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6764发布日期:2023-09-24 01:1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塑壳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具体为塑壳断路器。


背景技术:

1、塑壳式断路器,是用于过载长延时、短路瞬动的设备,包括了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限流分断能力等特性;在电工产品展览会和电器市场上、低压断路器随处可见,特别是塑壳式断路器倍受青睐。塑壳式断路器具有过载长延时、短路瞬动的二段保护功能,还可以与漏电器、测量、电操等模块单元配合使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它做终端开关或支路开关,取代了过去常用的熔断器和闸刀开关;

2、断路器在使用过程中,电流长时间通过会断路器内部发热,从而产生高温,由于传统的断路器是封闭式的,内部的高温长时间无法散去,聚集在断路器壳体的内部,导致断路器的壳体温度升高,由于断路器的壳体是塑壳,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强度时会使塑壳产生溶解,影响断路器的使用安全性;以及断路器在使用过程中上下两组壳体主要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连接,当出现螺丝脱落的情况,断路器上方的壳体会滑落,导致断路器内部的元件裸露,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且不方便对上下两组壳体进行安装。

3、鉴于此,我们提出塑壳断路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塑壳断路器。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塑壳断路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两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散热孔。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前后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三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均开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胶条。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表面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壳体左右两侧内壁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内部开设有固定丝孔。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壳体的左右两侧表面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壳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与所述第三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固定丝孔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丝。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侧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面板,所述固定面板的中部位置开设有调节通孔,所述调节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块。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两组连接槽,连接槽的内壁开设有卡槽,第二壳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块,安装过程中,将连接板对齐连接槽,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向内侧按压,当两组壳体表面贴合的时候,卡块刚好卡在卡槽内部,此时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固定,接着利用螺丝对其进行加强固定,提高壳体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安全性,且便于对上下两组壳体进行连接,提高安装速度,避免了当螺丝脱落之后,上方的壳体滑落,滑落,导致断路器内部的元件裸露,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散热孔,断路器内部产生的高温会通过散热孔散发至断路器的外侧,降低断路器内部的温度,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的有益效果,解决了断路器的壳体是塑壳,当温度身高到一定强度时会使塑壳产生溶解,影响断路器的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特征:

1.塑壳断路器,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所述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两组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的内壁开设有卡槽(12),所述第二壳体(2)的左右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块(22),所述连接板(21)与所述连接槽(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卡块(22)与所述卡槽(1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右两侧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散热孔(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前后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三组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4)的内壁均开设有接线孔(15),所述接线孔(15)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胶条(1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右两侧表面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二凹槽(17),所述第一壳体(1)左右两侧内壁与所述第二凹槽(17)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8),所述第一连接杆(18)的上内部开设有固定丝孔(1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的左右两侧表面中部位置开设有第三凹槽(23),所述第二壳体(2)的左右两侧内壁与所述第三凹槽(23)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4)的内部开设有连接通孔(25),所述连接通孔(25)与所述固定丝孔(19)位置相对应,所述连接通孔(2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丝(2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的上侧表面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面板(26),所述固定面板(26)的中部位置开设有调节通孔(27),所述调节通孔(27)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块(2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塑壳断路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两组连接槽,连接槽的内壁开设有卡槽,第二壳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块,第一壳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散热孔,将连接块卡入连接槽、卡块卡入卡槽的内部,此时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进行固定,接着利用螺丝对其进行加强固定,提高壳体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安全性,且便于对上下两组壳体进行连接,提高安装速度,同时使用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散发,进步一步提高断路器使用安全性,解决了断路器的使用安全性较低,以及连接强度较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且不方便对壳体进行安装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赖智丹,陈智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