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航天用多功能复合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0021发布日期:2023-09-02 15:1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航天用多功能复合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航空航天用多功能复合电缆,属于电缆。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保持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空间站的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而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对空间站内所使用的电缆的安全性、使用寿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空航天工业一直寻求一种在恶劣环境中也能保证高度可靠性、重量轻、尺寸小、柔软和低毒的线缆产品,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对外空间环境研究的深入,逐步发现原有电缆材料、结构及生产工艺的不足。

2、现有技术中在航空航天行业中用到的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传统的航空航天用电缆在保证电线电缆的正常使用的前提下,电缆所占用的体积、质量过大。2、电缆的种类繁多,但功能单一,需要使用多种电缆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其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航空航天用多功能复合电缆,结构合理,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减小电缆体积和质量,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航空航天用多功能复合电缆,包含动力缆芯、同轴线芯、控制线芯、玻璃化纤维、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一、屏蔽层、聚乙烯防水层和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护套,所述动力缆芯外绞合若干根同轴线芯和控制线芯并填充玻璃化纤维,填充圆整后绕包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一,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一外编织屏蔽层,屏蔽层外依次挤包聚乙烯防水层和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护套。

4、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缆芯包含镀锡铜导体一、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一、玻璃纤维绳和聚丙烯包带,镀锡铜导体一外挤包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一构成动力线芯,多根动力线芯顺时针排列成缆并填充玻璃纤维绳后再绕包聚丙烯包带。

5、进一步地,所述同轴线芯包含镀银铜内导体、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二、镀锡铜外导体和热熔铝箔麦拉带,所述镀银铜内导体外挤包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二,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二外绞制镀锡铜外导体,镀锡铜外导体外绕包热熔铝箔麦拉带。

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线芯包含镀锡铜导体二、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三、接地线和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二,所述镀锡铜导体二外挤包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三构成绝缘线芯,两根绝缘线芯及一根接地线绞合成缆后绕包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二。

7、进一步地,两根所述绝缘线芯绞向相反,节距分错排列。

8、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层为镀锡扁铜丝交叉编织而成。

9、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

10、本实用新型的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x-etfe)绝缘,相较于目前普遍使用的ptfe和fep绝缘而言,其内部由大分子线性结构改变为大分子网状结构,x-etfe绝缘的耐高低温等级较高、耐开裂性和耐辐射性均较强,且提高了电缆的机械防护性能,减少了电缆因机械或化学环境等因素造成短路等安全事故,大大提高了电缆使用寿命和安全等级。因本实用新型使用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x-etfe)绝缘及护套,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线芯绝缘以及最外层护套的厚度相对于其他绝缘厚度小。可满足航空航天电线的小型化、轻量化、高机械强度、高可靠性、耐高温、耐各种航空航天用油的极端复杂的各类恶劣环境下使用要求。

11、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线芯成缆间隙填充玻璃纤维绳及绕包聚丙烯包带,提高了电缆的屏蔽性能。玻璃纤维绳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绝缘性好、耐热性强和抗腐蚀性好;聚丙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具有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等,两者相互配合提高电缆的屏蔽性能。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绕包在同轴线芯外的热熔铝箔麦拉带,能在较低预热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热熔粘结效果,保持长期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

13、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线芯为屏蔽双绞线(stp),其绝缘线芯绞向相反,节距分错排列,通过线对绞合节距和绞向,减小分布电感,提高电磁干扰能力,同时绕包在控制线芯外的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二,进一步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

14、本实用新型中屏蔽层采用镀锡扁铜线编织设计,镀锡扁铜丝交叉编织成屏蔽层,以减小电线总尺寸和重量,更符合航空航天产品的要求,交叉编织设计可以使得编织屏蔽层的抗弯折和抗振动能力,大大提高电缆使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聚乙烯防水层,可有效防止进入水分,防止潮湿环境下水分对电缆内部造成的损害,防水优越。

1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集动力输送、控制、信号传输等功能为一体,减小电缆体积和质量,同时具有防水、耐磨、耐腐蚀、阻燃、高屏蔽等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航空航天用多功能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含动力缆芯、同轴线芯(2)、控制线芯(3)、玻璃化纤维(4)、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一(5)、屏蔽层(6)、聚乙烯防水层(7)和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护套(8),所述动力缆芯外绞合若干根同轴线芯(2)和控制线芯(3)并填充玻璃化纤维(4),填充圆整后绕包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一(5),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一(5)外编织屏蔽层(6),屏蔽层(6)外依次挤包聚乙烯防水层(7)和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护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用多功能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缆芯包含镀锡铜导体一(101)、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一(102)、玻璃纤维绳(103)和聚丙烯包带(104),镀锡铜导体一(101)外挤包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一(102)构成动力线芯(1),多根动力线芯(1)顺时针排列成缆并填充玻璃纤维绳(103)后再绕包聚丙烯包带(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用多功能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芯(2)包含镀银铜内导体(201)、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二(202)、镀锡铜外导体(203)和热熔铝箔麦拉带(204),所述镀银铜内导体(201)外挤包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二(202),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二(202)外绞制镀锡铜外导体(203),镀锡铜外导体(203)外绕包热熔铝箔麦拉带(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用多功能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芯(3)包含镀锡铜导体二(301)、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三(302)、接地线(303)和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二(304),所述镀锡铜导体二(301)外挤包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绝缘三(302)构成绝缘线芯,两根绝缘线芯及一根接地线(303)绞合成缆后绕包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二(3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用多功能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绝缘线芯绞向相反,节距分错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航空航天用多功能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6)为镀锡扁铜丝交叉编织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航空航天用多功能复合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动力缆芯、同轴线芯(2)、控制线芯(3)、玻璃化纤维(4)、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一(5)、屏蔽层(6)、聚乙烯防水层(7)和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护套(8),所述动力缆芯外绞合若干根同轴线芯(2)和控制线芯(3)并填充玻璃化纤维(4),填充圆整后绕包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一(5),单面银色铝箔包带一(5)外编织屏蔽层(6),屏蔽层外依次挤包聚乙烯防水层和辐照交联改性乙烯‑四氟乙烯护套。本技术的积极效果:集动力输送、控制、信号传输等功能为一体,减小电缆体积和质量,同时具有防水、耐磨、耐腐蚀、阻燃、高屏蔽等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胡家鑫,张书军,张宝龙,李宏章,王怀安,邢涛,田亚飞,窦丽梅,张红军,纪艳丽,薛林,董瀚元,张永恒,李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华通特种线缆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