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6159发布日期:2024-02-07 12:2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导电触点结构领域,涉及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金属导电触点采用的是上下接触式金属触点,其触点表面与受体表面如果不平行,则会导致接触面不够,从而导致接触电阻过大,造成局部过热或打弧,有安全风险。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且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包括:触点组件一和触点组件二,触点组件一包括固定触点和与固定触点连接的导线一,所述触点组件二包括活动触点、弹性组件和导线二,所述活动触点固定于弹性组件上端,所述导线二与活动触点连接,所述活动触点受压形变接触固定触点并驱动弹性组件滑移。

3、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伸缩杆、套筒和弹簧,所述活动触点固定于伸缩杆上端且位于固定触点下方,所述导线二固定于伸缩杆下端,所述弹簧位于套筒内侧且套设于伸缩杆上,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于套筒内侧,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位于套筒内部的压环,所述压环位于弹簧上方。

4、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活动触点为椭圆形接触块,所述活动触点内部具有空腔。

5、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伸缩杆包括转动部和升降部,所述转动部与升降部铰接连接,所述转动部位于套筒上端,所述升降部下端位于套筒内部,所述转动部与升降部上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顶部固定连接转动部,所述拉簧底部固定连接升降部的中部,所述拉簧位于弹簧内侧,所述活动触点为矩形接触块。

6、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触点长度大于活动触点长度设置。

7、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触点与活动触点上涂覆有降低电阻的金属涂层。

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金属涂层材料为金或银。

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环外径与套筒内径相等设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的有益效果:通过触点组件一和触点组件二结构设置,触点组件二中可压缩椭圆形活动触点配合下端的可压缩伸缩杆,保证在平面度不平的情况下,椭圆形活动触点能够与固定触点始终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伸缩杆与固定触点平面不垂直时,铰接连接的转动部和升降部使得矩形的活动触点自适应的转动,进而与固定触点保持较大面积的接触,防止接触不良或打弧现象的产生,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触点组件一和触点组件二,触点组件一包括固定触点和与固定触点连接的导线一,所述触点组件二包括活动触点、弹性组件和导线二,所述活动触点固定于弹性组件上端,所述导线二与活动触点连接,所述活动触点受压形变接触固定触点并驱动弹性组件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伸缩杆、套筒和弹簧,所述活动触点固定于伸缩杆上端且位于固定触点下方,所述导线二固定于伸缩杆下端,所述弹簧位于套筒内侧且套设于伸缩杆上,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于套筒内侧,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位于套筒内部的压环,所述压环位于弹簧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触点为椭圆形接触块,所述活动触点内部具有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转动部和升降部,所述转动部与升降部铰接连接,所述转动部位于套筒上端,所述升降部下端位于套筒内部,所述转动部与升降部上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顶部固定连接转动部,所述拉簧底部固定连接升降部的中部,所述拉簧位于弹簧内侧,所述活动触点为矩形接触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触点长度大于活动触点长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触点与活动触点上涂覆有降低电阻的金属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涂层材料为金或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外径与套筒内径相等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导电触点结构领域,涉及一种可适配不同平面度的导电触点结构,本技术包括:触点组件一和触点组件二,触点组件一包括固定触点和与固定触点连接的导线一,所述触点组件二包括活动触点、弹性组件和导线二,所述活动触点固定于弹性组件上端,所述导线二与活动触点连接,所述活动触点受压形变接触固定触点并驱动弹性组件滑移,通过触点组件一可形变或转动的接触触点组件二结构设置,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保持较大面积的接触,防止接触不良或打弧现象的产生,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陈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