部通过所述连通部与所述翘板抵接,所述抵接部沿所述连通部的长度方向运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还设有与所述摆杆相连的按钮,所述按钮能够沿所述盖板的表面滑动,以带动所述摆杆沿相同方向滑动,所述按钮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摆杆对应设有至少一个。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钮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摆杆对应设有至少两个,相邻所述按钮的位移方向相互平行,相邻所述摆杆的位移方向相互平行。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朝向所述按钮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按钮朝向所述驱动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卡接配合的第二凸出部,所述按钮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抵接部的运动方向。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凹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出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凹槽凸伸的第三凸出部,当所述第二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时,所述第三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无需拨动摆杆转动,而是通过将摆杆改为与盖板滑动连接并将按钮直接与摆杆固定,使得摆杆能够沿着盖板所在平面产生位移,即直接通过按钮使摆杆滑动,进而触发翘板转动,一方面能够有效精准地触发翘板并防止误触,另一方面同时也能够避免因摆杆转动而额外设置转动空间,能够大大降低开关的厚度,不仅实用而且美观。



技术特征:

1.一种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20)、摆杆(40)和接线端子组件(50),所述接线端子组件(50)包括进线端子、出线端子和翘板(51),所述摆杆(40)部分设置在所述盖板(20)中并与所述翘板(51)相抵接,所述摆杆(40)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盖板(20)表面滑动并带动所述翘板(51)转动,所述摆杆(40)包括驱动部(41)和与所述翘板(51)抵接的抵接部(42),所述驱动部(4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抵接部(42)的延伸方向,所述摆杆(40)沿所述驱动部(41)的延伸方向滑动,以控制所述翘板(51)与所述进线端子和所述出线端子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42)中收容有顶柱件(43),所述顶柱件(43)和所述抵接部(42)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顶柱件(43)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与所述翘板(51)抵接,且所述顶柱件(43)能够相对于所述抵接部(42)沿所述弹性件的形变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0)上开设有收容所述驱动部(41)的第一滑槽(21),且所述驱动部(41)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21)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3),所述驱动部(41)的两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二滑槽(23)凸伸的第一凸出部(411),所述第一凸出部(411)可跟随所述驱动部(41)沿所述第二滑槽(23)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00)还包括底座(30),所述接线端子组件(50)收容在所述底座(30)中,所述接线端子组件(50)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翘板(51)的撑头片(52),所述摆杆(40)能够驱动所述翘板(51)绕所述撑头片(52)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1)中开设有与所述底座(30)导通的连通部(22),所述抵接部(42)通过所述连通部(22)与所述翘板(51)抵接,所述抵接部(42)沿所述连通部(22)的长度方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00)还设有与所述摆杆(40)相连的按钮(10),所述按钮(10)能够沿所述盖板(20)的表面滑动,以带动所述摆杆(40)沿相同方向滑动,所述按钮(10)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摆杆(40)对应设有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0)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摆杆(40)对应设有至少两个,相邻所述按钮(10)的位移方向相互平行,相邻所述摆杆(40)的位移方向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1)朝向所述按钮(1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412),所述按钮(10)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412)卡接配合的第二凸出部(11),所述按钮(10)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抵接部(42)的运动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412)的内壁上凹设有第二凹槽(413),所述第二凸出部(11)设有朝向所述第二凹槽(413)凸伸的第三凸出部(12),当所述第二凸出部(11)位于所述第一凹槽(412)中时,所述第三凸出部(12)位于所述第二凹槽(413)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包括盖板、摆杆和接线端子组件,所述接线端子组件包括进线端子、出线端子和翘板,所述摆杆部分设置在所述盖板中并与所述翘板相抵接,所述摆杆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盖板表面滑动并带动所述翘板转动,所述摆杆包括驱动部和与所述翘板抵接的抵接部,所述驱动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抵接部的延伸方向,所述摆杆沿所述驱动部的延伸方向滑动,以控制所述翘板与所述进线端子和所述出线端子的通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无需拨动摆杆转动,可直接通过按钮使摆杆滑动,大大降低了开关的厚度,不仅实用而且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欧普照明电器(中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