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1788发布日期:2023-12-30 00:5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耦合器,具体是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


背景技术:

1、带状线定向耦合器用于微波信号按特定比例分配或合成功率,是微波技术领域中最常用的元件之一,一般以介质填充带状线耦合器与空气腔带状线耦合器为主。

2、现有耦合器连接相应端口时,在施工前需要设计好对应的产品位置与连接端口的距离,产品连接口的灵活性差。耦合器与相对应的连接端口连接时,产品连接器与连接器之间产生拉力,间接影响产品的互调指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包括并列设置的正面腔和反面腔,正面腔和反面腔的内部均设有输入端、输出端、耦合端和负载电阻,所述腔体的外表面设有与输入端、输出端和耦合端连接的线缆连接部。

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正面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第一条带状导电线连接,反面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第三条带状导电线连接,正面腔的耦合端和负载电阻通过第二条带状导电线连接,反面腔内的耦合端和负载电阻通过第四条带状导电线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缆连接部包括与腔体连接的线缆连接器和集束线缆连接器。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缆连接器为一出二的两个穿墙连接器,集束线缆连接器为一出四的四个穿墙连接器,且线缆连接器和集束线缆连接器临近腔体的端部内均设有内导体。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条带状导电线和第四条带状导电线耦合端50ω处均拉长,经过弯折后,与输出端同一平面,所述输出端与耦合端处于同一平面时,集束线缆连接器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出端和耦合端连接,线缆连接器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入端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条带状导电线和第四条带状导电线耦合端50ω处拉长,经过拉直,与输入端同一平面,所述输入端与耦合端处于同一平面时,集束线缆连接器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入端和耦合端连接,线缆连接器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出端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缆连接器、集束线缆连接器与腔体上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接方式为插拔式。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更换上集束线缆连接器,在施工时,减少产品连接器承担侧向拉力少,同时集束线缆连接器,线缆的长度方便了产品在施工时的灵活性,避免了连接器固定在耦合器腔体侧壁上长度无法改变,导致灵活性差,同时避免了产品连接器与主电缆之间产生拉力,影响产品的互调指标。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包括腔体(1),所述腔体(1)包括并列设置的正面腔和反面腔,正面腔和反面腔的内部均设有输入端、输出端、耦合端和负载电阻,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的外表面设有与输入端、输出端和耦合端连接的线缆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线缆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第一条带状导电线(4)连接,反面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第三条带状导电线(6)连接,正面腔的耦合端和负载电阻通过第二条带状导电线(5)连接,反面腔内的耦合端和负载电阻通过第四条带状导电线(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路线缆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部包括与腔体(1)连接的线缆连接器(2)和集束线缆连接器(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路线缆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2)为一出二的两个穿墙连接器,集束线缆连接器(3)为一出四的四个穿墙连接器,且线缆连接器(2)和集束线缆连接器(3)临近腔体(1)的端部内均设有内导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路线缆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带状导电线(5)和第四条带状导电线(7)耦合端50ω处均拉长,经过弯折后,与输出端同一平面,所述输出端与耦合端处于同一平面时,集束线缆连接器(3)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出端和耦合端连接,线缆连接器(2)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路线缆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带状导电线(5)和第四条带状导电线(7)耦合端50ω处拉长,经过拉直,与输入端同一平面,所述输入端与耦合端处于同一平面时,集束线缆连接器(3)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入端和耦合端连接,线缆连接器(2)的端部分别与正面腔和反面腔的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路线缆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2)、集束线缆连接器(3)与腔体(1)上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连接方式为插拔式。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路线缆耦合器,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包括并列设置的正面腔和反面腔,正面腔和反面腔的内部均设有输入端、输出端、耦合端和负载电阻,所述腔体的外表面设有与输入端、输出端和耦合端连接的线缆连接部。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更换上集束线缆连接器,在施工时,减少产品连接器承担侧向拉力少,同时集束线缆连接器,线缆的长度方便了产品在施工时的灵活性,避免了连接器固定在耦合器腔体侧壁上长度无法改变,导致灵活性差,同时避免了产品连接器与主电缆之间产生拉力,影响产品的互调指标。

技术研发人员:唐伟,李嘉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威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