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19177发布日期:2023-10-14 12:1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电池组中设置有多个单体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单体电池的壳体会发生膨胀现象,尤其是其大表面的中间区域会出现鼓包的现象,从而造成其大表面和换热板的贴合度下降,影响电池组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以改善电池组的散热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电池组包括:

3、至少两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包括极片,所述极片上设置有凸起部;

4、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与相邻的所述单体电池的大表面相接触。

5、本公开提供的电池组,单体电池的电芯中的极片上设有凸起部,通过凸起部能够增大电芯中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间隙,预留了极片膨胀空间。在极片膨胀时,能够通过增大的间隙吸收极片产生的膨胀量,从而避免了极片膨胀时因间隙不足导致电芯整体外形出现膨胀变形,改善了单体电池大表面中间区域“鼓肚子”的现象,进而保证了单体电池的大表面与换热结构的贴合度,保证单体电池的大表面与换热结构具有足够的换热面积,从而保证了换热结构的传热效率,能够稳定的对单体电池进行散热,提升了电池组的使用安全性。

6、此外,由于改善了单体电池大表面中间区域“鼓肚子”的现象,因此单体电池膨胀对换热结构产生的挤压力相对减小,从而使得需要换热结构提供的弹性变形量下降,因此换热结构的厚度可相对较薄,以提升电池组的能量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210)和所述第二表面(220)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单体电池(100)的大表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芯(110)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凸起部(1114)的高度为7μm-18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210)的方向上,所述换热结构(200)的厚度为0.4mm-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114)在所述电芯(110)的径向方向上的高度,与所述换热结构(200)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210)的方向上的厚度之比为0.005~0.0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100)为四棱柱型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200)内形成有流道(230),所述流道(230)内设置有多个翅片(240),多个所述翅片(240)沿所述流道(230)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所述翅片(24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流道(230)的相对两个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单体电池(100)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极片(1110)的中部设置有所述凸起部(11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10)还包括极耳(112),所述极耳(112)由所述极片(1110)的至少一端延伸而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单体电池(10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极片(1110)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1114),多个所述凸起部(1114)中至少一个所述凸起部(1114)的高度与其他的所述凸起部(1114)的高度不相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单体电池(10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极片(1110)形成有多个堆叠层,至少一个所述堆叠层上设置有所述凸起部(1114),距离所述换热结构(200)最近的所述堆叠层上不设有所述凸起部(11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组,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单体电池和换热结构。单体电池包括电芯,电芯包括极片,极片上设置有凸起部;换热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与相邻的单体电池的大表面相接触,改善了电池组的散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胡恩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技术研究中心(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