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9663发布日期:2023-11-17 17:3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使用的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电池。


背景技术:

1、现有设计中,例如扣式电池或柱状电池等,电池的电芯正极面与电芯负极面不在同一平面,通常情况下,正极电连接片焊接在电芯的正极壳顶面,电芯正极面位于电芯的顶面,负极电连接片焊接在电芯侧面的负极壳体侧壁或负极壳体底面,电芯负极面位于电芯的底面或侧面。在部分结构特殊的终端设备上,例如无线耳机等,要求电芯正极面与电芯负极面位于同一平面,若将现有结构的电池安装在这样的终端设备上,需进行一定改装,使得电池的正负极面位于同一平面才可使用,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电池,能够解决现有电池使用不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电池,包括电芯、正极片和负极片;

3、所述电芯包括正极柱和负极壳体,所述负极壳体包括外壳和盖片,所述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盖片的外边沿与所述外壳的开口边沿连接,所述盖片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正极柱位于所述通孔中且与所述盖片绝缘设置;

4、所述正极片包括相连的正极输入部和正极输出部,所述正极输入部为片状,所述正极输入部与所述正极柱连接,所述正极输出部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朝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延伸;

5、所述负极片包括相连的负极输入部和负极输出部,所述负极输入部为片状,所述负极输入部与所述盖片的外表面连接,所述负极输出部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朝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延伸。

6、进一步,所述通孔为圆形,相应的,所述正极输入部为圆形;所述负极输入部为沿所述通孔弯曲的弧形。

7、进一步,所述盖片的外周面为圆形,所述盖片的外径尺寸为所述正极输入部的直径尺寸的2.5-3.5倍。

8、进一步,所述通孔与所述盖片为同心设置,在所述盖片的径向上,所述通孔的边沿到所述盖片的外边沿的距离为所述负极输入部的尺寸的1.5-2倍。

9、进一步,所述正极输出部连接于所述正极输入部的边沿,所述负极输出部连接于所述负极输入部的边沿。

10、进一步,所述正极输出部位于所述正极输入部上相对于靠近所述负极片的边沿,所述负极输出部位于所述负极输入部上相对于远离所述正极片的边沿。

11、进一步,所述正极输入部和所述正极输出部为冲压一体成型,所述负极输入部和所述负极输出部为冲压一体成型。

12、进一步,所述正极输入部上与所述正极输出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正极输出部的两侧;

13、所述负极输入部上与所述负极输出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负极输出部的两侧。

14、进一步,在所述外壳的周向上,所述正极输出部和所述负极输出部所在位置之间的夹角为20°-160°。

15、进一步,所述便于使用的电池还包括绝缘片,所述绝缘片连接于所述盖片的外表面,所述绝缘片上设置有第一镂空孔和第二镂空孔,所述第一镂空孔的形状与所述正极输入部的形状相对应,所述正极输入部位于所述第一镂空孔中;所述第二镂空孔的形状与所述负极输入部的形状相对应,所述负极输入部位于所述第二镂空孔中。

16、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由于电芯包括正极柱和负极壳体,负极壳体包括外壳和盖片,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盖片的外边沿与外壳的开口边沿连接,盖片上设置有通孔,正极柱位于通孔中且与盖片绝缘设置,使得正极柱与盖片位于该电池的同一侧端面;正极片与正极柱连接用于输出正极,负极片连接盖片用于输出负极,正极输入部与负极输入部均位于盖片的外表面处,使得正极片与负极片位于电池同一侧端面处,方便二者与电芯之间的焊接,利于装配;正极输出部与负极输出部均沿外壳的轴向朝远离外壳的方向延伸,二者位于电池的同一侧端部,能够方便正极输出部与负极输出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使用者无需调整正极输出部与负极输出部的位置,便于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使用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正极片和负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使用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相应的,所述正极输入部为圆形;所述负极输入部为沿所述通孔弯曲的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使用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的外周面为圆形,所述盖片的外径尺寸为所述正极输入部的直径尺寸的2.5-3.5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使用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所述盖片为同心设置,在所述盖片的径向上,所述通孔的边沿到所述盖片的外边沿的距离为所述负极输入部的尺寸的1.5-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使用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输出部连接于所述正极输入部的边沿,所述负极输出部连接于所述负极输入部的边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使用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输出部位于所述正极输入部上相对于靠近所述负极片的边沿,所述负极输出部位于所述负极输入部上相对于远离所述正极片的边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使用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输入部和所述正极输出部为冲压一体成型,所述负极输入部和所述负极输出部为冲压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使用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输入部上与所述正极输出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正极输出部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使用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周向上,所述正极输出部和所述负极输出部所在位置之间的夹角为20°-1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使用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使用的电池还包括绝缘片,所述绝缘片连接于所述盖片的外表面,所述绝缘片上设置有第一镂空孔和第二镂空孔,所述第一镂空孔的形状与所述正极输入部的形状相对应,所述正极输入部位于所述第一镂空孔中;所述第二镂空孔的形状与所述负极输入部的形状相对应,所述负极输入部位于所述第二镂空孔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电池,包括电芯、正极片与负极片,电芯包括正极柱和负极壳体,负极壳体包括外壳和盖片,外壳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盖片的外边沿与外壳的开口边沿连接,盖片上设置有通孔,正极柱位于通孔中且与盖片绝缘设置,使得正极柱与盖片位于该电池的同一侧端面;正极片与正极柱连接用于输出正极,负极片连接盖片用于输出负极,使得正极片与负极片位于电池同一侧端面处,方便二者与电芯之间的焊接,利于装配;正极片包括正极输出部,负极片包括负极输出部,正极输出部与负极输出部均沿外壳的轴向朝远离外壳的方向延伸,二者位于电池的同一侧端部,能够方便正极输出部与负极输出部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便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攀,陈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路华置富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