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节约高亮度LED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7784发布日期:2023-09-02 13:5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空间节约高亮度LED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led光源,尤其涉及一种空间节约高亮度led。


背景技术:

1、一般来说,封装的功能在于提供芯片足够的保护,防止芯片在空气中长期暴露或机械损伤而失效,以提高芯片的稳定性;对于led封装,还需要具有良好光取出效率和良好的散热性,好的封装可以让led具备更好的发光效率和散热环境,进而提升led的寿命。

2、封装是白光led制备的关键环节:半导体材料的发光机理决定了单一的led芯片无法发出连续光谱的白光,因此工艺上必须混合两种以上互补色的光而形成白光。

3、例如,申请号为:cn201120314347.5,名称为单芯片led灯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及“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芯片led灯,包括有一led支架和一中功率芯片;该led支架包括有绝缘座以及由该绝缘座固定的金属支架,该绝缘座上设置有容置凹腔;该中功率芯片固设于金属支架上并收纳于容置凹腔中;藉此,通过利用一颗中功率芯片取代了传统之三颗小功率芯片,使得在保证led灯发光明亮的条件下有效节约芯片成本,减少产品在制作生产中耗费的辅助材料,降低了产品的制造生产成本,并且,采用中功率芯片制造led灯时的生产速度比三颗小功率芯片的生产速度要快,可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工时的耗费,从根本上提高led灯的产能”。

4、现有技术中的贴片led包括安装框架和发光芯片,集成电路设置在安装框架内,发光芯片安装在预设位置并与集成电路电性连接,传统的安装框架只能支持单个发光芯片沿预设方向和预设角度安装,人们为了提高发光效率,研发出大容积的安装框架,但是大容积的安装框架价格昂贵,约为传统安装框架的三倍,同时,传统的安装框架中的安装位侧壁与发光芯片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结构,空间利用率一般,具有较大的结构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节约高亮度led,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统的安装框架中的安装位侧壁与发光芯片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结构,空间利用率一般,具有较大的结构改善空间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间节约高亮度led,包括安装框架、发光单元和集成电路,所述安装框架设置有安装型腔;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内;所述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的底壁上且与所述发光单元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发光单元错位设置。

3、可选地,所述安装框架包括主框和绝缘阻隔沿,所述安装型腔成型于所述主框上,所述主框的截面呈匚形状结构设置,所述绝缘阻隔沿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的一端,至少一组所述发光单元的端部搭设在所述绝缘阻隔沿上。

4、可选地,所述绝缘阻隔沿呈直线型结构设置,所述安装型腔互为相对的侧壁上分别成型有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所述绝缘阻隔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边和所述第二挡边连接,所述绝缘阻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挡边和所述第二挡边之间。

5、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的截面呈矩形状结构设置,所述发光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挡边和所述第二挡边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其中,一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一挡边之间的距离长度大于另一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一挡边之间的距离长度。

6、可选地,所述发光单元的截面呈矩形状结构设置,所述发光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挡边和所述第二挡边的延伸方向交错设置;其中,一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一挡边之间的距离长度大于另一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一挡边之间的距离长度,两组所述发光单元互相平行,所述发光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绝缘阻隔沿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

7、可选地,两组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集成电路呈串联结构电性连接。

8、可选地,所述安装框架设置在一组装台中,所述组装台包括顶盖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框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顶盖盖合在所述安装孔内。

9、可选地,所述顶盖由玻璃或亚克力材质制作成型。

10、可选地,所述连接座的拐角位置设置有引脚,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引脚电性连接。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间节约高亮度led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在传统的安装型腔的空间内通过交错设置将两组发光单元设置妥善;相较于传统的led贴片中只能采用昂贵的安装框架实现双芯片设置,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仅通过错位设置的合理空间利用方法实现双芯片安装在传统的安装框架内,提高led贴片发光效率的同时,将制作成本维持在正常水平,有利于企业发展。



技术特征:

1.一种空间节约高亮度led,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节约高亮度led,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包括主框和绝缘阻隔沿,所述安装型腔成型于所述主框上,所述主框的截面呈匚形状结构设置,所述绝缘阻隔沿设置在所述安装型腔的一端,至少一组所述发光单元的端部搭设在所述绝缘阻隔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节约高亮度led,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阻隔沿呈直线型结构设置,所述安装型腔互为相对的侧壁上分别成型有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所述绝缘阻隔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边和所述第二挡边连接,所述绝缘阻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挡边和所述第二挡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节约高亮度led,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的截面呈矩形状结构设置,所述发光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挡边和所述第二挡边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间节约高亮度led,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的截面呈矩形状结构设置,所述发光单元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挡边和所述第二挡边的延伸方向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空间节约高亮度led,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设置在一组装台中,所述组装台包括顶盖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框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顶盖盖合在所述安装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间节约高亮度led,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由玻璃或亚克力材质制作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间节约高亮度led,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拐角位置设置有引脚,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引脚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LED光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节约高亮度LED,该空间节约高亮度LED包括安装框架、发光单元和集成电路,安装框架设置有安装型腔;发光单元设置在安装型腔内;集成电路设置在安装型腔的底壁上且与发光单元电性连接;其中,发光单元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发光单元错位设置。在传统的安装型腔的空间内通过交错设置将两组发光单元设置妥善;通过错位设置的合理空间利用方法实现双芯片安装在传统的安装框架内,提高LED贴片发光效率的同时,将制作成本维持在正常水平,有利于企业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东君光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