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6099发布日期:2024-03-25 18:53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便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


背景技术:

1、无论是开车在外露营还是车辆紧急用电,备用电源的携带尤为重要,而电池的体型一般稍大,若直接将其置于后备厢或前备箱都比较占用物品的空间,而且厢体内并未有对电池进行限位的结构,导致电池在车辆行进的途中易与厢体内部相互碰撞,造成两者的损坏。目前家用车在后备厢都会配有一个备用轮胎,根据备胎的形状,如图1所示,备胎中间凹陷部分有大量空余的区域可使用,为了利用这一空余的区域,本申请提出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来将电池置于这一空间,既不会占用前后备箱空间,还保证了安装的稳定性不易发生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将备用电池直接置于前后备厢不仅占用面积,还易发生碰撞而损坏的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安装于备胎本体,包括:

3、安装架,设于备胎本体内,沿安装架的周向还分布有电池组;

4、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板和与固定板传动连接的调节件,安装架沿径向开设有安装槽,固定板滑动设于安装槽内,安装架形成贯通其本身的通道,调节件设于通道内,用于驱使固定板凸显出或收纳于安装槽,以使固定板与备胎本体内侧相抵接或分离。

5、优选的,调节件包括:

6、调节杆,通道内固定设有限位架,调节杆穿设于限位架;

7、螺杆,穿设于安装架,其两端形成螺纹部和调节部,螺纹部贯穿至安装槽与固定板螺纹连接,调节部贯穿至通道;

8、锥齿轮,两个锥齿轮相啮合,并分别设于调节杆的底端以及通道的调节部;以及

9、限位部,用于限制调节杆转动。

10、优选的,调节部包括:

11、移动杆,调节杆上开设有滑槽,移动杆滑动卡设于滑槽;

12、固定销,设于移动杆的一端,通道内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通孔,固定销与通孔相配合或分离,以限制调节杆转动,或解除限制。

13、优选的,移动杆远离固定销的一端凹陷形成有拿持部,拿持部上分布有若干防滑凸起。

14、优选的,安装槽内开设有限位槽,固定板设有限位块,限位块滑动卡设于限位槽。

15、优选的,固定板靠近安装槽的开口端还设有防滑部。

16、优选的,防滑部呈弧形结构。

17、优选的,安装架的底端设置有橡胶支垫。

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在安装架的作用下,可将电池组沿安装架的周向分别安装至安装架的内部,以形成完整的电池组,并且安装架呈圆筒状,以便将其完全置于备胎本体中空余的区域;在固定单元的配合下,当安装架完全置于备胎本体内后,通过调节通道内的调节件,使其传动安装槽内的固定板凸显出安装槽,直至固定板的一端与备胎本体的内侧相抵触,避免汽车颠簸时安装架携带电池组在备胎本体内跳动、碰撞,保证了安装的稳定性,保护电池组不易损坏;或是收纳于安装槽,解除了对安装架的限位,直接拉出安装架即可对电池组进行使用;本申请通过将其置于备胎本体形成的空余区域,不仅不会占用汽车前后备厢的空间,还可以避免发生碰撞而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安装于备胎本体(1),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5)远离所述固定销(52)的一端凹陷形成有拿持部(53),所述拿持部(53)上分布有若干防滑凸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4)内开设有限位槽(33),所述固定板(3)设有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滑动卡设于所述限位槽(3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靠近所述安装槽(34)的开口端还设有防滑部(3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31)呈弧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的底端设置有橡胶支垫(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捷携带电池的装置,安装于备胎本体,包括:安装架,设于备胎本体内,沿安装架的周向还分布有电池组;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板和与固定板传动连接的调节件,安装架沿径向开设有安装槽,固定板滑动设于安装槽内,安装架形成贯通其本身的通道,调节件设于通道内,用于驱使固定板凸显出或收纳于安装槽,以使固定板与备胎本体内侧相抵接或分离。在固定单元的配合下,避免汽车颠簸时安装架携带电池组在备胎本体内跳动、碰撞,并保证了安装的稳定性,通过将电池组置于备胎本体形成的空余区域,不会占用汽车前后备厢的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干雪,谢毅,胡洋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欣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