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0023发布日期:2023-10-02 02:2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二次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1、在电子消费类应用领域,如何在有限的空间设计出结构紧凑、结构强度高、生产方便的电池结构是行业内关注的主要焦点。对于软包锂电池单体,其具有重量轻、内阻小、容量大、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有前景。

2、但由于软包电池比较软,不能承受外力,在组装和正负极点镍过程都需要借助外部来支撑,导致其使用环境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其能够提高软包电芯的支撑性,并且也可避免软包电芯受挤压形变。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圆柱状外壳、圆柱状软包电芯和盖帽;所述外壳一端内凹形成有安装腔,所述软包电芯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盖帽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所述盖帽上设置有极柱,所述软包电芯与所述极柱电连接。

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由金属制成;

5、所述软包电芯的正极与所述极柱连接,所述软包电芯的负极与所述外壳连接,或,所述软包电芯的正极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软包电芯的负极与所述极柱连接。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柱包括依次连接的外连接片、连接柱和内连接片;

7、所述盖帽由绝缘材质制成,所述盖帽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柱装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外连接片与所述盖帽的外壁抵接,所述内连接片与所述盖帽的内壁抵接;

8、所述软包电芯与所述内连接片电连接。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软包电芯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靠近所述安装腔的开口;

10、所述电池还包括电连接片,所述电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电连接。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帽的周缘设有限位部,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安装腔开口的一侧设置有配合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配合部卡接。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盖帽周缘的环槽,所述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环台,所述环台卡接于所述环槽内。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帽由塑胶材质制成,所述环槽是由所述环台挤压形成的。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帽通过注塑的方式与所述极柱一体成型。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柱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盖帽。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帽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的开口。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有益效果包括:

18、本实施例通过在软包电芯的外部设置具有支撑作用的圆柱状外壳和具有密封作用的盖帽,将软包电芯装配在安装腔内,从而形成的电池就可以固定的形状呈现,避免挤压形变,并且使其具有较强的支撑,从而可以拓宽软包电池的使用领域和方便装配和焊接。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外壳(110)、圆柱状软包电芯(130)和盖帽(150);所述外壳(110)一端内凹形成有安装腔(111),所述软包电芯(13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11)内,所述盖帽(15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11)的开口,所述盖帽(150)上设置有极柱(151),所述软包电芯(130)与所述极柱(15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0)由金属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51)包括依次连接的外连接片(153)、连接柱(155)和内连接片(15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电芯(13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4),所述第一端(131)设置有第一极耳(133),所述第二端(134)设置有第二极耳(135),所述第二极耳(135)靠近所述安装腔(111)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150)的周缘设有限位部(161),所述外壳(110)靠近所述安装腔(111)开口的一侧设置有配合部(113),所述限位部(161)和所述配合部(113)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61)为设置于所述盖帽(150)周缘的环槽,所述配合部(113)为设置于所述外壳(110)的环台,所述环台卡接于所述环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150)由塑胶材质制成,所述环槽是由所述环台挤压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150)通过注塑的方式与所述极柱(151)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151)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盖帽(1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150)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11)的开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电池包括圆柱状外壳、圆柱状软包电芯和盖帽。外壳一端内凹形成有安装腔,软包电芯安装于安装腔内;盖帽安装于安装腔的开口,盖帽上设置有极柱,软包电芯与极柱电连接。其能够提高软包电芯的支撑性,并且也可避免软包电芯受挤压形变。

技术研发人员:夏育强,孔祥权,杨亮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爱能仕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