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设备的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1781发布日期:2023-12-29 22:0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听力设备的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听力设备的天线。天线包括金属天线主体。


背景技术:

1、患有听力下降的人员通常使用助听器。在此,通常借助麦克风、即机电声音转换器将环境声音转换为电(音频/声音)信号,从而采集电信号。借助放大电路对所采集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并且借助听筒形式的另一个机电转换器将其引导到人员的耳道中。此外,通常对所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处理,为此通常使用放大电路的信号处理器。在此,放大根据听力设备佩戴者的可能的听力损失进行调谐。(声音)转换器和放大电路通常布置在壳体中,并且以这种方式至少部分受到保护,以免受环境影响。

2、对听力设备的功能的控制例如借助安装到壳体中的可以手动操作的开关来进行。因此,需要壳体具有特定最小尺寸,使得听力设备相对可见。作为其补救措施,已知借助另外的设备、例如遥控器或者智能电话来控制听力设备,其中,在该另外的设备和听力设备之间建立无线电连接。为此,需要听力设备具有与天线连接的无线电装置。在此,天线具有天线主体,天线主体是导电的,并且借助天线主体能够发送/接收电磁信号。此外,借助无线电装置可以附加地接收音频信号,从而将音频信号馈入到人员的耳道中。因此,听力设备的功能范围增大。

3、天线例如借助固定在电路板上的线圈来提供,放大电路也至少部分借助所述电路板来实现。因此,所需要的结构空间又增大。还需要安装在电路板上的附加的构件,因此制造时间延长。作为其替代,天线借助单独的电路板形成。为了相对高效地利用已有的电路板,电路板通常被设计为是柔性的。然而,为了制造这种天线,需要首先提供涂覆有导电的金属的柔性基板。随后,借助蚀刻去除金属,使得以这种方式创建的天线主体具有希望的形状。随后,对以这种方式创建的天线主体进行附加的涂覆。因此,制造相对耗时。在一个替代的设计形式中,天线基本上仅借助仅由金属片材制成的天线主体形成。为了使天线相对鲁棒,并且即使在听力设备振动时天线也不损坏,需要天线主体具有相对大的厚度,以便天线主体不折断。然而,由于厚度增大,天线难以或者不总是能够匹配于助听器的壳体的内部形状,从而所需要的结构空间又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出一种听力设备的特别合适的天线,其中,特别是结构尺寸减小和/或制造成本降低。

2、在天线方面,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有利的扩展方案和设计方案是下面的描述的主题。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听力设备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具有平坦的金属的天线主体,所述天线主体固定在载体上,并且所述天线根据用于制造听力设备的天线的方法制造,在所述方法中,从平坦的金属片材中分隔出天线主体,以及将天线主体固定在覆盖天线主体的载体上。

4、天线在安装状态下是听力设备的组成部分,并且适合、特别是被设置并且被配置为用于此。例如,听力设备是耳机或者包括耳机,并且听力设备例如是头戴式耳机。然而,特别优选听力设备是助听器。助听器用于支持患有听力下降的人员。换句话说,助听器是例如用来补偿部分听力损失的医疗设备。助听器例如是“receiver-in-the-canal(接收器在耳道中)”助听器(ric;听筒前置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例如“in-the-ear(入耳式)”助听器、“in-the-canal(耳道内)”助听器(itc)或者“complete-in-canal(完全耳道内)”助听器(cic)、听力眼镜、袖珍助听器、骨传导助听器或者植入物。特别优选助听器是佩戴在耳廓后面的耳后式助听器(“behind-the-ear(耳后式)”助听器)。

5、听力设备被设置并且被配置为用于佩戴在人体上。换句话说,听力设备优选包括保持装置,可以借助保持装置固定在人体上。如果听力设备是助听器,则听力设备被设置并且被配置为用于例如布置在耳后或者耳道内。特别是,听力设备是无线的,并且被设置并且被配置为用于至少部分插入耳道中。

6、听力设备例如包括麦克风,麦克风用于采集声音。特别是,在运行时,借助麦克风采集环境声音或者环境声音的至少一部分。麦克风特别地是机电声音转换器。麦克风例如仅具有单个麦克风单元或者具有彼此交互的多个麦克风单元。每一个麦克风单元适宜具有膜片,膜片根据声波振动,其中,借助对应的记录设备、例如在线圈中运动的磁体将振动转换为电信号。因此,可以借助相应的麦克风单元采集音频信号,音频信号基于撞击在该麦克风单元上的声音。麦克风单元特别是被设计为是单向的。麦克风适宜至少部分布置在听力设备的壳体内,因此至少部分受到保护。

