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电抗器及变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4530发布日期:2023-10-22 10:5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并联电抗器及变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抗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并联电抗器及变压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技术中的可调并联电抗器通常利用有载开关,采用粗细调的调压方式调节电抗,如图1所示,其绕组结构由内至外排列为:主绕组-粗调绕组-细调绕组。这种结构的可调并联电抗器需要调节的范围越大,粗调与细调之间的漏抗也越大,有载开关的切换容量(级容量)也越大。有载开关的切换容量取决于开关的电流、开关触头处产生的恢复电压及这两个值之间的相位角,当有载开关从粗调切换到细调时,整个细调绕组和粗调绕组的漏抗会对通过的电流造成严重的额外相移,而有载开关触头分离(电流为零)的时候,相移会造成不同的恢复电压,从而影响到有载开关的切换容量。

2、目前,由于可调并联电抗器在调节过程中粗调绕组与细调绕组之间的漏抗大,因此,这种可调并联电抗器的调节范围通常被限制在不超过50%,一但超过50%调节范围(也即超大调节范围)便会遇到开关切换容量超过该电抗器许用值的情况,从而发生没有合适的载开关可以选用的现象。

3、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联电抗器及变压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并联电抗器的粗调绕组与细调绕组之间漏抗大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并联电抗器,包括:有载开关,有载开关与粗调绕组和细调绕组相连接,用于调节粗调绕组接入主绕组的有效匝数和细调绕组接入主绕组的有效匝数;粗调绕组和细调绕组,粗调绕组和细调绕组中的至少之一呈幅向分裂布置,且并联电抗器中存在第一目标绕组对,其中,第一目标绕组对由设置在细调绕组内外侧的两个粗调绕组组成,或者,第一目标绕组对由设置在粗调绕组内外侧的两个细调绕组组成;主绕组,与有载开关相连接,用于与接入的粗调绕组和接入的细调绕组产生电抗。

3、进一步地,有载开关包括转换选择器和分接选择器,转换选择器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之间连接粗调绕组,转换选择器的可动端连接细调绕组的一端,细调绕组上引出多个分接头,分接选择器的触头连接多个分接头中的一个,且可动端连接第一固定端或第二固定端。

4、进一步地,在粗调绕组的绕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所有粗调绕组串联连接于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之间。

5、进一步地,在细调绕组的绕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所有细调绕组串联连接可动端。

6、进一步地,在细调绕组的绕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每个细调绕组上引出至少一个分接头。

7、进一步地,并联电抗器中不存在第二目标绕组对和第三目标绕组对,且并联电抗器中存在多个粗调绕组和多个细调绕组,每个粗调绕组的匝数相同,每个细调绕组的匝数相同,其中,第二目标绕组对由相邻设置的两个粗调绕组组成,第三目标绕组对由相邻设置的两个细调绕组组成。

8、进一步地,粗调绕组的绕组数量等于2,细调绕组的绕组数量等于1,两个粗调绕组的匝数相同,或者,粗调绕组的绕组数量等于1,细调绕组的绕组数量等于2,两个细调绕组的匝数相同。

9、进一步地,粗调绕组的绕组数量等于2,细调绕组的绕组数量等于1,两个粗调绕组的匝数不同,或者,粗调绕组的绕组数量等于1,细调绕组的绕组数量等于2,两个细调绕组的匝数不同。

10、进一步地,主绕组的一端与转换选择器的第一固定端连接,主绕组的另一端为并联电抗器的出线端子。

11、在上述过程中,通过将粗调绕组和细调绕组中的至少之一呈幅向分裂布置,并使得并联电抗器中存在第一目标绕组对,使得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布置单个粗调绕组和细调绕组的绕组结构,在粗调绕组匝数总和不变且细调绕组匝数总和不变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绕组结构能够有效减小等效漏磁面积,且由于漏抗与等效漏磁面积正比例相关,因此,进一步地实现了对粗调绕组与细调绕组间漏抗的有效减小。

12、由此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达到了对绕组结构进行改进以减小漏抗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减小粗调绕组与细调绕组之间的漏抗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并联电抗器的粗调绕组与细调绕组之间漏抗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载开关(110)包括转换选择器(111)和分接选择器(112),所述转换选择器(111)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之间连接所述粗调绕组(120),所述转换选择器(111)的可动端连接所述细调绕组(130)的一端,所述细调绕组(130)上引出多个分接头,所述分接选择器(112)的触头连接所述多个分接头中的一个,且所述可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或所述第二固定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粗调绕组(120)的绕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所有粗调绕组(120)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细调绕组(130)的绕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所有细调绕组(130)串联连接所述可动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细调绕组(130)的绕组数量大于1的情况下,每个细调绕组(130)上引出至少一个分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电抗器(100)中不存在第二目标绕组对和第三目标绕组对,且所述并联电抗器(100)中存在多个所述粗调绕组(120)和多个所述细调绕组(130),每个粗调绕组(120)的匝数相同,每个细调绕组(130)的匝数相同,其中,所述第二目标绕组对由相邻设置的两个粗调绕组(120)组成,所述第三目标绕组对由相邻设置的两个细调绕组(130)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绕组(140)的一端与所述转换选择器(111)的第一固定端连接,所述主绕组(140)的另一端为所述并联电抗器(100)的出线端子。

10.一种变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200)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并联电抗器(100),所述并联电抗器(100)并联在所述变压器(200)一次侧的母线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并联电抗器及变压系统。该并联电抗器包括:有载开关,有载开关与粗调绕组和细调绕组相连接,用于调节粗调绕组接入主绕组的有效匝数和细调绕组接入主绕组的有效匝数;粗调绕组和细调绕组,粗调绕组和细调绕组中的至少之一呈幅向分裂布置,且并联电抗器中存在第一目标绕组对,其中,第一目标绕组对由设置在细调绕组内外侧的两个粗调绕组组成,或者,第一目标绕组对由设置在粗调绕组内外侧的两个细调绕组组成;主绕组,与有载开关相连接,用于与接入的粗调绕组和接入的细调绕组产生电抗。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并联电抗器的粗调绕组与细调绕组之间漏抗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官俊军,张杰,刘立峰,陶卫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