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0219发布日期:2023-07-28 06:5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电池组可以包括多个电池,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大量产热,如果不能将电池热量及时排出,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以改善电池组的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包括:

3、多个电池;

4、换热结构,换热结构位于相邻电池之间,换热结构形成有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容纳腔,容纳腔具有沿换热结构高度方向形成的截面,截面所在平面平行于换热结构的厚度方向,截面的面积为a,换热介质的粘度为b,0.00015m4/s≤a×b≤0.002m4/s。

5、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和换热结构,换热结构位于相邻电池之间,从而可以实现对电池换热保护,提高电池的散热能力。换热结构形成有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容纳腔,容纳腔的截面面积为a,换热介质的粘度为b,0.00015m4/s≤a×b≤0.002m4/s,不仅可以控制换热结构的空间利用率,并且也可以保证换热介质能够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提高换热结构的对流换热能力,由此提高了电池的散热能力,从而有效改善了电池组的安全使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0.00012m2≤a≤0.00036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20)的厚度为2mm-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0)为圆柱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20)为弯折板,所述弯折板内部形成有所述容纳腔(21),所述容纳腔(21)的延伸方向包括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10)形成至少两个电池列,所述换热结构(20)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0)的高度与所述换热结构(20)的高度之差≤1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池(10)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电池(10)的顶端超出所述换热结构(20)的顶端设置,所述电池(10)的顶端与所述换热结构(20)的顶端的高度之差≤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电池(10)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电池(10)具有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所述换热结构(20)位于所述第一端面(11)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端面(12)所在平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0)为四棱柱型电池,所述换热结构(20)与所述电池(10)的大表面相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20)内设置有加强筋(22),以将所述容纳腔(21)分隔为至少两个腔室(211);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还包括集流体(30),所述集流体(30)与所述换热结构(20)相连接,所述电池组还包括管路(40),所述管路(40)与所述集流体(30)相连接,以通过所述集流体(30)与所述容纳腔(21)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换热结构,换热结构位于相邻电池之间,换热结构形成有用于容纳换热介质的容纳腔,容纳腔具有沿换热结构高度方向形成的截面,截面所在平面平行于换热结构的厚度方向,截面的面积为a,换热介质的粘度为b,0.00015m<supgt;4</supgt;/s≤a×b≤0.002m<supgt;4</supgt;/s,不仅可以控制换热结构的空间利用率,并且也可以保证换热介质能够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提高换热结构的对流换热能力,由此提高了电池的散热能力,从而有效改善了电池组的安全使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飞,颜廷露,王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