7、听力设备适宜具有听筒,听筒用于将输出信号输出。在此,输出信号特别地是电信号。听筒是机电声音转换器、优选是扬声器。根据听力设备的设计方案,在常规状态下,听筒至少部分布置在听力设备的佩戴者、即人员的耳道内,或者至少在声学上与其连接。听力设备特别是主要用于借助听筒将输出信号输出,其中,产生对应的声音。换句话说,优选听力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输出信号输出。在此,输出信号特别地是至少部分依据借助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产生的。

8、听力设备适宜包括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适当地形成信号处理单元或者至少是其组成部分。信号处理器例如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者借助模拟部件来实现。借助信号处理器,优选依据听力设备的佩戴者的可能的听力损失,特别是对借助可能的麦克风产生的(音频)信号进行调整。适宜在麦克风和信号处理单元、例如信号处理器之间布置有a/d转换器,如果信号处理器被设计为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话。特别是依据参数组来设置信号处理器。在此,借助参数组预先给定不同的频率范围内的放大,从而与特定的预给定参数对应地,特别是依据听力设备佩戴者的听力损失,对借助麦克风产生的信号进行处理。特别优选听力设备附加地包括放大器,或者至少部分借助信号处理器形成放大器。例如,放大器通过信号技术连接在信号处理器上游或者下游。

9、在安装状态下,天线适宜布置在壳体中,例如直接或者通过其它构件例如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天线特别是用于建立听力设备与其它设备的无线电连接,并且适合、特别是被设置并且被配置为用于此。听力设备适宜包括无线电装置,其在安装状态下通过信号技术与天线连接。在运行时,借助无线电装置通过天线发出和/或接收信号,并且作为通信装置或者至少用作通信装置的无线电装置为此特别是具有接收器/发送器。特别是,无线电装置根据特定标准运行,例如wlan、蓝牙和/或移动无线电标准。然而,至少天线有利地适合用于对应的标准,因此适合用于对应的频率范围内的(无线电)信号的发送/接收。优选地,天线适合用于500mhz和10ghz之间的范围内的(无线电)信号的发送/接收,并且特别是被设置并且配置为用于此。

10、天线具有天线主体,天线主体用于发出/接收电磁波。天线主体适合以及被设置并且配置为用于此。在运行时,特别是借助无线电装置激励天线主体,和/或基于例如被转发到无线电装置的、从外部撞击的电磁波对天线主体进行激励。天线主体由金属制成,因此是导电的。特别是,天线具有连接端,其例如在天线主体上形成并且与天线主体是一体的。该连接端适宜与无线电装置电接触,特别是直接或者通过其它构件、例如线缆或者可能的电路板的导电迹线与无线电装置电接触。

11、天线是根据制造方法制造的。在此,所述制造方法设置为,从一个平坦的金属片材(或者说页片)中分隔出天线主体。特别是,因此,首先提供平坦的金属片材,随后从中分隔出天线主体。此外,天线主体因此同样利用金属制成,也由这种金属制成片材,因此片材特别地是导电的。片材被设计为是平坦的,因此具有基本上二维的形状。因此,分隔出之后的天线主体也基本上具有二维的形状。天线主体的形状适合匹配于希望的使用目的,特别是匹配于在运行时要借助天线接收/发出的电磁波的可能的频率。特别是,天线主体至少部分被设计为是曲折的。例如,平坦的金属片材仅被设置为并且适合用于制造单个天线主体。替代地,片材具有相对大的大小,并且例如在时间上依次或者同时从该片材分隔出多个这种天线主体。

12、随后,将天线主体固定在载体上,载体覆盖天线主体。特别是,载体同样被设计为是基本上平坦的并且与天线载体平行地布置。换句话说,特别是将载体固定在天线主体的优选被设计为是平坦的一侧,并且载体和天线主体适宜彼此直接贴靠。例如,为了进行固定,将天线主体与载体以材料接合的方式(stoffschlüssig)连接在一起,为此例如将载体至少部分液化。然而,特别优选将载体和天线主体粘接在一起。

13、由于覆盖设计,载体突出于天线主体,优选整个突出于天线主体。换句话说,载体具有比天线主体大的面积,并且天线主体在载体上的投影被载体完全覆盖。载体适宜被设计为是不导电的和/或由塑料制成。

