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0378发布日期:2023-08-20 12:3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压输电线路保护,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


背景技术:

1、10kv架空配电线路受到雷击产生的过电压时会引起绝缘子闪络或击穿、导线断线。雷电波甚至可能顺着配电线路侵入到变电站,影响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甚至会引发人身安全事故。因此通常会在配电线路上设置避雷器,用于保护配电线路。

2、使用10kv固定外串联间隙避雷器,能够在有效控制安装间隙、保证放电电弧路径的同时,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但现有的10kv固定外串联间隙避雷器为保证上下电极能够对准正常放电,通常装配工艺较为复杂,装配时的要求较高,成本也相应较高。同时装配完成后上下电极之间的放电间隙为固定不可调,避雷器组件与绝缘子组件也为固定连接,在使用时灵活性较弱、泛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将下电极设为环形片结构,使上下电极较为容易形成放电间隙,不受装配工艺影响,有效节约成本。

2、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包括绝缘子组件和避雷器组件,还包括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环形片,所述上电极组件安装在绝缘子组件顶部,所述下电极环形片安装于绝缘子组件和避雷器组件之间,使所述上电极组件与下电极环形片形成放电间隙。

3、现有的10kv固定外串联间隙避雷器上下电极均为球形,而球形放电电极之间为了相互对准且固定放电间隙,对装配过程的要求较高,装配时稍有偏差就使上下电极无法垂直,则会使避雷器失去效果。而本实用新型的下电极为环形片状,下电极环形片对电场起到均压屏蔽作用,并且与绝缘子组件顶部的上电极组件之间的距离不受装配工艺的影响,对装配精准度要求较低,且结构相较于现有的避雷器也更为简单轻便,可以有效节约制造成本。

4、进一步的,所述下电极环形片连接绝缘子组件和避雷器组件,使绝缘子组件和避雷器组件构成分体式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下电极环形片还作为连接结构连接绝缘子组件与避雷器组件。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子组件与避雷器组件外部分别包裹有绝缘胶套,而现有10kv固定外串联间隙避雷器的绝缘胶套为一体式,即装配完成后的绝缘子组件与避雷器组件无法拆卸。而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子组件与避雷器组件为可拆卸的分体式,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求更换避雷器的尺寸和型号。

6、更具体的,所述下电极环形片中间设有第一螺孔,还包括第一导电连接组件,所述导电连接组件穿过第一螺孔,一边连接绝缘子组件底部,另一边连接避雷器组件顶部,通过导电连接组件将绝缘子组件、下电极环形片和避雷器组件连接固定。

7、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组件可以为贯穿避雷器组件并从其顶部伸出,安装时需穿过第一螺孔伸入绝缘子组件的底部进行连接;也可以为固定于绝缘子组件的底部,安装时穿过第一螺孔插入避雷器组件的顶部进行连接;也可以为上下均不固定,安装时一端伸入绝缘子组件底部,另一端插入避雷器组件顶部,通过螺母将绝缘子组件、下电极环形片和避雷器组件连接。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便于拆卸更换不同尺寸的避雷器组件。

8、进一步的,所述上电极组件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有若干端部,所述若干端部均设有放电电极。

9、本实用新型设有多个放电电极,当雷击较强时可以形成多点放电,可以有效释放雷击的过电压,减轻单个放电电极的负荷,使避雷效果更佳。

10、更具体的,所述电极片为十字形,包括四个端部,所述四个端部均设有放电电极。

11、本实用新型上电极组件可以为具有四个端部的十字形电极片,使上放电电极也有四个。电极片中部厚度较薄,使安装后的四个放电电极处于同一高度。

12、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中部设有螺孔,所述绝缘子组件顶部设有第二导电连接组件,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组件穿过电极片中部的螺孔,将若干电极片固定在绝缘子组件顶部;

13、通过调整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组件调整上电极组件与下电极环形片之间的放电间隙。

14、本实施例电极片的连接方式可以为通过螺杆固定,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通过螺杆固定的优势在于装配过程简单,也便于后续拆卸或更换配件。

15、由于现有的10kv固定外串联间隙避雷器的上下电极均为固定安装,安装完成后的放电间隙不可调整,而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组件长度从而调整上电极组件与下电极环形片之间的放电间隙。

16、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的若干端部均设有螺孔,所述电极片端部的螺孔通过螺钉和螺母将若干放电电极连接在电极片的端部,使放电电极可拆卸。

17、由于现有的10kv固定外串联间隙避雷器球形电极为固定安装,无法进行更换,而本实用新型的放电电极通过螺钉螺母连接,随时可拆卸更换,可以根据需求更换不同尺寸的放电电极。

18、更具体的,所述放电电极为球形放电电极。球形放电电极使放电在微观上为通道放电,使放电效果更好。

19、进一步的,所述下电极环形片设有镂空结构。使下雨时雨水可以通过镂空结构流下,避免积水。

20、进一步的,所述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环形片材质为导电金属材料。优选金属铝,金属铝很容易在空气中形成氧化铝保护层,可以阻止内部的铝被氧化和腐蚀,因此较为适合用于户外的避雷器。

2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装配和拆卸过程也更加便捷。同时,简单的结构也使避雷器整体较为轻便,也更容易安装至配电线路上。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3、(1)本实用新型的下电极为环形片状,下电极环形片对电场起到均压屏蔽作用,并且与绝缘子组件顶部的上电极组件之间的距离不受装配工艺的影响,对装配精准度要求较低,且结构相较于现有的避雷器也更为简单轻便,可以有效节约制造成本;

24、(2)本实用新型的下电极环形片还作为连接结构连接绝缘子组件与避雷器组件,使避雷器为可拆卸的分体式,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当地的需求更换避雷器的尺寸和型号。

25、(3)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组件长度从而调整上电极组件与下电极环形片之间的放电间隙;

26、(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装配和拆卸过程更加便捷,简单的结构也使避雷器整体较为轻便,也更容易安装至配电线路上。



技术特征:

1.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包括绝缘子组件和避雷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环形片,所述上电极组件安装在绝缘子组件顶部,所述下电极环形片安装于绝缘子组件和避雷器组件之间,使所述上电极组件与下电极环形片形成放电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环形片连接绝缘子组件和避雷器组件,使绝缘子组件和避雷器组件构成分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环形片中间设有第一螺孔,还包括第一导电连接组件,所述导电连接组件穿过第一螺孔,一边连接绝缘子组件底部,另一边连接避雷器组件顶部,通过导电连接组件将绝缘子组件、下电极环形片和避雷器组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组件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有若干端部,所述若干端部均设有放电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为十字形,包括四个端部,所述四个端部均设有放电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中部设有螺孔,所述绝缘子组件顶部设有第二导电连接组件,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组件穿过电极片中部的螺孔,将若干电极片固定在绝缘子组件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的若干端部均设有螺孔,所述电极片端部的螺孔通过螺钉和螺母将若干放电电极连接在电极片的端部,使放电电极可拆卸。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为球形放电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3、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环形片设有镂空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环形片材质为导电金属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高压输电线路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串联间隙避雷器,包括绝缘子组件和避雷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环形片,所述上电极组件安装在绝缘子组件顶部,所述下电极环形片安装于绝缘子组件和避雷器组件之间,使所述上电极组件与下电极环形片形成放电间隙。将下电极设为环形片结构,使上下电极较为容易形成放电间隙,不受装配工艺影响,对装配精准度的要求降低,有效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孙登峰,徐卫东,曾毅,詹建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开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