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导电铜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48945发布日期:2023-08-18 05:2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型导电铜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复合型导电铜粒,具体为一种复合型导电铜粒。


背景技术:

1、铜粒一般是指铜粒合金材料。其主要成分是铜,又称铜合金。当纯铜与其他成分一起加入时,铜粒按加入的元素组成可分为紫铜、白铜、青铜、黄铜,铜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铜原因是金属的熔点是由材料中粒子间的作用力决定的,同样的金属原子是由金属键结合在一起的,作用力大,熔点高。

2、现有的复合型导电铜粒在使用时不便于将多个复合型导电铜粒拼接成一个整体,在复合型导电铜粒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单个铜粒体积较小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而短时间人们又无法找到大颗粒的铜粒替代,影响人们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导电铜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将多个复合型导电铜粒拼接在一起使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导电铜粒,包括铜粒本体,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在铜粒本体的顶部;

3、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安装在铜粒本体的外壁;

4、所述铜粒本体的外壁贯穿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铜粒本体的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壁贯穿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内壁安装有内六角顶丝。

5、优选的,所述接线柱的顶部贯穿设有接线孔。

6、优选的,所述铜粒本体的竖向长度为10-12mm,铜粒本体的横向长度为6-8mm。

7、优选的,所述接线柱的长度为3-4mm,接线柱的直径为2mm,接线孔的直径不小于1mm。

8、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直径为2.1-2.2mm。

9、优选的,所述内六角顶丝的规格为m2×6-m2×8。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使多组铜粒本体拼接在一起,当需要将多个复合型导电铜粒拼接在一起使用时,将一组铜粒本体的限位块插入另一组铜粒本体的限位槽内,此时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同轴,将内六角顶丝旋入第一螺纹孔后继续旋拧顶丝会进入第二螺纹孔,通过内六角顶丝使两组铜粒本体拼接在一起,避免了单个铜粒本体体积较小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接线柱提升了外部电线与铜粒本体之间的一体性,现有的复合型导电铜粒在焊接外部电线时,外部电线与复合型导电铜粒的一体性较差,在外部电线受到拉扯力时很容易从铜粒本体上脱落下来,将外部电线穿入接线孔内后打结,然后焊接,大大提升了外部电线与铜粒本体之间的一体性,提升了铜粒本体的接线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型导电铜粒,包括铜粒本体(1),其特征在于:限位槽(2),所述限位槽(2)设在铜粒本体(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导电铜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7)的顶部贯穿设有接线孔(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导电铜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粒本体(1)的竖向长度为10-12mm,铜粒本体(1)的横向长度为6-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导电铜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7)的长度为3-4mm,接线柱(7)的直径为2mm,接线孔(8)的直径不小于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导电铜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3)和第二螺纹孔(6)的直径为2.1-2.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导电铜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六角顶丝(4)的规格为m2×6-m2×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导电铜粒,包括铜粒本体、限位槽和接线柱,所述铜粒本体的外壁贯穿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铜粒本体的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壁贯穿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内壁安装有内六角顶丝。本技术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使多组铜粒本体拼接在一起,当需要将多个复合型导电铜粒拼接在一起使用时,将一组铜粒本体的限位块插入另一组铜粒本体的限位槽内,此时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同轴,将内六角顶丝旋入第一螺纹孔后继续旋拧顶丝会进入第二螺纹孔,通过内六角顶丝使两组铜粒本体拼接在一起,避免了单个铜粒本体体积较小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孔剑,张晏,王文娟,骆文彬,马晓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金奕达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