14、基于所述方法,可以制造具有相对小的厚度的天线主体,其中,借助载体对天线主体进行稳定。载体例如被设计为比较柔软,并且例如是弹性的和/或可塑性形变的。由于载体,使天线主体稳定,从而排除了折断。因此,天线具有相对高的鲁棒性,然而其中,天线可以匹配于在听力设备的可能的壳体内部存在的已有的空间需求。因此,可以相对高效地利用所存在的结构空间。由于天线主体的厚度减小,天线的结构尺寸和重量也减小。

15、此外,因为单独制造天线主体,因此原则上可以使用相对多的或者不同的方式来从平坦的片材分隔出天线主体,因此运行成本降低。此外,在此可以减少或者进一步使用边角料等、即特别是片材的剩余部分。因此,材料成本、因此制造成本也进一步降低。

16、例如,天线仅由天线主体和载体构成。然而,优选天线具有连接端,连接端适宜固定在天线主体上和/或与天线主体电接触。特别优选连接端在天线主体上形成并且适宜同样从片材中分隔出,特别是在也从片材中分隔出天线主体的相同的工作步骤中。因此,制造进一步简化。优选连接端至少部分突出于载体,从而虽然存在载体,但是仍然使得天线主体能够通过连接端相对简单地进行电接触。

17、例如,片材由铝制成。因此,材料成本降低。在另一个替代方案中,片材由锡、黄铜、不锈钢、镍或镀镍或镀锡材料制成。优选片材由铜制成。以这种方式,电阻相对小,天线的效率因此提高。天线主体适合至少利用一侧与载体直接贴靠。以这种方式,借助载体至少部分防止天线载体被氧化。

18、特别优选使用铜箔作为片材。以这种方式,材料成本和重量相对低。例如,铜箔是单侧或者双侧涂覆的。其中,由于涂层,至少部分避免铜箔的铜的可能的氧化。然而,由于所述分隔,例如天线主体的边缘借助裸铜来形成。为了将天线主体固定在载体上,优选使用铜箔的可能的涂层,涂层适宜位于面对天线主体的一侧。例如,为了进行固定,至少部分使涂层熔化,或者使可能粘合剂匹配于涂层。优选铜箔的厚度小于0.1mm。以这种方式,天线主体相对柔性,并且天线的材料成本降低。在此,由于载体,仍然给出天线的高鲁棒性。铜箔的厚度适宜在0.075mm和0.025mm之间,优选在0.06mm和0.07mm之间。

19、例如,借助切割或者铣切将天线主体从片材中分隔出。以这种方式,使得天线主体能够灵活地匹配于不同的听力设备和/或应用领域。特别优选借助冲切(stanzen)制造天线主体。以这种方式,制造天线所需要的持续时间减少,因此制造成本也进一步降低。此外,可以借助单个工作步骤从片材中分隔出多个这种天线主体,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

20、优选使用塑料箔作为载体。在此,特别是使用聚酰亚胺(pi)作为基材,因此载体是聚酰亚胺箔。以这种方式,借助载体实现的天线主体的电绝缘相对高,因此也可以将天线主体布置为相对靠近其它电气构件和/或听力设备的电气构件。因此,空间利用进一步得到改善。此外,载体因此具有相对高的抗拉强度,因此天线的鲁棒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聚酰亚胺箔的厚度、因此载体的厚度也小于1mm、0.5mm或者0.1mm。在此,由于聚酰亚胺箔的抗拉强度相对高,因此仍然实现天线的相对鲁棒的设计,其中,天线的空间需求相对小。然而,优选与载体的材料选择无关地,塑料箔的厚度至少小于1mm或者0.5mm。特别是,聚酰亚胺箔的厚度在0.04mm和0.02mm之间,优选在0.025mm和0.035mm之间。

21、优选在将天线主体固定在载体上之后,使该复合物弯曲,例如卷起来或者成为特定的三维形状,从而空间利用得到改善。换句话说,在固定之后,优选在所述方法的其中需要或者优选天线主体的二维性的所有工作步骤之后,使天线主体以及固定在其上的其它构件、例如载体弯曲,从而提供三维结构。

22、作为其替代或者与其组合,在固定之后,调整载体的外部轮廓。为此,例如将载体对应地折叠或者特别优选去除多余的材料。然而,特别是适宜保持载体突出于天线主体,从而借助载体至少在一侧为天线主体提供接触保护或者绝缘。例如,为了调整载体的外部轮廓,使其平直或者使其匹配于天线主体的形状。在此,载体的形状特别是复制天线主体的形状,然而其中,载体的面积继续大于天线主体的面积。由于对外部轮廓的调整,天线的重量以及空间需求减小,并且可能的弯曲或者与现有的结构空间的其它匹配变得容易。

