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和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0941发布日期:2023-11-07 00:0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和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池包安全管理,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和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池包作为储能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使用,在电池包的技术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包的性能外,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热失控是电池包当下无法避免的问题,电芯在短路、过充等情况下会发生一些副反应,进而产生高温气体。这些高温气体在热失控过程中逐步在电池包内部积累,并导致电池包内部压力逐步增加,直至达到某一预先设定的压力阈值,电池包防爆阀被冲开,被排放到外界环境。

2、传统电池包都安装有防爆阀,但实际上防爆阀的安装位置未进行合理安排,导致电芯热失控时顶部排气,易造成电池包高压拉弧。因此,电池包内设置有对应的排气通道以规划气体的流动路径,避免损坏电池包。同时,排气通道也相应占用了电池包较多的空间资源,并对电池包内器件的分布位置造成了极大地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调整其内部器件的结构,合理规划空间资源,有效提升电池包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芯堆叠体,顶部分布有电芯的极柱,所述极柱之间通过汇流片连接;底部分布有电芯的防爆阀;箱体,装配所述电芯堆叠体,且所述电芯堆叠体的顶部和底部朝向对应所述箱体的顶盖和底板设置;高压输出结构,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电芯的极柱电连接,另一端作为输出端,连接用电设备;冷板,贴合所述电芯堆叠体的底部设置,且所述冷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至少覆盖所述防爆阀的分布区域,以使所述电芯堆叠体排出的气体能够穿过所述冷板;其中,所述冷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箱体的一侧壁形成为面板,所述面板内部设有第二排气通道,所述面板上安装有泄压阀,所述第一通孔、第一排气通道、第二排气通道以及防爆阀之间连通设置;所述面板未设有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部分形成为避让部,以设置所述高压输出结构。

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冷板上对应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以使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之间连通。

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面板包括上板区域和下板区域,所述上板区域形成为所述避让部,所述下板区域内设有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且所述上板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下板区域的厚度。

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上板区域对应所述高压输出结构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且所述高压输出结构的输出端穿置所述连接孔,以连接用电设备。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通道对应所述下板区域的外壁上,以使气体排出至所述箱体外。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冷板包括:上导热板,一侧贴合所述电芯堆叠体的底部,且该侧沿远离所述电芯堆叠体的方向冲压形成第一凹陷区域,另一侧对应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形成第一凸出区域;下导热板,一侧贴合所述上导热板,且该侧沿远离所述上导热板的方向冲压形成第二凹陷区域,另一侧与所述底板形成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且该侧对应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形成第二凸出区域;所述第一通孔分布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凹陷区域内,并贯穿所述上导热板和所述下导热板;其中,所述第二凹陷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凸出区域的面积,以使所述上导热板与所述下导热板相贴合时,所述第一凸出区域与所述第二凹陷区域相配合形成有冷却介质流动的通道。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凹陷区域、第一凸出区域、第二凹陷区域以及第二凸出区域四周边缘形成为坡状。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多个排气孔,且所述排气孔至少对应一个所述防爆阀设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排气孔形成为锥状。

11、一种储能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电池包。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包结构,合理规划空间资源,调整内部器件的结构及安放位置。首先,通过在冷板上开设通孔,使电芯排出的气体沿设置好的排气通道排出至外界,以避免电芯热失控时顶部排气造成高压拉弧。其次,将未设有排气通道部位设置为避让部,以减小占用的空间配合高压输出结构安装,大大提高了电池包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电池包内部的结构,使得电池包更轻量化,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上对应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以使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之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包括上板区域和下板区域,所述上板区域形成为所述避让部,所述下板区域内设有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且所述上板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下板区域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区域对应所述高压输出结构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且所述高压输出结构的输出端穿置所述连接孔,以连接用电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通道对应所述下板区域的外壁上,以使气体排出至所述箱体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区域、第一凸出区域、第二凹陷区域以及第二凸出区域四周边缘形成为坡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多个排气孔,且所述排气孔至少对应一个所述防爆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形成为锥状。

10.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池包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和储能装置。所述电池包包括:电芯堆叠体,顶部分布有电芯的极柱;底部分布有电芯的防爆阀;箱体,装配电芯堆叠体;高压输出结构,一端分别与每个电芯的极柱电连接,另一端作为输出端;冷板,贴合电芯堆叠体的底部设置,且冷板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至少覆盖防爆阀的分布区域,以使电芯堆叠体排出的气体能够穿过冷板;其中,冷板与底板之间形成有第一排气通道,箱体的一侧壁形成为面板,面板内部设有第二排气通道,面板上安装有泄压阀,第一通孔、第一排气通道、第二排气通道以及防爆阀之间连通设置;面板未设有第二排气通道的部分形成为避让部,以设置高压输出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何亚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