23、例如,借助切割或者铣切来对外部轮廓进行调整。然而,特别优选使用冲切(英语:“die cutting(模切或者说冲切)”)来进行调整。因此,一方面制造时间减少。另一方面,为此不需要对载体或者天线主体进行弯曲或者其它变形,因此应力减小。因此,在进行调整时不发生损坏,并且废品减少。

24、优选将天线主体固定在另一个载体上,该另一个载体同样覆盖天线主体。该另一个载体适宜是不导电的和/或由塑料制成。该另一个载体适宜同样被设计为是基本上平坦的。

25、特别是,该另一个载体与载体全等(deckungsgleich),因此空间需求不过度增大。适宜布置该另一个载体,使得天线主体位于两个载体之间。以这种方式给出三明治布置,并且天线主体在周边被两个载体完全包围,因此受到保护。例如在将天线主体固定在载体上之后固定该另一个载体,或者例如首先将天线主体固定在该另一个载体上,随后固定在载体上。作为其替代,在共同的工作步骤中将两个载体固定在天线主体上。由于该另一个载体,天线主体在周边被完全包围,并且特别是与环境空气隔离。以这种方式,防止被氧化或者至少防止与环境空间相互作用,并且鲁棒性进一步提高。

26、优选使用塑料箔作为另一个载体,并且该另一个载体例如由与载体相同的材料制成。因此,制造时的库存管理得到简化。然而,特别优选该另一个载体由pet箔制成,即由聚对苯二甲酸(polyethylenterephthalat)制成。以这种方式,天线的抗压强度和形状稳定性提高,其中,制造成本降低。特别是,pet箔厚度小于1mm或者0.5mm。以这种方式,天线的尺寸进一步减小,其中,仍然给出高鲁棒性。特别是,pet箔的厚度在0.02mm和0.01mm之间,优选在0.016mm和0.015mm之间。

27、例如,将各个载体分别单独固定在天线主体上。在此,载体特别是彼此间隔开。然而,优选两个载体附加地彼此固定或者说彼此固定在一起,从而天线主体在其边缘区域中也被两个载体包围。以这种方式两个载体也相互稳定。在此,例如由于两个载体彼此固定,因此将天线主体固定在两个载体上,其中,在天线主体和相应的载体之间特别是不存在粘合剂等。更确切地说,借助通过两个载体产生的形状配合来进行固定。然而,优选适宜借助粘合剂进行附加的固定,从而鲁棒性提高。

28、特别是,该另一个载体的外部轮廓与载体的轮廓相同,从而在两个载体之间不存在突出部因此,鲁棒性进一步提高,并且例如避免了天线的边缘区域中的撕裂。如果调整载体的外部轮廓,则特别是适宜在同一个工作步骤中同样调整该另一个载体的外部轮廓。因此,制造成本以及制造时间进一步减少。

29、总而言之,天线在常规状态下是听力设备的组成部分,并且适合、特别是被设置并且被配置为用于此。听力设备特别地是助听器,因此用于支持患有听力损失的人员。作为其替代,听力设备特别地是头戴式耳机。天线具有平坦的金属天线主体。在天线主体上适宜形成有连接端,其适合、特别是被设置并且被配置为用于以电的方式和/或通过信号技术与听力设备的无线电装置连接。天线主体固定在载体上,载体适宜是不导电的和/或由塑料制成。

30、此外,天线根据如下方法来制造,在所述方法中,从平坦的金属片材中分隔出天线主体,并且在所述方法中,将天线主体固定在覆盖天线主体的载体上。换句话说,载体突出于天线主体,并且载体和天线主体最初是单独的构件,在从片材中分隔出天线主体之后,将载体和天线主体彼此固定。特别是,天线主体的边缘被形成/设计为在其边缘处表征从片材分隔出的方式。

31、例如,仅存在所述天线。在其一个替代方案中,听力设备具有另一个天线。在此,该另一个天线例如用于在与所述天线不同的频带上/利用与所述天线不同的标准进行通信。特别是,该另一个天线同样利用所述方法制造,然而其中,两个天线的天线主体不同,例如在其形状和/或面积方面不同。适宜也对应地调整相应的载体。

32、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这种天线的听力设备。天线优选通过信号技术与无线电装置连接。

33、结合天线描述的优点和扩展方案同样也可以转用于听力设备,反之亦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